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袁術有什麼資格稱帝,他所擁有的資本不稱帝都對不起自己

袁術有什麼資格稱帝,他所擁有的資本不稱帝都對不起自己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的都知道,在董卓亂政,被呂布所殺之後,中原各路諸侯就開始了群雄割據的局面:曹操占兗州,袁紹與公孫瓚相爭河北,劉備守著徐州,呂布則到處流浪,把中原攪得腥風血雨,而此時割據揚州的袁術卻在建安二年(197年)稱帝,建號仲氏 ,但其稱號未受世人所承認,人稱偽帝。連雄才如曹操,名望如袁紹都沒敢稱帝,為什麼奢侈荒淫的袁術就敢稱帝,當時他有如何自信,他的勢力陣容到底有多強大?

古代稱帝是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曹操雖據天時地利,唯獨缺了人和,朝中的反對勢力,外圍的孫劉聯盟,萬民的思漢情感仍在,所以曹操終其一生也不敢越雷池半步。而袁術出身於東漢四世三公名門之家(曹操乃宦官養孫,袁紹非正室所生,劉備更是一個來歷不明的所謂「皇叔」),家族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天下士族十之六七出其門下),乃少帝朝司空袁逢之嫡次子(古代家長立嫡不立長),而且傳說他出生的時候,神仙託夢給他母親,說她懷中的孩子有一段天命在身(古人對天命運理是很看重的)。可以說袁術是當時除了益州劉焉,荊州劉表之外,身份最顯赫的諸侯了。在關東聯合解散後,袁術和袁紹政見不和,分道揚鑣,之後袁術雖在兗州匡亭兵敗於袁紹、曹操聯手,但袁術並沒有退回駐地南陽,而是兵鋒一轉,直指東南,突襲當時尚屬安定平和的揚州。這一轉可謂是為自己的發展打開了新局面,於是袁術以淮河兩岸為根基,開始布局江東、徐州,外結盟友,遠交近攻,內集物資,招兵買馬。

197 年袁術勢力圖

到了197年初,袁術便通過各種手段平定了江東等地。此時袁術之疆域,北抵陳、沛;東臨下邳、廣陵;南至會稽東冶;西接劉表的江夏,橫跨揚、豫、徐3州11郡,成為了當時最強勢力。相比周邊勢力,袁術一方不但絕對屬於龐然大物,而且形勢最好,而其控制的地盤,尤其是江東動亂很少,兵精糧足。連昔日投奔過袁術的呂布在佔據部分徐州後,也仍需仰仗袁術為其提供兵馬錢糧,甚至有部將與袁術勾結。而人和方面,在197年的時候,袁術手下應分為三大勢力:袁術嫡系勢力和結盟勢力,孫家勢力。我們先來看看袁術嫡系勢力:

袁渙,閻象,紀靈,楊奉

袁渙,字曜卿,出身「陳郡袁氏」。初為袁術所用,袁術每次向袁渙諮詢探問,袁渙總是正氣凜然地論述自己的主張,袁術辯駁不過,但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對他禮相待。閻象:袁術的主簿。獻帝興平二年(195),手執玉璽的袁術要稱帝時,問於部下,只有閻象引用周文王雖擁有三分之二的天下還向殷稱臣的故事進行勸諫。卻未被採納。紀靈:袁術帳下將領,勇猛非常,曾奉命率軍攻打小沛的劉備,在呂布轅門射戟的調停下撤兵。楊奉:初為黃巾起義軍余部白波軍將領,公元196年(建安元年),獻帝為曹操接向許縣,楊奉失勢投奔袁術。公元197年(建安二年),袁術攻打呂布,楊奉又投向呂布,助其大破袁術。同年楊奉受呂布之命進犯劉備,被劉備誘殺。

