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因為一座塔,愛上一個城市

因為一座塔,愛上一個城市

東京塔。

從古代巴別塔到華盛頓紀念碑,到象徵著文藝名片的埃菲爾鐵塔和東京塔,再到以柔取勝的「小蠻腰」廣州塔,城市裡的塔在不斷向天空接近的過程中,也向地上的人釋放出關於超越、升華和自我表達的各種信號。

————

「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這是《創世記》第11章第4節里的一句話。

2018年春節期間,東方「花城」與西方「花都」隔空浪漫牽手,小蠻腰和埃菲爾鐵塔對亮的瞬間,紐約帝國大廈、莫斯科奧斯坦金諾塔、比利時亨客礦井塔等世界名塔在這一天同時亮燈,拉開新一年裡「廣州過年,花城看花」活動的序幕,全球各地處處可見「世界高塔協會」成員的身影。

世界高塔協會。

世界高塔協會是個什麼協會?

據其官網顯示,這是一個以展示巨塔,頌揚創建塔樓的建築和工程的偉大功勛,為塔樓提供更高的視角、讓人類看到周圍環境的協會,這個協會成立於1989年,目前共有50個國際成員。

人類對待塔的態度,就是對待一座城市的態度,也間接反映出人類對待自身的態度。

傳說中的巴別塔。

華盛頓紀念碑:當時最接近天空的建築

——————

塔頂通天,直抵無限可能,從巴別塔起,人類開始向天空尋找機會,展示出趨向無限的慾望和突破自身身份限囿的努力。

如果說都市裡日益完善密布的公共交通網路滿足了人類對陸地的征服欲,輪渡、碼頭等海上運輸系統拓寬了現代人對海洋的探索邊界,那麼城市裡的一座座高聳的塔,則承載起現代城市對於天空的無限遐想

左圖:1836年,華盛頓紀念碑設想圖。右圖:2016年拍攝的華盛頓紀念碑。

1848年,當美國準備建一座史上最高的建築物時,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政府的意圖非常明顯:這座旨在紀念美國開國元勛喬治·華盛頓的塔,不僅要高過歐洲所有的大教堂,也要一舉超越金字塔,成為世界上最接近天空的建築物。

於是有了如今看起來造型單一卻氣勢驚人的華盛頓紀念碑。

1854年,紀念碑因南北戰爭而停建,至1876年才繼續建造,雖然所用石料均采自同一地點,但顏色卻大有不同,是兩段相隔22年的建造過程留下的痕迹。整個方尖碑通體光滑,沒有一個字母,內壁上嵌有世界各大團體及名人所贈的石碑193塊。

紀念碑與北側的白宮。圖/U.S. Air Force Tech. Sgt. Andy Dunaway

1884年,華盛頓紀念碑正式完工,它不僅成為了那個年代最高的塔,還催生了一個華盛頓紀念碑綜合征(Washington Monument Syndrome):通過關閉那些受民眾歡迎的公共服務,比如國家公園、圖書館等,來讓民眾感受到停擺的切膚之痛,從而增加增稅法案通過的概率,準備在下一階段大幅度漲稅。

華盛頓紀念碑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與國家公共設施和配套發生實質關係的塔形建築

在櫻花盛開的潮汐湖邊遙望華盛頓紀念碑。圖/USDA photo by Scott Bauer

巴黎鐵塔:用鐵塔代表現代,以穹頂反對古典

————————

就在華盛頓紀念碑完工後的一年,法國官方希望在4年內搶建一座超越華盛頓石碑高度的建築,以紀念即將到來的法國大革命100周年

華盛頓紀念碑169米的高度在法國人看來,並非不可突破的極限,他們希望的,是在巴黎市中心建造一座「風頭蓋過華盛頓那座高塔」的建築物。

當時法國政府的計劃,只是建一個在節慶日當天可以渲染氣氛,但在博覽會之後能夠輕易拆除的臨時性建築。

有超過100份設計稿參與競賽:有人提出建造一個巨大的斷頭台,以還原路易十六彌留人世時的場景;有人提議豎起一個1000英尺的洒水裝置,在乾旱的季節里灌溉整個巴黎;有人建議在高塔頂上安裝一個巨大電燈,讓所有巴黎人都能在夜間閱讀報刊,以顯示法蘭西文化的厚重。

