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徐超榮:與父親的夜談

徐超榮:與父親的夜談

?

與父親的夜談

早兩年,父親病倒了,而且是絕症,肺癌,在醫院裡再無醫療意義,只能靜靜的待在家裡休養。我們幾個親屬,輪流著服待他。

有一次,我到了父親的家裡,望著他精神還好,秉燭夜談。父親對我說起他後生的時候充滿理想,小小的年紀就滿腦子的讀書欲,將來能跳出農門。

他說:「那時我家裡很窮,父母確實拿不出錢供我讀書了,沒辦法,做了幾年農活,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遇上縣糧食公司招工,我撞巧考上了,分配到荷花糧所,兩年後升任大坡糧所主任,再到公館糧所主管。爾後做過陶瓷廠、農機三廠、一廠、燈泡廠的負責人。之後調入縣委工交辦,到了經委生產科長,再也沒有升遷過了。」

說到這裡,父親不由深有感觸的說,「我本來就是一個農村佬,僅在鄉里讀過幾年私屬,講文化無文化,也沒有什麼背景,更不要說朝中有人了。」父親緩緩口氣,沉入往事,「但我有一股鑽研的韌勁,那就是勤奮,我是非常喜歡讀書的,有難題總得想辦法解決。」

這是我第一次與父親膝足長談,平常父親總是一副嚴肅的表情,沒想這次他談得很隨和,直到他感覺疲勞了,睡著了。我不由感慨萬千,以前我與父親代溝很大,是斷然不會如此放開心腸侃談的。

父親一生廉潔,他留給我的那種讀書精神,卻是值得我發揚的。只是這一次長談我才深會體味,以前我並不安於讀書的。人到中年方恨讀書少,卻也因為事情繁忙,我再沒有多少的讀書時間了。

秉燭夜談的情景使我產生一種責任感,這是父親臨終時傳遞給我以鼓舞力量,好時光稍縱即逝,能夠與父母、與子女親近,也是我的福份了。

廟宇里也殺生

我信佛,為殺死一隻老鼠而「自省」:

徐超榮,你不必為殺死老鼠而難過了,老鼠毀壞你的農作物,恨之入骨,殺了它,也是一種解恨,也警告它的漏網之伴,不要抱著饒幸心理,繼續作惡,惡到盡頭終有報,同夥的下場就是它明天的下場。

其實寺廟裡對這樣的「四害」生物,也是恨之入骨的,放生會上,絕不會看到「四害」的影子!觀生寺里,還養著貓,我認為是用來捕捉老鼠的,這個廟交通便利,香火鼎盛,神台上的祭品繁多,由於有燃香的氣味,自然沒有蚊蠅的;由於「禁炮」沒有火藥味,自然嚇不跑老鼠,倒是神台上的食物,吸引老鼠來光顧了。觀生寺的管理人員,忍無可忍,大開殺戒,用養貓來間接殺生的。

早幾日,廖師兄約我同去龍雲庵。在客堂里,我見到一對年已花甲的夫婦,據說是人民醫院的退休醫生。男的姓梁,擅長中醫內科。女的原是婦科主任。由於夫婦倆都信佛,來到這裡是為了修行的,用餘熱為群眾義務治病。這也是,來到這裡的多是信士,為消災解難而來,有災難求菩薩,有病苦求梁醫生。所以梁醫生在此,也是一尊活菩薩了。

可能這裡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所以香火不及觀生寺旺盛,沒有香火味,卻惹來一小群烏蠅,嗡嗡叫。這下子梁醫生忍受不住,買來貼蠅紙,放在桌子上,粘住停伏的烏蠅,這樣減少些煩擾。說來也是,人家施主梁醫生,是講究衛生的,哪容忍蒼蠅在頭上亂飛?

龍雲庵的主持,可能慈悲不殺生,但人家梁醫生是個大施主,對寺廟布施了許多功德金,也就容留他倆夫婦在這裡靜修,也因為他帶來人氣——容忍他的「殺生」,也就「開隻眼閉隻眼」了,實則上,那個女主持的確是開隻眼閉隻眼的。龍雲庵呀,這裡過的是苦日子,沒有多少香客前來,佛前的香都沒有幾枝,功德箱里空空如也,數十日才得若干文,一個月里也懶得取出來。幸好來了一個頗有名氣的梁醫生,好心為附近的居民和前來的香客治病,病難患者也就情不自禁地往梁醫生的桌子「施酬」,這些酬金最終還是落入主持的口袋裡。

觀生寺里養貓捕鼠及龍雲庵放置貼蠅紙誘殺蒼蠅,都是殺生的。我師傅講得對,不能對所有生物都能起慈悲之心,有的地方放錯了生物,就會危害一方,可能會帶來更多災難,看待某件事情,是講究智慧的,凡事三思而行!

歡迎原創投稿,打賞全歸作者,閱讀量大另有稿酬。

【請關注語文月刊公眾號yuwenyuekan】 即時消息關注「語文月刊」微博,多轉發、分享給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語文月刊 的精彩文章:

開篇詞與定場詩

TAG:語文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