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跟著火箭軍一起走近「生物安全」!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跟著火箭軍一起走近「生物安全」!

來源:軍報記者微博

說到「生物安全」4個字,你想到了什麼?

資料圖:水葫蘆是世界十大惡性入侵雜草之一

生物入侵?生化危機?今天,帶你走近生物安全!

2018年4月15日是我國第三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4月13日,由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辦的「走近生物安全」系列活動在京舉行。

火箭軍某部官兵受邀參加了其中的「生物安全進軍營」主題活動,通過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活動,官兵們了解生物安全風險分級、實驗室分級和內部構成、傳染病防控防護等知識。走,帶你去現場看看!

什麼是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在國家安全中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在「科普講堂」環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教司的工作人員向官兵講解時說,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人民群眾的健康和安全。傳染病、生物武器、生物技術等都屬於生物安全的範疇。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人類應對生物安全威脅的能力大大提升。但與此同時,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城市人口密度不斷提高,過去僅限於一地的生物安全威脅越來越具有全國乃至全球性的意義。許多國家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戰略,作為國防和軍事博弈的制高點。

工作人員演示如何穿戴個體防護裝備。

試穿個體防護服是種怎樣的體驗?

說到生物安全,不得不提生物安全實驗室,這是一個在公眾眼裡有著神秘色彩的地方,所有關於生物安全的實驗都在這裡進行。實驗人員身穿像宇航服一樣的個體防護裝備的照片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這樣的裝備穿起來是什麼感覺?

現場官兵試穿個體防護裝備。

在活動現場,經過「模特」在台上現場演示,一場穿脫個體防護服競賽隨即展開,官兵們人人躍躍欲試,最後挑選出4組官兵進行現場比賽,在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指導下,親自體驗如何穿脫防護服。

現場4組官兵進行比賽。

穿戴結束後,參加體驗的戰士說道:「防護服看著穿起來簡簡單單,其實穿完裡面完全不透風,不一會就出了一身汗,科研人員不容易!」

跟隨官兵參觀的步伐,走進生物安全實驗室

在隨後的參觀中,官兵們通過聆聽科普講解、走進生物安全實驗室,了解生物安全的背景知識以及中國在生物安全和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控領域開展的工作,掌握在緊急公共衛生情況下應對的技巧。

在「科普長廊」中,專業人員結合展板,向官兵講解什麼是病原微生物和生物安全實驗室,進入生物安全實驗室如何進行基本的個人防護以及在突發緊急公共衛生情況下如何應對。

在「走進生物安全實驗室」環節中,官兵走進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中控室和媒介實驗室,近距離接觸實驗室的檢測對象和檢測設備,了解針對流感、埃博拉等病毒和鼠、蚊、蚤等媒介生物的科學實驗。

參觀歷史展廳和援塞工作展覽,了解我國建國以來的重大傳染病疫情處置事件和援助獅子山抗擊埃博拉病毒的工作。

進入應急檢測車,了解在疫情防控現場如何降低生物危害並快速開展病原檢測。

「通過這次活動收穫不少!」活動結束時,官兵向記者表示,「生物安全與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掌握這些防護常識受益匪淺,同時也向奮戰在生物安全科研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

相關鏈接

生物安全實驗室的作用

現在,國內已經建成40家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可開展與人體健康相關的實驗活動。其意義和作用體現在:

一、建立病原微生物研究平台的需要。生物安全實驗室的直接目的是保證研究人員不受操作對象的傷害,保護環境和公眾的健康,保護實驗室對象不受污染,建立科學、安全的研究平台。操作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比如鼠疫桿菌、結核桿菌、脊髓灰質炎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培養、檢測以及動物實驗等實驗活動必須在生物安全三級或四級實驗室里才能開展。

二、是生物國防的需要。現代生物技術給人類帶來福音的同時,也可能給人類帶來生物威脅甚至生物恐怖,認識和防範生物戰劑的潛在威脅需要建立生物安全實驗。

三、傳染病預防和控制的需要。生物安全實驗室為傳染病的防控和治療、疫苗研究和疾病監測提供技術支撐。在近年的禽流感疫情、援非抗擊埃博拉疫情、輸入性寨卡病毒排查與檢測工作中,疾控系統、臨床和科研院所生物安全實驗室的檢測數據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強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只有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改革發展才能不斷推進」,並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大戰略思想。與傳統的政治、軍事安全不同,新的國家安全觀還包括非傳統領域的安全,目標是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於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包括11個領域。

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該法第十四條明確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這一條款表明人民既是國家安全的終極目標,更是國家安全的智慧和力量來源,必須加強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國家安全意識。

今年4月15日是第三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作者:葛志強、段建葵

攝影:葛志強、段建葵、王慶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明日9時走進藍軍旅 直擊「朱日和之狼」
英魂逝去,犧牲前一天是他40歲的生日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