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書書明明「不教孩子學好」,為什麼連大人都愛看?

這些書書明明「不教孩子學好」,為什麼連大人都愛看?

花時間·說

總有媽媽問我,「買了很多書,孩子不愛看怎麼辦?」我給大家寫過《這5種書最好玩的書,讓孩子從小愛上閱讀!》和《孩子不愛看書?這些有趣的書,你給孩子看過嗎》。我相信孩子都是天生愛看書的,只是有時沒遇到合適的。

今天文中的繪本都太有趣了,看似調皮搞怪,其實都在順應孩子的心理特徵來設計情節,還有帶機關、帶洞洞的,一定能讓小傢伙們眼前一亮!

文/COS

Amy特別小的時候,我就特別注重親子閱讀,娃還在月子里,就買買買了各種繪本,只是一開始時,完全不得法。

比如,我最先入手的繪本是一套蘇斯博士的分級繪本,以及一套蘭登分級讀物(話說,除了我,還會有誰給1個月大的娃娃看分級讀物?)

後來我在實踐中漸漸摸出了些門道,入了孩子感興趣的翻翻書、洞洞書等,Amy也愛上了每天的讀書時間。

從兩個月到兩歲,繪本閱讀帶給我們太多的收穫

估計很多媽媽和我一樣,在挑選繪本的時候,會傾向於購買那些包含認知主題,或好習慣培養等類型的書籍,覺得它們更有用,既然給娃讀書,總是希望ta能從中學到點什麼呀。

但最近,我在帶女兒去繪本館看書時,卻發現了不少「無用」的書,它們既沒有教孩子們認知,又不注重能力的培養,甚至還會故意「不教孩子學好」……可偏偏是這樣的書,卻讓我和Amy都愛不釋手。

比如下面這本《臭粑粑》

繪本的主角是一隻每天只說一句話的小兔子,不管是媽媽叫起床,爸爸讓吃菠菜,還是姐姐喊他洗澡,他都只說這一句:「臭粑粑」。

一天,有隻狼對他說,「我能吃掉你嗎,我的小兔子?」他的回答依然是:「臭粑粑。」 結果被狼一口吞到了肚子里。

沒想到,吃了小兔子的狼回到家,也變得和小兔子一樣,只會說「臭粑粑」了。

連賤賤的表情都和小兔子一樣,看看老狼鼓鼓的肚皮,真是既擔心小兔子的安危,又忍不住發笑。

不舒服的狼只好去看醫生,醫生就是小兔子的爸爸,憑著一句「臭粑粑」,發現了被狼吃到肚子里的小兔子。

機智勇敢的兔子爸爸,很快從狼的嘴裡救出了自己的小寶貝。當兔子爸爸激動地說:「啊,我的小臭粑粑!」時,沒想到,小兔子這會兒卻變得一本正經起來:

經此一事,小兔子似乎變乖了,也再也不說「臭粑粑」了。

當我們都以為小兔子終於「改邪歸正」了的時候,結局卻是——他改說「屎球球!」了!

Amy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從第一頁樂到最後一頁,之後不停地要求再看一遍,然後就一邊對著她的安撫小兔子喊「臭粑粑」,一邊哈哈大笑。

這本書看完,好的沒學著,倒是學會了滿口「屎尿屁」,這讓我又想起了另外一本非常著名的《大衛不可以》,Amy每次都會一邊指著大衛說「NO!」,一邊學著大衛挖鼻孔,非得引得我吼她才開心。

這些「不教孩子學好」的繪本,往往會讓媽媽們很是頭疼,不給孩子看吧,怕錯過了經典;給孩子看吧,又怕孩子被帶壞了。

而我對它們愛不釋手,並願意把它們歸為「好書」一類,雖然這些書並沒有講什麼大道理,但因為它們鮮活有生氣,反而更能讓孩子產生共鳴:

仔細想想,兩三歲的孩子可不就是這樣么——有點小主張,有點小叛逆、有點小情緒,讓人好氣,卻又好笑。

剛剛過了2歲生日的Amy,最近也開始時不時挑戰一下我的底線:比如故意拿梳子當牙刷,或者故意拿筆畫在不該畫的地方,然後帶著得意又狡黠的表情看著我,我常常一不小心就被她氣笑了。

當真是又可惡又可愛。雖說該教的規矩還是要教,影響他人和有危險的事情也絕對不允許做,可在面對Amy的這些小小的惡作劇的時候,我也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時還會刻意配合,讓她玩得更盡興些。

大家可能會好奇,這樣偶爾的「放縱」會不會讓Amy變得不聽話、不懂規矩呢?其實並沒有,相反,在同齡的孩子中,她的秩序感和規則感都比較強,聽得進道理,也很少無理取鬧。

