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好奇心作伴的「大兒童」,來設計專訪哈士奇設計執行總監陳健坤

與好奇心作伴的「大兒童」,來設計專訪哈士奇設計執行總監陳健坤

【本期訪談人物】

陳健坤 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美術系

廣州哈士奇產品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執行總監。

10年以上產品設計經驗,對產品結構、設計及材料運用有深刻理解。

採訪陳健坤,印象最深的有一點:年近不惑之年卻依然朝氣蓬勃,像一個」大兒童」,對新鮮事物永遠保持著好奇心。

80年代,全國物資匱乏,尋常人家沒有什麼家電。直到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陳健坤家裡才出現了第一台黑白電視機。結果剛買回來沒多久,這台電視機就被陳健坤拆去後蓋,差點「大卸八塊」,理由僅僅是:我想看看這裡面到底有什麼,是什麼構造。後來的收音機、樓頂的電視天線等等物品,能拆的,都至少經過陳建坤的手一遍。而因為「拆東西」這件事,陳健坤沒少得到父母的訓斥,但在今天看來,對產品的好奇心從小就已被深深植入。

「拆」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是好奇心的釋放。拆不同的產品,能讓陳建坤發掘到一些以前從來沒有遇到和接觸過的東西,這種新鮮感讓他非常著迷。以至於導致後來他第一次真正意義接觸到工業設計的時候,竟產生了如戀愛般的觸電感覺,「喜歡,這就是我想要的!」

好奇心驅動世界前行,熱愛讓人無所畏懼

哈士奇的產品設計

來設計:哈士奇的產品設計風格非常時尚和新銳,受您的影響很大,這麼多年您是如何保持這種設計風格的?

陳健坤:主要是理念和心態。對於很多事情,首先,我是有一種年輕的心態在裡面,並且一直追隨著年輕人的步伐,他們喜歡玩什麼我都願意去了解,我們的設計團隊本身就很年輕,設計總監都是90後,我經常和他們泡在一起,時不時還一起開黑玩王者榮耀。我認為做設計的人,需要保持一顆年輕新鮮的心態。對於團隊,我會給很多空間給他們去做設計,去輸出自己的想法。

陳健坤的辦公室

來設計:在追求新潮、更有創意的產品的同時,您怎麼保證產品的落地性?

陳健坤:在做設計的過程中,我有自己的堅持。我不會因為客戶說只是需要一個這樣的東西,我就做一個這樣的東西給它。我在滿足商業過程的同時,我還保留著對設計的一個追求。在接觸過的這麼多客戶裡面。10個人有一半左右,他會被我們的新意的方案所吸引,然後去問工廠那邊,做出這個東西,成本會增加多少,可能多個10塊、20塊,他可以接受得了,那這個產品它很有可能會被生產出來上市銷售。

所謂的落地率我是這麼認為的,舉個例子,蘋果的第一代手機,如果放在當時的國內,那根本就是沒有人會做的一個產品設計。但是到後來,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做設計要保持一顆「高傲」的心,我可以做幾套方案供你選擇,但是其中有一套方案,我們會做的很有創意,目的是去體現我們的設計理念,證明我們的設計水平可以去到某個層面,能夠體現出來我們對於產品設計的一種態度,如果我能說服你進行生產,那就更好,如果不能,那選擇其他方案也能進行落地生產。

其實在早幾年的時候,我曾經進入過一段困惑期,也可以說陷入了一種誤區,就是客戶說什麼我就給它設計什麼,滿足了客戶的很多要求,產品的落地性很高,但是屬於自己設計的東西和想法卻完全丟失了,因為客戶非常看重成本。所以到後面我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都會保留自己對設計的一點追求,我跟客戶說,我可以給你一些新的東西,至於采不採用,那是你評估自己的生產、渠道各個環節後去決定的一件事情。

來設計:什麼樣的產品會給您最大滿足感?

