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四師四十七團解放軍進軍和田紀念館:在這裡見證老兵精神

十四師四十七團解放軍進軍和田紀念館:在這裡見證老兵精神

我們的博物館

十四師四十七團解放軍進軍和田紀念館:

在這裡見證老兵精神

十四師四十七團位於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南沿,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綠洲北緣,在這裡有一座遠近聞名的紅色紀念館,記錄著鐵血部隊徒步橫穿大漠的英雄傳奇,記錄著戰士「一紙命令脫軍裝、無怨無悔戍邊疆」的忠誠,記錄著60多年來,脫下軍裝的戰士和四十七團各族幹部職工群眾一起為屯墾戍邊事業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老兵牆(資料片)。

沙海老兵先後逝去,他們把忠骨埋在了大漠,把忠誠獻給了祖國。歲月無情,健在的沙海老兵已經寥寥無幾,可是,健在沙海老兵精神的感召下,無數人慕名走進十四師四十七團解放軍進軍和田紀念館,為繼續新的征程汲取著精神養分。

打造「紅色名片」致敬老兵

「春節前,和田地委、墨玉縣委、各駐和田部隊先後來看望慰問四十七團健在的3名沙海老兵,慰問結束,大家來到紀念館參觀學習。四十七團紀念館一直人流不斷,僅2017年一年,已有超過兩萬人前來參觀學習。」紀念館館長湯利平說道。

據湯利平介紹,該紀念館是十四師和四十七團傾力打造的一張「紅色名片」。紀念館始建於1999年,2013年進行了擴建。長期以來,紀念館本著立足本地、輻射全國的管理理念,以大力弘揚兵團精神和老兵精神為己任,迎接來自疆內外的各族幹部群眾參觀學習,在加強黨員幹部思想教育、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講解員給觀眾講解老兵故事(資料片)。

步入紀念館,就看到很多用現代化光影手段展示的歷史事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巨幅新疆地圖,地圖上畫有一條黑色的箭頭,那就是當年二軍五師十五團官兵的行軍路線。這幅地圖其實還是一個LED屏,隨時播放著歌頌沙海老兵精神的紀錄片《忠魂》。

紀念館還設有「踏著先輩的足跡」高科技互動場區,參觀者可以模擬走過沙漠,留下自己的足跡。場館的每個展區前都設有聽音罩,站在聽音罩下,就能聽見解說,保證在無解說員在場時也能更好地了解歷史。

根據陳展主題和歷史脈絡,紀念館分為序廳、第一篇——忠魂烈骨 光輝歷程(1938-1948)、第二篇——艱苦卓絕 屯墾戍邊(1949-2000)、第三篇——奮進求實 紅色傳承(2000-2013)、第四篇——未來展望 大展宏圖(長期規劃)五大部分,內容涵蓋領導關懷、四十七團大事記、解放大西北、南下北返、中原突圍、王震將軍的故事、南泥灣大生產、建立政權、屯墾邊疆、新藏公路竣工、支邊青年、減租反霸、十五團徒步穿越「死亡之海」、戈壁母親、張仲瀚將軍生平、老兵風采、平叛剿匪、北京援建等內容。

兩封電報彰顯老兵魂

記者在紀念館裡,遇到了駐該團「訪惠聚」工作隊的幾名隊員,他們正在序廳觀看紀錄片《忠魂》。2018年1月底,來自十二師各團場、企業的8支新一批「訪惠聚」工作隊隊員已經入駐四十七團各連隊,開展為期三年的「訪惠聚」工作,新入駐的工作隊隊員自春節前就分批到紀念館接受黨性教育。

這是紀念館展出的一野首長的嘉獎電報(資料片)。

觀看完紀錄片後,「訪惠聚」工作隊隊員跟隨著紀念館講解員張媛的腳步進行參觀。紀念館裡陳列著許多老戰士生前使用過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每一個展櫃前,「訪惠聚」工作隊隊員們都認真聆聽張媛的講解,駐足仔細觀看。一個小小的杯子、一個銹跡斑斑的衝鋒號,都成為「訪惠聚」工作隊隊員汲取精神信仰的源泉。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和田紀念碑(資料片)。 兵團日報記者 王德江 攝

在「兩封電報」展板前,張媛說道:「這兩封電報記錄了兩件大事,第一封是和田解放後的嘉獎電報,第二封是王震將軍的親筆複電:十五團駐和田萬不能調!」

張媛先介紹了第一封電報的故事。1949年12月底,新疆和平解放,但一小撮不甘心失敗的反動分子密謀在和田發動武裝暴亂,解放和田迫在眉睫,歷史的重任落到了十五團這支英雄部隊的肩上。十五團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最短的路線,橫穿有「死亡之海」之稱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1949年12月5日上午,十五團1800餘名官兵平均每人負重20公斤以上,高唱著戰歌從阿克蘇出發,向沙漠開進。黃沙蔽日,無路可循,他們就借著指南針的指引摸索向前走;喉嚨冒煙,沒水解渴,他們就含上一口馬尿,潤一潤唇,接著向前走;馬倒了,他們扛起小炮,背起電台,繼續向前走;腳爛了,他們裹著一塊破布,咬緊牙關,你攙上我,我扶上你,還是一股勁地向前走。一口冷水,他們要端給最渴的那個同志去喝;一粒藥丸,他們給身體最弱的那個同志去吃。就這樣,十五團戰士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於1949年12月22日清晨浩浩蕩蕩進入和田城,各族人民載歌載舞迎接英雄的到來。到達和田後,部隊在和田召開了盛大的慶祝解放和田大會。1949年12月25日,部隊收到了一野首長的嘉獎電報:「你們進駐和田,冒天寒地凍、漠原荒野、風餐露宿,創造了我軍史無前例的進軍記錄,特向我艱苦奮鬥,勝利進軍新疆的光榮戰士致敬。」