我想,這一方面和我們平時潛移默化的引導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這些「不教孩子學好」的繪本、惡作劇般的遊戲分不開。這些繪本讓我們更容易走進Amy的內心,理解她的行為,也孩子感受到被理解(畢竟這些繪本的主角們都和她一樣淘氣)。

而偶爾放縱她「惡作劇」一下,也滿足了她想要獨立自主、挑戰權威的慾望,在遊戲中得到了滿足,所以在真實生活中反而更容易聽從指令守規矩。

而且我發現,偶爾挖挖鼻孔,也不是什麼大事,孩子們想看得不過就是我們失控的表情,只要我對這個行為表示視而不見,Amy很快就會覺得無聊,然後就不再做這個動作了,哈哈:)

除了上文提到的《臭粑粑》和家喻戶曉的《大衛不可以》,我在繪本館裡還發現了這幾本,也很有意思:

1、《The Lion』s Share》

這是一本英文手偶書,主角是一隻什麼都要搶的獅子。

在聚會上,不論是事物、糖果還是氣球,他都要搶走最多的,面對其他小動物「這不公平」的指責,獅子就回答一句:「我才不管呢,這就是獅子的!」。

當然,這隻什麼都想獨佔的獅子最後也不得不享受了一份特別的「The Lion"s Share」:

2、《篤篤篤》

這是一本關於小啄木鳥學啄洞的故事,這隻小啄木鳥從樹榦啄到了籬笆,最後在一戶人家的門上啄了個洞,飛進家裡把所有東西都啄了個遍!

其實,這本書應該屬於一本物品認知書,但我真的是很愛這隻啄木鳥無法無天亂啄洞的情節。我本以為在書的最後鳥爸爸會批評小啄木鳥亂啄損壞了東西,但作者並沒有這樣設置,或許對於啄木鳥來說,啄洞才是「正經事」嘛。

3、《耗子大爺在家嗎?》

這本繪本是取材於中國北方的童謠,畫風很有中國畫韻味,念起來也朗朗上口:

「梆——梆梆,梆——梆梆!」

一更啦——

貓兒拿耗子——

「耗子大爺在家嗎?」

「耗子大爺還沒起哪!」

……

從一更重複唱到十更,每次貓兒都用不同的方式想要抓老鼠,但每次倒霉的總是貓兒,這樣的情節設置很像咱們小時候看的《貓和老鼠》動畫片,符合小孩子們想要「自己做主、不聽大人話」的心理特點

GIF

最妙的是,書中每一幅畫面都有情節關聯,細節特別豐富,畫面里還埋了很多小伏筆(比如,有隻小老鼠是滑鼠變的,最後又變回了滑鼠)。

GIF

我特意查了查,發現繪本的作者周翔是《一園青菜成了精》的作者,為咱們中國的原創繪本精品打call!

4、《我為什麼討厭穿褲衩》

一個洗完澡不樂意穿褲衩,帶著弟弟一起裸著身子滿家跑的小男孩,還振振有詞地說得爸爸都無言以對。

故事是小男孩看到弟弟不穿褲衩,於是自己也不想穿褲衩。這個情節是不是很符合孩子的心理?「他不穿,那我也不要穿!」

GIF

然後爸爸說,你要穿褲衩啊,然後給了許多理由,類似雷公會拿走肚臍眼啊,會感冒啊,最後乾脆說「這是規定」。

GIF

但小男孩卻振振有詞地舉例:「大家都不穿褲衩啊!」

GIF

結果你猜怎麼樣?爸爸思考了一下,說:「還真是這麼回事……」腦海中浮現仨大老爺們裸著游海泳的景象……

這時候忙碌一晚上的媽媽忽然發現,褲衩竟然還沒穿!這就是爸爸帶娃和媽媽帶娃的區別吧!

是不是感覺孩子雖小、套路滿滿啊?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中過娃的套路,按照Amy目前的發展勢頭看,我覺得這種事兒離我大概也不會太遠了。

這個系列的書還有很多,像《我為什麼討厭吃奶》、《我為什麼討厭那個女孩》等,都特別有趣,適合和孩子一起,一邊捧腹大笑,一邊讀完這些書。

在親子共讀的繪本清單里,除了那些「正經」的認知啟蒙書,不如再添上幾本「不教孩子學好」的繪本,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驚喜哦。

另外,友情提醒,千萬不要把這類繪本選作睡前讀物哦,不然,這樣「單曲循環」的畫面,實在是不敢想像

看到這裡,如果大家也有類似的繪本推薦,或者有對孩子好氣又好笑的故事,都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們,讓更多的爸爸媽媽們討論、借鑒哦:)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慢成長 的精彩文章:

孩子一進幼兒園就哇哇哭?這些「止哭」手段把我都震驚了!

TAG:慢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