陳健坤:最近我們設計的一款小型的滑板車,叫做P-scooter。這個產品是完全在我們的構思下誕生的一款產品,它驗證了我們的創意和想法。之所以會有這個產品的構想,是因為我們在做另外一個項目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痛點,我們就圍繞這個出行的痛點去思考,就以一種「玩」的心態去做,後面出來之後,我們發現這是一個很可行的項目,我們就把這個項目給了我們的客戶讓他們去生產,讓他們去銷售,然後我們去進行這個銷量分成。

這個產品去年是拿到了紅點獎中的best of best ,也是對我們的一種認可,它前期沒有加入客戶的任何理念,從結構,設計,打樣都是我們的想法。後面生產的時候客戶也說沒有問題,只是進行了成本上面一些微小的改動。所以說這個產品是我們「隨心所欲」玩出來的,這樣的產品對我來說,是很有滿足感的一件事情。

來設計:哈士奇為什麼會選擇專註交通出行領域的產品設計?

陳健坤:其實我們沒有專註在這一塊,你之所以有這樣的印象,是我們有點刻意的向外去推我們的這個形象,但是我們做消費類電子產品等也是非常擅長。

哈士奇是12年成立的,當時有客戶找到我說想設計一款車,定位是個人短途電動代步工具,我們也覺得這個在未來的5到10年會是一個比較新穎的項目,會發展得不錯。而且像摩托車、汽車這類產品,你知道對男孩子來說是比較有吸引力的,它是我們成年人的一個大玩具。

還記得哈士奇剛成立的時候,我跟設計總監說,這個行業的這些產品也挺好玩的,那不如我們以後就往「高科技的出行工具」這個產品設計方向去靠吧,怎麼樣。他說,你就吹牛逼吧,但是沒想到吹著吹著就吹到現在,基本在中國,做這類車,我們可以說是做的不錯的,設計是不能完全向生產低頭的。

來設計:國家現在非常重視設計產業的力量,甚至一度有「設計幾乎無所不能」的言論,您怎麼看設計的所承擔的角色?

陳健坤:設計這個行業有一定的專業性,尤其是工業設計這範疇,外界的人其實不太了解。很多時候,人們確實會把工業設計師過分的神話。但是我對工業設計的理解是,工業設計其實是人的一個本能。人在遠古的時候,在石器時代,使用一些最原始的工具,第一把斧頭,第一把石刀,就是人們使用工具的這個功能,其實就是工業設計,現在我們是把工業設計這個學科單獨拿出來,去科學化,比如說媽媽在家裡做飯的時候,這個炒菜的鏟子突然斷了,那他可能想了一個辦法能夠代替這個產品的,找到一種解決方案,那如果能夠很好的去代替這個鏟子,那這個改動就是成功的,所以我覺得工業設計不應該被神話,它是最最貼近生活的。設計的角色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回到產品的價值本身,是不是能夠驅動行業的進步,是不是也很好的滿足了日常大眾的需求。

哈士奇專屬抱枕

來設計:您今年有什麼小目標

陳健坤:說直白一點,今年想讓哈士奇能夠獲得更多的曝光。其實之前,我們更多希望是成為一個武俠小說里很厲害的掃地僧的那種角色,有實力但是不外揚,我們不太喜歡浮誇的東西,因為設計是需要長期積累的,所以我們之前一直都不怎麼去推廣自己,去年我們拿了紅點的best of best 都沒有進行大批量的曝光。總結來說,我們就是想做跟自己設計實力相符合的品牌推廣。

#來設計(ID:laisj_com)專訪欄目,將會對平台上的優秀設計師及設計公司進行面對面的訪談,旨在通過與優秀設計師對話,傳播獨特的設計理念,挖掘產品誕生背後的故事,洞察行業的發展與趨勢,讓好的設計廣為人知,讓更多的普通人了解中國的工業設計,支持中國的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希望通過與設計師的溝通交流,能為更多的中國新生代設計師在設計的道路上帶來有益的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朴槿惠一審被判24年監禁 其沒在宣判現場出現
便利蜂被曝大撤站 無人貨架遇轉型瓶頸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