1884年,巴黎鐵塔最早的藍圖,包括鐵塔與巴黎聖母院、自由女神像和旺多姆柱的尺寸比較。圖/Maurice Koechlin, émile Nouguier

這些提案根本不能讓法國大臣們滿意,這讓建築工程師古斯塔沃·埃菲爾對自己設計的方案有了一些期待。他製作了5329張機械製圖,用以描述將會用到的18038塊不同的部件,用鐵塔代表現代,以穹頂反對古典

這份方案讓法國文化界人士一致反對,這些名流把鐵塔描述成「如同一個巨大的黑色的工廠煙囪」,聳立在巴黎的城市上空;他們害怕「這個龐然大物將會掩蓋巴黎聖母院、盧浮宮、凱旋門等著名的建築物」;他們看不慣「這根由鋼鐵鉚接起來的醜陋的柱子」,並擔心「這將會給這座有著數百年氣息的古城投下令人厭惡的影子」……

1889年,Georges Garen繪製作品,是年巴黎鐵塔落成,為給世界博覽會開幕典禮剪綵。

不過由於大臣洛克羅伊的力挺,250個工人花了17個月建成了這座高度在300米的鐵塔,總造價為740萬金法郎,每隔7年油漆一次,每次用漆52噸。「風頭蓋過華盛頓紀念碑」的宣言變為了現實,在高度上甚至完成了對華盛頓紀念碑近乎一倍的超越。

「一切始於世博會」,這是當時世博會的一句口號。這句話放在埃菲爾鐵塔身上適用,此後這座建築非但沒有像原先計劃的那樣在世博會後被拆除,反而成為巴黎城內毫無爭議的城市地標

2013年7月14日,巴士底日(法國國慶日),以巴黎鐵塔為中心的慶祝儀式。

東京塔:從「電視塔」到「文青塔」

————————

這句話放在英國蘭開夏郡的港口城市布萊克浦身上,似乎也同樣適用。參加完那次世博會後,布萊克浦市市長回國特地委託了一位建築師,要求他仿照埃菲爾鐵塔的模樣,也建一座城市的觀光設施,讓這座海濱城市「能夠被旅遊者記住」。

於是,當時被稱為「山寨埃菲爾鐵塔」的布萊克浦塔在1894年建成,158米的高度,讓它成為了布萊克浦的地標性建築。

布萊克浦塔以及塔頂風光。

不光是布萊克浦,東京塔也是在偷師了埃菲爾鐵塔的設計後,才在上世紀50年代建成。不過與布萊克浦「以塔興市」的目的不同,東京塔能夠最終建成,要拜上世紀50年代電視在日本的普及所賜

世界高塔協會秘書長邁克·威金斯曾介紹,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球曾掀起一股建電視塔的熱浪,當時在歐美國家只有不到10%的電視塔開發旅遊功能。

東京塔。圖/Kakidai

而在上世紀50年代末,日本就已經有6家電視台向外發出電波,這意味著日本國內需要一個 「綜合發射塔」,來承擔發送電視、廣播等各種無線電波的任務,這也讓東京塔的建塔動機從一開始就和埃菲爾鐵塔不同:後者是純粹為展覽而建,旨在弘揚國威;前者則是從實際情況出發,一開建就重任在肩。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東京塔比埃菲爾鐵塔還高了13米,整座塔高達333米,1957年開工,1958年竣工。和埃菲爾鐵塔一樣,東京塔的象徵意義巨大,光是催淚彈式親情小說《東京塔》和情愛範本電影《東京愛情故事》就讓東京塔吸粉無數,成了一座會聚東方小資的「文青塔」

