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趙匡胤欲遷都河洛,晉王力陳弊端提及一人,太祖悵然收回成命,提到誰?

趙匡胤欲遷都河洛,晉王力陳弊端提及一人,太祖悵然收回成命,提到誰?

春哥說大宋

宋朝開局取自後周,依照周舊制,定都開封,號為東京,也稱汴京,以河南府洛陽為西京。

眼下南唐平定,二浙有老錢守著,也是老公務員了,太祖幾次恩威並施,早已服帖,死心塌地做好大宋的錢袋子。是時江南戡定,一片平和,準備西往河洛,祭告天地,一般帝王都是這個套路,平定天下之後,就要搞儀式。趙匡胤到了洛陽住了一段時間,有一個念頭準備遷都洛陽。群臣相率諫阻,自己一家老小,置辦的家業都在汴京,你皇帝無所謂,大興土木再造個皇宮大內,咱們過來只能租房,給的俸祿又不高(規定宰相、樞密使月俸料300貫,春、冬衣服各賜綾20匹、絹30匹、冬棉100兩,每月祿粟各100石,謙人衣糧各70人,每月薪(柴草)1200束,每年炭1600秤,鹽7石等。)有時都是實物抵算,扛一大堆東西到家門口,又不值錢,所以群臣都反對遷都。

但太祖是個固執的人,對大家的意見不聽,畢竟做了一把手幾年之後,事業心性都會變化,不太容易聽得進下面人的建議。群臣也沒有辦法,他們去找了晉王,也就是未來的太宗趙光義,光義和兄長非常和睦,他想了一想也覺得不妥,便進宮力言未便,太祖道:「我不但欲遷都洛陽,還要遷都長安。」光義問是何故?太祖給出理由道:「汴梁地居四塞,無險可守,我意徙都關中,倚山帶河,裁去冗兵,復依周、漢故事,為長治久安的根本,豈不是一勞永逸么?」

光義回復道:「在德不在險,何必定要遷都?萬里長城萬里長,不見當年秦始皇,嬴政想要建長城抵禦北方,結果連年征夫,勞民傷財,秦朝二世而亡,這個教訓深刻。」

太祖嘆息道:「你也未免迂執了。今日依你,恐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已盡敝哩。」

都汴原不若都陝,太祖成算在胸,這一點上太祖是有遠見的,晉王的話雖然慷慨激昂,有時難免掉書袋,後來發生的二帝被擄恰恰是因為汴京地處平原,人家騎兵長驅直入,你逃都無處可逃,也算此處埋下的伏筆。當然若子孫不良,即使遷都長安也是不得長治久安,這個道理應該是明確的。

遷都之事就這麼黃了,太祖乃悵然歸汴,還是有點失望。

過了月余,復定議北征,遣侍衛都指揮使党進,宣徽北院使潘美,及楊光美、牛光進、米文義等,率兵北伐,分道攻漢。

党進等依詔前進,連敗北漢軍,將及太原。

太祖又命行營都監郭進等,分攻忻、代、汾、沁、遼、石等州,所向克捷。

北漢主劉繼元,急向遼廷乞師,遼相耶律沙統兵援漢,正擬鏖戰一場,互決雌雄,忽接得汴都急報,有太祖病重消息,促令班師,党進等乃返旆還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敦刻爾克大撤退得天時地利人和,鬼使神差,德國空軍遇大霧無功而返!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李重進密約南唐,宋太祖勃然大怒,賜鐵券無用,四路征討之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