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人品思考和書寫生活——讀井明新散文集《彈指之間》有感

用人品思考和書寫生活——讀井明新散文集《彈指之間》有感

用人品思考和書寫生活——讀井明新散文集《彈指之間》有感

作者:張立忠

我與井明新只在北京見過一面,是在二0一六年十二月份,第二屆中華情全國詩歌散文聯賽頒獎大會的最後一天,簡單聊了兩句,而後匆匆作別。前些日子,他發來微信,告訴我他的散文集出版了,要寄贈我一部,這讓我既感激又意外。因為我們只有一面之交,微信上也沒有更多的交流,贈書一舉真的有些出乎意料。但因為我有好書之癖,斷無不受之理。書到後,急不可耐一頭扎進去,一篇一篇研讀,雖因粗閱,理解難免膚淺,但終有所悟。

散文是一面鏡子,既照著生活,也反射著作者。《彈指之間》一書中的六十幾篇文章,組成了一面人生的鏡子,其反射出來的,不只是文學的光芒,還有作者的品質與人格。其字裡行間流淌出來的,是作者善良博愛、寬懷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生活態度。尤為令人感動的,是文章中作者無處不在的愛國愛家愛親人,愛山愛水愛自然,愛生命、愛生活的那樣一種情懷,實實在在的讓人敬佩!文學是有引領性的,而散文作為一種非虛構的文學樣式,其對人的引領作用不只在於文字,還在於作者的人格。因為,寫作者尤其是散文作家的品質,一定會在其文章中沉澱和反映出來,從而對讀者形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是由散文的本質決定的。品格高尚的作者,其文章會引領人向好向上,反之亦然。這正是我讀過《彈指之間》後,敬佩作者的重要原因。

《彈指之間》對生活、生命、自然、社會,有較為深入的思考,從而對世界有許多積極正義的認識,這應該是這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如何能把散文寫好?我想起了季羨林先生說的話,大意是要寫好散文,必須要對生活有所發現,沒有發現,就不要動筆。《散文》雜誌的扉頁上最頂端的一句話是:「表達你的發現"。有發現,文章才能有內涵,才能有份量,才能對人有啟發。而發現源於觀察和思考。作者走了許多地方,騎行過萬公里,對看到的事物作了較深的思考,從而對自然與社會,對戰爭與和平,對發展與保護都有一些較深的領悟,這些應該是《彈指之間》一書的深度和份量所在。正如書中所說的「行成於思」。

《彈指之間》讓我欽佩的另外一個方面,是所有文章行文時那種平和沉靜、質樸自然的風格。尤其是平和沉靜這種風格,我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看到過,在林語堂《秋的況味》中感受過,在季羨林《月是故鄉明》中體味過。也許作者的功力,尚未達到大師們那種超然物外的程度,但那種心無雜念、不疾不徐的狀態已經顯現出來了,這是我很羨慕的。我在寫作時,也一直在追求這種狀態,只是沒有作者做得好,其著作為我樹立了一個學習的標杆。

《彈指之間》還有一個方面讓我很佩服,那就是作者的勤奮。全書六十三篇文章,多在二0一五年到二0一六年上半年的一年半時間成文,平均每個月要有三篇以上的文章落成。在這麼短的時間寫出這麼多的文章,真的是「彈指之間」了。這除了勤奮,沒有任何別的方式可以達成。這種品性,在書中也有表達,「今後重要的是不能怠慢時間,要抓緊分分秒秒奮力疾行」。由此也讓我看到了差距,我開始寫散文的時間,與作者大致相同,但成文的數量與其相比卻差得多了,看來必須得向作者學習!這讓我體悟到了「成功之門永遠都向勤奮的人敞開著」這句話的真理性。

我相信作者的創作會不斷的前行,我也期待看到老戰友更多更好的作品!

2018年4月12日

作者簡介:張立忠,筆名長白晚鐘,退休軍人,中國散文網會員。有數十篇散文刊發於各類平台,作品曾在全國詩歌散文聯賽中獲金獎,在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中獲一等獎,在全國文學藝術大賽獲二等獎。

致文友張立忠

作者:井明新

感謝立忠兄於百忙之中閱讀我的文字,並給予鼓勵。

我是1969年12月從農村入伍參軍的,後轉業到地方默默無聞地工作了幾十年。文學創作僅僅是我的一個業餘愛好,如果不是網路,我退休之後的這些文字,恐怕也會默默無聞了。

我的散文集《彈指之間》的出版,算是我在文字上邁出的一小步,同時也算是了結了我的一件心事。文學創作,說起來慚愧,起步晚,數量少。慶幸的是,從一開始寫作,我便是從自己熟悉的東西寫起,沒有走太多的彎路。文學的表現形式很多,小說、詩歌、散文、評論、雜文等多種文體。我也不會玩別的,玩不了,唯獨對散文情有獨鍾,便直接寫起了最為自由的散文。這本集子編入了一些旅行遊記,我的寫作實際上也就是從寫這些旅行遊記開始的。從2015年8月寫「八月草原行」開始,到2016年6月寫出「追憶我的母親」一文,算是達到一個高潮。目前雖然又寫了一些東西,但高度都達不到「追憶我的母親」一文,自己滿意的不多。

我一直以為,退休了,沒事了,利用一些空閑時間寫一些文字,讓自己與心靈有著親密的接觸,讓自己因精神的充實而美麗,讓思想因文字的流動而飽滿,寫出屬於自己並受到人們歡迎的作品來,這些都是讓人高興的事。正像您之所言,文學是有引領性的,自己就是想著在散文王國里,尋找一塊適於播種美好的土壤,讓一切美好的東西四處飄揚,讓更多的人更加熱愛生活,這也是我寫作的動機和希望。至於文章的風格,我確實比較喜歡平和與沉靜,質樸與自然的風格。

現在回過頭來看,寫文章其實並不容易。既要佔用作者的時間,之後還要佔用讀者的時間,不用說時間對我們每個平常人來說,都是極其寶貴和有限的。因此,以後每一篇下筆,切記要謹慎,不貪多,不搞粗製濫造,以免浪費讀者的時間,貽誤他人。應該是:要寫就要寫得很美,很健康,很有詩意。當然,我現在還做不到,正在儘力向這個方向努力。

回想2016年12月我們一起參加第二屆中華情全國詩歌散文聯賽頒獎大會,至今似乎還有點小激動。就是在這一次的頒獎大會上,我和您一樣,所寫的散文受到了專家們的肯定並獲得了一等獎。雖然,這些成績對文學大家來講,實在是微不足道,不足掛齒,但對我們個人而言,無疑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無疑會激勵我們繼續寫作,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曾經欣賞學習過立忠兄的《流淌在夢中的小河》、《水上長城》、《草綠色的記憶》及近期編髮的《異鄉的江與故鄉的河》等散文佳作,每篇作品都值得我學習借鑒。立忠兄行文自然貼切,一點也不造作,文字或生動傳神,或細膩獨到,這都是我所缺少的。一點不假,文如其人,您的文字就像您一樣,質樸而又有感人的魅力,讓我從內心裡佩服。

文字已成過去,精彩還在未來。借您的吉言,以後爭取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18年4月13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妙哉 的精彩文章:

南方旅行散記

TAG:妙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