電影《東京塔》。在日本,以東京塔為象徵的東京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之地。

哈利法塔:阿聯酋世界的巴別塔

——————

接續東京塔實用功能的,還有加拿大多倫多的西恩塔。

這座1976年建成的塔,起初被設計為傳送廣播電視信號的天線,305米高度處有用於傳送預告信號的微波接收器,廣播天線則位於塔的最頂端。自1976年落成後,西恩塔一直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記錄為最高的建築物。1995年,它被美國土木工程協會收入世界七大工程奇蹟

西恩塔。圖/Wladyslaw

西恩塔獨享了30多年「最高建築物」的頭銜,直到2010年被迪拜的哈利法塔超越。哈利法塔採用了一種具有挑戰性的單式結構,由連為一體的管狀多塔組成,具有太空時代風格的外形,基座周圍採用了富有伊斯蘭建築風格的幾何圖形——六瓣的沙漠之花。

有人說,哈利法塔就是阿聯酋世界的巴別塔,它的三個由花瓣演化的支翼彼此連接並支撐,被認為「把整個阿聯酋都連接了起來」。

哈利法塔與其他塔的比較。

經濟學中有一個摩天大樓指數定律:摩天大樓項目的啟動和封頂時間,通常恰巧可以反映一個經濟周期中的頂峰和谷底。因為建築是需要耗費大量資金的項目,往往在經濟繁榮的周期中才能獲得足夠的融資以及銀行貸款支持,而一個項目的周期一般需8—10年,這一個周期也正好反映了經濟的周期,在摩天大樓封頂的那個時候,通常是經濟陷入低谷的時候。

哈利法塔也是如此。2002年動工,但2008年被卷進了世界金融危機,迪拜陷入了債務危機,此前被命名的這個「迪拜塔」一度因無法取得資金支持而無限期停工。危難之際,時任阿聯酋總統、阿布扎比酋長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挺身而出,自掏腰包支持工程建設,於是在2010年竣工後,這座塔破了一個新紀錄:它成為了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同時,它也收穫了一個新名字:哈利法塔。

哈利法塔。圖/Donaldytong

廣州塔:最性感的塔

————————

與稜角分明的哈利法塔相比,廣州塔的身段要「曼妙」得多。在世界高塔協會的調查排名中,廣州塔的高度僅次於哈利法塔和東京天空樹,以 600米的高度排名全球第三。綽號「小蠻腰」的廣州塔,用一圈圈盤旋而上的弧度,重塑了外界對電視塔的定義。

「傳統的電視塔,就像一根帶有圓形景觀台的長針,大多數瞭望塔,我總戲稱為甜甜圈,因為它們就像一個個插著甜甜圈的尖塔,如果想有一些創新,就必須想辦法改變那種布局。」廣州塔的設計師馬克·海默爾說。他把自己的設計定位為「女性化」,甚至「有點像是女式禮裙」

廣州塔。圖/Colin Zhu

廣州塔項目中方負責人吳樹甜曾介紹,廣州塔的創意靈感來源於一把長筷子,一手握住中間靠上的位置,一手順時針扭動。這種強化建築柔性魅力的思維,讓廣州塔自動工之日起,就與華盛頓紀念碑和哈利法塔這些在造型上「直來直去」的建築風格劃清了界限。

「歷史上的摩天建築都很陽剛,稜角分明,簡潔沉重,而廣州塔的設計曲線輕盈,宛如少女的纖纖細腰,相當性感。」

夜幕中的廣州塔。圖/Balazs Kaplar

1889年世博會期間,法國人給埃菲爾鐵塔起了個浪漫氣息十足的名字:雲中牧女。120年後,廣州塔竣工,中國人把它喚作「小蠻腰」,在一個世紀之後,用一座充滿柔性色彩的城市塔,向埃菲爾鐵塔進行了一次溫柔的致敬

小 新 推 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逐逐逐逐逐逐逐逐夢藝考圈,你以為很容易嗎?
那些嚷著「逃離舒適圈」的人,你們累不累?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