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寬容是對自己最好品格

寬容是對自己最好品格

寬容,不只是一種社交的藝術,更是一種做人的度量和人格的偉大。

法國作家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明代朱袞在《觀微子》中說過:「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 以度量襟懷比喻人的寬容,歌頌人的氣度,中外盡然。

怎麼待人」一門很高的學問,有的人一輩子都很難把握「待人之道」。

這是因為人有多種,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情、不同的要求。

所以做人幹事很難做到盡如人意」正所謂「順了姑意,逆了嫂意」做人難就難在不能讓人人都滿足。

儘管待人有種種不同的方法,可是待人以寬」則是一條不變的定律。

待人當然要能夠謙虛、尊重,但如果能做到仁厚、寬恕,往往會更得分緣。

有的人待人尖刻、嚴峻,那要想取得較好的分緣、取得他人的承受和認同就很難了。

《佛光菜根譚》說:「得理而能饒人,是謂享道,厚道則路寬;無理而又損人,是謂霸道,霸道則路窄。」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

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裡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

董篤行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

家人讀後,覺得董篤行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法。

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衚衕,世稱「仁義衚衕」。

做人多一分包容謙讓,就少一分傾軋障礙。

歷史上不少貴極一時的文臣武將,因為專橫跋扈、待人嚴苛,最終樹敵太多而招來殺身之禍。

寬容是美德,容納是促進人類和平的良方!凡事只要本著尊重與包容的心,一定能得人所望。

事業上建功立業、取得成績的絕非那些狹窄胸襟、謹小慎微、小肚雞腸之人,而是那些如林曉紅般襟懷坦蕩、大量寬宏、大度豁達者。

憂愁時,增添幾許歡樂;艱難時,頑強拼搏;得意時,言行如常;勝利時,不得意忘形。

只有如此放得開的人,才是豁達大度之人。

只有具備一種看透一切的胸懷,才幹做到大度豁達;把一切都看做「沒什麼」才幹在慌亂時從容自如。

做人要有一顆寬容的心,這顆心的容量要大。心的容量有多大,人生的成果就有多大。

作者/編輯:小螢,喜歡美文,還喜歡分享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小螢 的精彩文章:

這就是你必須努力的原因!

TAG:張小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