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吉利新能源動作頻頻 預示著什麼?

吉利新能源動作頻頻 預示著什麼?

90億美金入股戴姆勒;2017年年銷量突破124萬輛,成為我國自主汽車品牌銷量NO.1;發布黑科技「吉客智能生態系統(GKUI )」......2018年第一季度,吉利汽車就像個大忙人一樣,動作頻頻、捷報頻傳,不斷衝刺著一個又一個「小目標」,完全沒有停下來的節奏。

說是「小目標」其實都是「大事情」!前不久,吉利又在被譽為風口的新能源領域搞了個「事情」出來——其旗下緊湊級純電動轎車帝豪EV450面市了,成為行業內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400公里續航車型。What?要知道目前國內和國際上電動車能做到400公里以上的車企屈指可數啊!

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成績,主要源於吉利創立的新能源汽車「4321」甄選標準,即「450公里實力續航,30分鐘快充,2種極溫暢行無憂,1公里只需七分錢」,涵蓋車輛涉及的續航能力、充電效率、溫控管理、節能環保等重要指標,從多方面解決電動汽車用戶痛點。這相比比亞迪幾年前發布的「542」戰略是明顯偏重於性能,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消費者關於新能源汽車「產品續航里程不足、電池能量衰減、充電速度慢等」的疑慮。

「儘管吉利在新能源領域起步比其他品牌晚,但現在看來頗有一些後發制人的味道!」誠如業內人士所言,這幾年吉利在新能源方面的發力不僅動作快、力度也是相當大的。

相關數據顯示,吉利在過去的4年時間裡,對新能源汽車(含商用車)的投資接近1000億元,鋪墊產能超過100萬輛。截至2017年底,吉利已經在杭州、寧波、成都、貴陽等9個全國性生產基地布局新能源業務。同時,「藍色吉利行動戰略」和「2020戰略」也在穩步進行,吉利高管就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要佔到吉利整體銷量的90%以上。」很瘋狂與木有?!不過欣喜的是,我們能看到、感受到吉利的新能源汽車的持續加速度。

據了解,未來吉利新能源還將推出多款車型來豐富產品線,僅在2018年其新能源產品就將達到5款以上,涵蓋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油電混合動力三種動力總成。

純電動車型方面將推出由PMA平台研發的緊湊級SUV和緊湊級轎車。此PMA平台是吉利與沃爾沃共同開發的、專註於純電動車型的新型模塊化汽車架構平台,有吉利與沃爾沃的兩大成熟品牌的技術背書,相信產品實力不容小覷。另外,在混和動力及插電式混動車型方面,吉利的布局更加廣泛,包括緊湊型、中型轎車以及SUV都會涉及。

據悉,吉利已規劃推出現有熱銷車型的新能源版本,個人認為像帝豪GL、博越這類熱門車型必將由此規劃,而像全新遠景這種銷量表業也很突出的家轎類車型,不知是否也會有此類規劃,我們拭目以待吧。

隨著新能源汽車逐漸走向主流,以吉利為代表的各大車企都「擼起袖子加油干」了。可以預見,接下來的這幾年,國內新能源市場將呈現一片繁榮,車型更加豐富、技術更加成熟、體驗更加順暢......無論如何對於消費者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尚車志 的精彩文章:

TAG:愛尚車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