文臣:楊弘:袁術部將。袁術死後,楊弘等將其眾欲歸孫策,後廬江太守劉勛截擊,轉歸於勛。韓胤:漢末時期人物,袁術部下,袁術遣韓胤為媒,往徐州求親,以結呂布而圖劉備。

武將:張勳:公元193年,袁術被曹操擊敗,來到淮南,殺死揚州刺史陳溫,授命張勳為大將。橋蕤:袁術麾下大將,為袁術開拓地盤立下了一定戰功,後被曹操軍擊破身亡。劉勛:漢京兆虎牙都尉,曾效力過袁紹,後被袁紹所害。劉詳:東漢末年軍閥袁術部將,主要成就是屯兵匡亭。李豐:建安二年,袁術稱帝。秋九月,術軍入侵陳留。曹操親自前來抵禦,袁術退走,留下橋蕤,李豐,梁剛,樂就等。他們退守壽春。曹操派樂進,于禁等包圍壽春。最後壽春被攻陷,四將陣亡。樂就:在袁術為攻徐州而大興七軍之際,以督戰官之身份擔任聯絡之役。但是,袁術軍不幸戰敗,其也在壽春被曹操軍逮捕並遭到斬首。

此外袁術還有另外2個重要結盟勢力:呂布佔據徐州的勢力和孫堅舊部,孫策的勢力。而天下賊寇對袁術態度是:豫州黃巾軍響應袁術;黑山軍聯合袁術;白波軍投奔袁術,此時的袁術似乎小指一勾,四方好漢就會齊聚麾下,納頭拜曰:陛下。完全可稱得上志得意滿,春風得意,聲威一時無二。在197年初僭越帝號時,袁術已經是當時實力最強的軍閥了。

袁紹,曹操

況且此時袁術最在意的老對手的日子也不好過了,袁、曹已然分家,曹操脫離袁紹而獨立,但這兩位卻陷入各自的困頓之中。袁紹面對臧洪舉東郡叛亂的戰火還硝煙未散,就不得不和隱藏在冀州太行山的張燕合作,與虎謀皮,而公孫瓚卻在此前於冀州河間郡易縣修築了易京,威脅袁紹腹地,可以說袁紹正處於多線作戰,舉步維艱的境地。至於曹操則剛迎漢獻帝於許昌,不僅連制定朝廷典章制度都要靠袁紹來幫忙完成,而且曹操還有更迫切的【飢餒】溫飽問題,需要花力氣靠屯田來解決。但屋漏連夜偏逢雨,就在袁術僣號前的197年1月,曹操便遭遇宛城慘敗,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等人皆喪命。而鮮為人知的是,袁術曾於建安元年(196年)春正月,派部將萇奴勾結董承,阻攔袁紹、曹操團伙西迎漢獻帝。雖然軍事行動最終遭遇失敗,還失去了豫州潁川及汝南、陳部分區域,但隨後袁術便在196年底,在江東等地獲得了勢如破竹的勝利,這完全能夠讓萇奴行動的失敗及豫州失地不值一提。

袁術稱帝

此時袁紹、曹操各自的困頓,則能夠讓袁術喜上眉梢,進而反襯出自己的如日中天。在建安二年(197年)春,袁術挑準時機,在袁紹、曹操各自麻煩不斷的時候,不顧某些部下的反對,不可一世地僣號,自稱【仲家】。所謂天時地利人和,袁紹三者皆有,真是不稱帝都對不起自己了。而為什麼最後會兵敗,流離逃亡,以至於死在路上,主要問題還是在於袁術剛愎自用,過於心急,在天下形勢將明未明的時候,偏偏做了這隻出頭鳥,成為了眾矢之的,自身又志大才疏,不聽諫言,手下離心離德,自家兄弟不和,利用盟友抵禦強敵,卻又對盟友百般刁難,最後導致眾叛親離,先後為呂布、曹操所破,元氣大傷,最後在建安四年兵敗嘔血而死。而袁術數年經營的江東及政治遺產,則大部分為後來的東吳孫氏所繼承。

在袁術死後數年,小霸王孫策憑藉自身的勇猛和袁術的饋遺,數年之間席捲江東,為三國之一的東吳政權奠定了物質的基礎。擁有如此強悍的實力,最後也不免唏噓一場,只能嘆一句「時也命也」!

孫策平定江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意樓主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人反覆無常,靠出賣親信起家,是存在感極低的「百日皇帝」

TAG:如意樓主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