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我學習易經的緣由

我學習易經的緣由

起初我是不會想到去讀《易經》的,因為毫無興趣可言。並不是因為我不想去追求真理,而是從小受的教育是:古人是如何的愚昧無知,當代人又是多麼的有智慧。用的都是古文來作例證。比如天圓地方的學說,是說古人沒有現在的科學技術,所以才有那未開化的學說,天怎麼會是圓的呢?明明地才是圓的。這是一個原因。還有就是古文對於當代而言,真的很難讀懂,更別說去領會創作者的內心了。我對搞不懂的東西是很排斥的,以至於在高考語文的古文默寫,十幾分的題目,我選擇放棄。

那是經歷了什麼,而讓我去想讀《易經》呢?

我在高中時是體育特長生,其實我在中考的時候,體育考的是不及格,這是真的不及格,至今還是個文弱書生,其實書生也算不上,因為我的標籤是農民工,真正在工地幹活的農民工。言歸正傳,我在整個省的體育類4萬多名考生中,我考了174名,174這估計是我這輩子都忘不了的數字了,也是最不想提起的數字。

不幸的是我沒能考上本科類的學校,其實不是分數不夠,而是志願填高了。更不幸的是我失去了所有親戚的信任,當然也包括我的父母,或許也包括我自己吧,不然我為什麼會那麼想死呢?

在無奈的情況下,我選擇了去一所大專院校。為什麼會選擇那所學校呢?因為該校的網站上說,學習某某專業,可以直接當公務員。於是我就信了,於是那個暑假我瘦了20幾斤,至今還是瘦小子。上了那個學校的結果,估計只能說一句「你懂的」。於是我上了一年,就走上了社會。

如今的社會大學,估計「你也懂的」,但我也要告訴你——學到什麼叫「生不如死」,但你又不能死,那就呵呵了。於是我花了5年的時間,邊當農民工邊自考了心理健康教育,結果「你還是懂的」,學當老師卻當不了老師,最後還是回工地,繼續賣血賣汗,至今如此,只不過現在是管事的。

我想當不了老師,我去當心理諮詢師總可以了吧,於是就去準備考證。學了很久,也研究了很久,得出的結論是:為了錢,不管能不能真正幫到別人,先治了再說。因為我發現教科書上的方式方法是很難應用於實踐的,也就是說我即使考上了心理諮詢師證,我也幫不了你什麼,只是多了一個賺錢的頭銜而已。

其實我還是想努力一吧,考個證,有了證之後我在好好學習真正能幫到別人的方法。於是我認真備考,認真學寫論文。結果我是考上了呢?還是沒考上呢?因為我是邊工作邊學習的,儘管是不夠努力的理由,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我不是學霸。文化課都不及格,但是讓我納悶的是,我的論文分數沒顯示,什麼原因我不知道,至少給個分啊,因為那是我近10年的結晶,儘管是花3個月寫完的。

這和我學習《易經》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我寫的論文很像《易經》的象,儘管那時還是看不懂古文。只知道像,有那點意思。於是等考證落榜之後,就開始逼著自己去學古文。第一本當然就是易經啦,想直接求證我的論文。結果就不知道你懂不懂了,我真沒看懂,因為在我的內心是對玄幻的事物是很抵觸的,因為我相信親眼所見,《易經》中的什麼龍啊,鬼啊,神啊,我一看到字我就很抵觸。更何何況乾卦當中講的最多的就是「龍」,所以看了開頭就看不下去了。

那就從《道德經》開始吧,說句實在的,那時讀的時候真的很痛苦,是每看一字,查一次百度百科,《道德經》中有多少個不同的字,就查了多少回百度百科,如果計上重複查的字的話,那就更多了。

這裡插一句謝謝,謝謝那些默默無聞的寫百科的人,儘管最後還是沒能完全看懂《道德經》,還有很多問題沒能找到答案,但真的謝謝,因為我學到了很多。知道了有很多和我有同樣想法,同樣境遇的人,也都在不斷的努力。包括那些無私奉獻自己寶貴年華的人,來一點一滴的傳承我們大中華的文化,正是這一點一滴的匯聚,才有可能成就廣闊的江河。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讀到了《老子他說》,我一讀,就覺得寫這本書的人很牛,能用開玩笑的方式來教你讀古人的心,而在內容上,大多數也都經得起推敲。第一次知道,知識是可以玩出來的。當然我現在認為是作者的一片苦心,用玩的方式教學以適合這個玩的社會。

書誰寫的不重要,因為思想本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但讀到一本好書,那就應該看看是誰寫的,不只是為了崇拜一下而已,更重的是可以從一個點——寫那本好書的作者,可以牽出一個面來,不盡包括他寫的其他書,還包括他的讀者。《老子他說》的作者是南懷瑾。通過這個點,我接觸到了《易經證釋》,我很好奇的問題是南師有沒有看過這部書。如果沒看過,說明南師看過更多的關於易經的書;如果看過了,說明南師有意無意的在指引我們去看這部書。

《易經證釋》作者沒有留下名字,或者留了,又被刪去了。這個不重要,因為書誰寫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寫的好不好,因為是個人都能寫書,所以「你懂得」,你要尋找到好書,是很難很難的事,不比大海撈針簡單。我花了半年的時間大致瀏覽了一下,也只是看了一大半,其中的思想,完全顛覆我的認知,而又讓我心服口服。順便證明了我的論文沒白寫。為了完成我把論文寫成書的願望,所以我下定決心,要真正讀懂《易經》,於是從翻譯《易經證釋》開始,釋文作為我的學習筆記,順便讓別人,替我指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經 的精彩文章:

《易經》基礎常識: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易經》都寫了一些什麼內容呢?還有神秘的八卦。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