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詩詞里浸潤,於塵埃中綻放

在詩詞里浸潤,於塵埃中綻放

清明小假期既沒有在凄風苦雨中祭奠先人,亦未在料峭春寒中踏青,先人已逝,只在心中憑弔即可;窗外寒雨,最不忍見「朱顏辭鏡花辭樹」的景象,光是想著那冷雨中落了一地的杏花就覺得分外凄涼。這樣的天氣給了自己宅在家裡的理由,這三天中,我酣暢淋漓的看完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的10場比賽,也讓我有了下面的想法訴諸筆端。

喜歡看詩詞大會就像球迷看球賽一樣虔誠而執著。從第二季開始,每一場的比賽都會靜坐看完,第三季第十場的比賽很是激動人心,強強對戰,賽場上連續獲得三期擂主的彭敏與第九場比賽的擂主雷海為進行最終對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外賣小哥成為了本次詩詞大會的冠軍,這個結果很是出人意料,然而又在情理之中。很多人都會覺得彭敏這個實力派選手必勝無疑,但就是這樣一個身經百戰,看似戰無不勝的人卻功敗垂成。蘇洵在《六國論》中評價六國滅亡一樣:「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而我想說,彭敏之敗,非學不精,才不高,弊在自負。他的失敗在於他太想奪冠了,太急於求成了,人往往越是急功近利的希望得到什麼越是難以實現。當然他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就像第二季中他與17歲的才女武亦姝對決時慘敗對方一樣,這次他又意想不到的輸給了外賣小哥,他是心有不甘的,然而也正是他太過自信,過於輕敵的心理造成他與冠軍失之交臂。倒是一臉平靜如水的雷海為卻有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收穫。

外賣小哥的奪冠絕非偶然,他有著十幾年如一日對詩詞的熱愛,他曾經「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於書店默背,熟記於心,回去謄寫,偶有記不準處,他日再來觀之,錄畢,是以遍觀詩詞。在每天送外賣的辛苦工作之餘,三餐總計不過半小時,他能將大部分時間用在背誦詩詞上,這是怎樣的一種熱愛,書非借不能讀,他的經歷和他對詩詞的熱愛可與明初的宋濂相媲美。

雷海為奪冠還在於他的一種「靜氣」,比賽是否奪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詩詞大會的舞台上展現自己對詩詞的熱愛,檢驗自己十幾年詩詞浸潤的功效。諸葛亮《誡子書》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諸葛先生這段話應是對「靜氣」的一種詮釋,每臨大事有靜氣,越是遇大事越能心如止水沉著應對才會有更大的收穫。在比賽中,看不到雷海為的臉上有任何的情緒波動,一臉的質樸與平靜,就連強勁的對手彭敏也評價他如武俠小說中的「掃地僧」一樣,越是看似不起眼的人,越有可能是武林高手,不出手則以,一出手則驚人。他就是這樣一個在詩詞中浸潤已久的人,在塵世中悄然盛放。

可能還會有人說他運氣好,然而成功亦是強大實力在偶然機遇中的必然展現。還有人會說,會背詩詞能怎麼樣?獲得擂主奪冠又能怎樣,他不還是一個外賣小哥嗎?我也曾想他今後是不是還會做著送外賣工作,即使依然是外賣小哥,但他的精神生活是與眾不同的,在中國古典詩詞的浸潤下,他的世界是豐盈的。他的奪冠也告訴我們:再平凡的生命也有權利追求不平凡的光芒。

第三季詩詞大會中少兒團的孩子們也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場第一位挑戰者7歲半的沈子昂,小小年紀就有500首詩詞的儲備量,讀過了《千字文》和一本《唐詩鑒賞辭典》;三次上場的小女孩卿熙容,每一次上場都是沉穩的腳步,自信的笑容,一臉的無所畏懼,面容雖稚嫩卻有著巾幗不讓鬚眉的傲氣;讀小學五年級的男孩韋度從容不迫的答滿8道題,雖無緣攻擂,但下台前那一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定,著實詮釋了他名字的含義「風度、高度、溫度、氣度」,相信時間會讓他成長為一代青年才俊。當然還有其他答題的孩子也都很出色,真可謂:「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少年」。

家庭團的丁艷、吳與同母女也讓我覺得見之不俗。女兒參加了三季詩詞大賽,一、二兩季都未能入圍,第三季終於登台答題,雖未答滿8題,但較之從前的自己有了質的飛躍。母親兩次登台未能走向攻擂環節,然而最打動人的是母女二人在詩詞浸潤下的優雅氣質。母親一身漢服,頭髮綰成髮髻,插一朱釵,與詩詞盛宴很是搭配,舉止端莊,語調平和舒緩,氣質優雅如蘭,即使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痕迹,但不可磨滅的是自內而外散發的詩一般的氣息。十幾歲的女兒吳與同亦著一身漢服,一半梳起一半垂腰的青絲還原了人們對中國古代才女的想像,雖不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亦是娉娉婷婷,舉止不俗。尤其是在她說起一家人去山東曲阜遊玩時,她與母親能背出《論語》的一定章節獲得的免票的機會,讓人驚嘆的不僅僅是母女二人優雅的外表,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熱愛,更傳遞著一代又一代的家風,我想到這樣的說法:你想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你就要做什麼樣的人。母親對女兒的言傳身教詮釋著什麼是詩意的棲居。

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為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總相信: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和愛過的人。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不只是花前月下賭書潑茶,亦是身處困頓和生活的底層,仍不忘抬頭看柳梢的明月、俯身瞧落地的繁花,更不忘在讀書的日子裡堅持過著詩意的生活。

在中國古典詩詞的浸潤中,悄然化作塵埃中一朵綻放之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聽流年 的精彩文章:

TAG:靜聽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