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Uber推遲關閉新加坡服務時間至5月7日 配合反壟斷部門

Uber推遲關閉新加坡服務時間至5月7日 配合反壟斷部門

騰訊科技訊 據外媒報道,自從Grab在3月26日宣布收購Uber東南亞業務之後,雙方的交易已受到東南亞多個國家的審查。Grab周六表示,為配合反壟斷部門的調查,將把關閉新加坡服務的日期再次推遲至5月7日。

按照原定計劃,Uber將於4月8日關閉新加坡服務。在新加坡市場競爭監管機構「新加坡競爭委員會」表示對Uber-Grab交易展開調查,評估該交易是否違反了新加坡的公平競爭法之後,Grab宣布把在該國關閉Uber服務的時間推遲至4月15日。新加坡競爭委員會此前還出台了一些臨時監管措施,要求Uber和Grab不得相互交換各自的機密信息,包括定價、客戶和司機等方面數據。Grab延長關閉Uber新加坡服務的時間,目的是讓新加坡競爭委員會有更多的評估時間,確保市場的開放性和競爭性。

Uber與Grab在上月底達成交易協議,同意把旗下東南亞業務出售給Grab。作為交易的一部分,Uber將獲得Grab 27.5%的股權。此外,Uber首席執行官達拉-科斯羅薩西(Dara Khosrowshahi)將加入Grab董事會。作為Uber和Grab以及中國網約車公司滴滴出行等公司的重要投資人的軟銀集團,實際上一直在推動Uber與Grab之間的整合,以此來提升全球共享汽車業務的利潤。一位Uber的投資人此前曾向路透社表示,關閉東南亞業務將讓這家公司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目標變得更切合實際。

Grab的業務目前已覆蓋了新加坡、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緬甸和柬埔寨等東南亞各國的178個城市,其移動應用下載量超過了8100萬人次。對於Grab而言,收購Uber東南亞業務將有助於結束網約車市場龍頭爭霸戰的激烈爭奪。

新加坡競爭委員會的審查結果,只會影響到新加坡這一個市場。目前,Uber已關閉了其他6個東南亞國家的服務,而且送餐服務UberEats將會在今年5月底被整合到GrabFood。與新加坡一樣,菲律賓反壟斷監管部門已要求Uber繼續在菲律賓國內自主經營。該部門仍在對Grab收購Uber東南亞業務的交易進行評估。按照Grab的計劃,Uber菲律賓服務將於4月16日關閉。菲律賓反壟斷部門還要求Uber和Grab保持業務運營的獨立性,包括網約車和外賣平台,以及客戶和乘客資料庫。

新加坡競爭委員會此前表示,該機構有合理的理由懷疑Uber-Grab交易可能違反新加坡競爭法第54條的規定。菲律賓競爭委員會目前仍在對此交易案進行調查,未透露是否會效仿新加坡競爭委員會,要求Grab再次推遲關閉Uber服務的時間。

Grab認為,該交易將會為網約車、送餐和交通服務增添活力和競爭性,而非減少競爭,且該次收購將提升客戶用車的效率,減少等候時間,從而有利於顧客。「Grab一向客戶優先,這不會因該交易而改變。我們的定價自然將一直具有競爭力,包括計程車價格和其他形式的交通服務。無論如何,我們沒有提升基礎服務價格的打算,不必擔心突然的價格變動,」Grab發言人此前曾表示。

不斷退出國際市場

Grab與Uber達成的最新協議,標誌著Uber在國際市場的再次重大退讓。Uber已展示出退出難以維持份額的市場的意願。去年,該公司與俄羅斯網約車公司Yandex.Taxi達成協議,通過合併雙方的業務獲得了後者大約37%的股權。2016年,Uber把中國業務出售給滴滴出行,換取後者大約20%的股權。

軟銀在今年1月宣布,該公司牽頭的財團已完成了與Uber之間的交易。該交易的總價值接近90億美元,其中包括對Uber直接注資12.5億美元。軟銀牽頭的財團通過此交易共計獲得Uber 17.5%的股權。雖然仍處於虧損之中,但軟銀認為越來越多的人會用網約車服務替代自己駕駛汽車,Uber終有一天能夠找到盈利的途徑。軟銀目前已是Uber第一大股東。

科斯羅薩西在去年11月曾表示,是時候把Uber的上市計劃提上日程了。科斯羅薩西提到,讓Uber在2019年上市對其百利而無一害,整個公司董事會都支持他讓公司上市的計劃,且沒有投資人向其施壓要求公司上市。退出東南亞市場可以提升公司利潤。在Uber籌備2019年進行首次公開招股之前,科斯羅薩西正努力修復Uber的財務數據。該公司在2017年的營收為73.6億美元,但凈虧損達到44.6億美元。

為在東南亞市場與Grab和另一家初創公司Go-Jek展開對抗,Uber每年要在該市場投入約2億美元資金。今年2月底有消息稱,Go-Jek已從黑石集團、谷歌、騰訊、京東等十幾位投資人手中募集到超過15億美元目標的資金。Go-Jek本輪融資的順利完成,能夠有助於這家初創公司對抗資金雄厚的競爭對手。據悉,在完成最新一輪的融資後,Go-Jek當前的估值已達到約50億美元。

此前還有消息稱,Uber正在與印度打車服務Ola進行談判,後者有意將Uber在印度的業務與後者進行合併。不過業內專家指出,目前正籌備在2019年上市的Uber在未來幾年內不會退出印度市場,原因是該市場能夠讓Uber的業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向公眾投資人展示出公司的成長性。

Uber和Ola的大股東同為軟銀,後者主導了Uber東南亞業務與Grab合併,讓Uber退出東南亞市場的交易。不過不過印度擁有13億人口,且網約車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目前尚不清楚軟銀是否會施壓讓Uber退出這一市場。(編譯/明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Magic Leap剛融資5億美元就被員工侵吞100萬美元
Facebook封殺加拿大數據公司 曾參與操作英國脫歐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