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光停在白象街

時光停在白象街

重慶人有句老話:「一條白象街,半部重慶史」。你吵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卻不知心有挂念,何必遠方?

本期好奇少年城市日誌,帶你深入下半城-白象街,了解建城800年母城文化風雲。

藥材工會

曾經象徵著重慶藥材業的命脈。興盛時期約有100多家葯號在此營商。為了維護藥材幫利益,1926年在儲奇門羊子壩組建重慶藥材同業公會,規定藥材進出重慶,必須由公會出具證明。而重慶藥材同業公會大樓隨即開建,並成為藥材業豪商富賈的聚集地。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戰況愈發激烈,死傷就愈發慘重,藥材也就愈發的緊缺。位於白象街的藥材公會也顯得比平時忙碌了數倍。戰爭當時的藥材公會,可以說是抗日戰爭戰況的晴雨表。樓外,那顆近二十米高,枝繁葉茂的苦楝樹,據說是當年藥材同業公會的首任會長在公會成立時親手種下的,它見證了這棟小樓輝煌落敗。

私立興華小學

建於1953年,藥材工會附屬建築,私立興華小學是一幢近代折衷主義風格建築,主體建築共三樓一底,正立面呈「三三制」的布局,大樓外觀裝飾以浮雕為主。由民國重慶頭號藥商朱君南籌資在羊子壩修建,舊址分為數學樓和辦公樓兩部分,以解決葯幫子女的教育問題。走進彷彿還能聽到稚嫩的朗朗讀書聲,民國時期的科技、文化思潮繁榮歷歷在目。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人和門城牆

修建於明代,老重慶「九開八閉」17座老城門的中南面閉門,居太平門與儲奇門之間。由重慶府指揮使戴鼎在宋代舊城基礎上大規模修築石城。此門內區域為藥材、山貨的交易市場,商人相繼成立同業工會,講究和氣生財,是為「人和」。城壁順山勢而築,居高林深,險厄天成,呈現出典型的具有山城特色的古城牆風貌,具有較高的藝術景觀價值。

當時,名為電燈公司的「燭川」,發電量實在太少,僅供人和門、太平門、白象街、新豐街一帶的豪門富商享用,老百姓只能看看稀奇。因電力不足,燈光微弱,時明時暗,有好事文人擬打油幽默道:「好個重慶城,山高路不平。電燈一亮了,好似紅頭繩」。不難想像當時這一代的盛景。

白象街

一條萬古彌新白象街,半部濃墨重彩重慶史,八百年母城文化生根,多少個風雲人物吟魂。

重慶的白象街,傳承八百年母城文化根脈,擁有「一街二公園三巷九會館」、11處開埠時期的老建築,清末年間的海關公署、大清郵局、商號、民居等宏大的歷史文化資產。談起渝中區的下半城歷史文化,白象街可謂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有重慶最早的有線電報局、大清郵局、藥材公會、美國大來公司。

特別是1891年重慶開埠後,白象街形成了一條當年盛極一時的「金融街」。周恩來、陳毅、王芸生、老舍、姚蓬子等不少風雲人物都曾在這裡過往。如今,城市換了新顏,白象街也有了新貌。那些延續著重慶文脈的歷史建築依舊佇立著;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依舊在早餐攤、夜排擋前熱鬧著這條街。記憶中「消逝」的老城記憶,正以「新生」的方式活化了向上的城市力量。

(圖片來源:AII)

本期少年 / 王韋翰

本期攝影 / 鏡化肖像攝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渝網 的精彩文章:

沙坪壩20萬株鬱金香綻放 引遊客踏春賞花
「滿天星」關愛自閉症兒童-暖冰之旅

TAG:騰訊大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