「了解了這段歷史後,我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被老兵們視死如歸的精神所感動,也更深刻理解了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為主要內涵的兵團精神。今年在這樣一個有著光輝歷史的團場參加『訪惠聚』工作,我必將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嚴謹的工作作風,熱情的服務態度,為職工謀福利,為連隊、團場的發展盡自己的綿薄之力。」「訪惠聚」工作隊隊員李優說。

「1950年3月,在幫助和田地區建立黨政軍後,十五團官兵就地轉業。他們在荒原上挖渠引水、開荒造田、架橋修路、植樹造林。有的戰士為了完成更多的任務,吃在地頭,睡在地頭,晚上也不回,天不亮就幹活。1955年,有關部門決定將原十五團的人全部遷往阿克蘇沙井子。時任和田地委書記的黃誠不讓走,他說為了和田的穩定,必須留下來。當時一部分人已經走了,留下來的歸和田地委管理。1956年,王震將軍複電:十五團駐和田萬不能調!也就是說一紙公文,把這些老戰士永遠留在了這塊土地上。2014年9月這封電報的故事在中央電視台播出了,故事的名字叫做:一道命令執行一生。」張媛將第二封電報的故事娓娓道來。

記錄老兵風采讓歷史銘記

在紀念館裡,有一面老兵風采牆,一張張飽經滄桑的面孔,講述著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

「王二春,四十七團的第一任團長兼黨委書記,在團長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22年,離休前還住在草把子房子里,他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這塊土地。」

「十五團的老戰士季雨亭,1992年因病住院,他預感到自己已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這位一生無兒無女的老人,把妻子叫到床頭,叮囑了三件事,一是發了工資把這個月的黨費交上;二是把醫院的賬算清,別欠公家的錢;三是走了之後,別給組織上提任何要求,因為團場真的很窮。」

……

「沙海老兵的故事太多太多了,講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我只能在有限的時間裡講述兩三個。」張媛深情講述著……「這些故事我還是第一次聽到,真的太感人了,我從內心深處接受了一次黨性教育。」「訪惠聚」工作隊隊員吳延光說。

紀念館中,專門設有民族團結展區,徵集了很多沙海老兵與妻子的合影。

甘肅籍老兵劉來寶的妻子是當地婦女努爾莎汗。努爾莎汗嫁給了屯墾戍邊的戰士,也把自己的人生獻給了屯墾戍邊事業。最初,她在基建連上班,從備料干起,一天要打650塊磚坯。雖然有時候努爾莎汗累得直哭,可是她從來沒有想過離開丈夫,也沒有想過離開兵團。努爾莎汗懷孕後,一直到臨產她還在地里幹活。孩子出生在地頭,是個女孩,不幸的是很小就夭折了。後來她一直沒有再懷孕,收養了一個孩子。在經歷了生活的艱辛和風雨之後,一直到晚年,努爾莎汗還為自己嫁給了一位為和田解放作出過貢獻的老兵感到自豪。

「紀念館設置民族團結展區,展示了『戈壁母親』的風采,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集中反映了沙海老兵忠誠履行屯墾戍邊的使命,為新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湯利平說道。

傳承老兵精神譜寫新篇章

「參觀紀念館的過程中,我被沙海老兵們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震撼,被他們創造的人間奇蹟所震撼。駐足於紀念館大廳正牆兩側『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黨』『永不換防、永不轉業、戍邊疆!』的鎏金大字下,我默默地向老兵們致敬。我一定會將沙海老兵精神發揚光大,書寫新的篇章,為把四十七團建設得更美、更好、更強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訪惠聚」工作隊隊員馬艷敏說。

張媛是標準的「兵二代」,在紀念館工作了4年,對這片土地充滿了深情,她說:「我父親是進疆的安徽支邊青年,他把青春奉獻給了四十七團這片熱土。我大學畢業的時候父親讓我留團,但是我堅持出去了,後來父親一直給我做工作,說大學畢業生都志願來這裡建設邊疆了,我們自己培養的大學生更要回來建設家鄉。在父親的一再要求下,我回來了,就一直在紀念館講老兵故事,一晃4年過去了。因為四十七團是我家,我在這裡長大,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所以我講父輩的故事時帶著很深的感情。向每一位參觀者講述沙海老兵的故事,讓每一位參觀者都不虛此行,就是我對沙海老兵精神最好的傳承。」

紀念館讓更多的人了解了沙海老兵精神,也讓更多的人被沙海老兵精神感染,所以這座紀念館最大的價值就是在於激勵更多的人來傳承沙海老兵精神,並將沙海老兵精神發揚光大。

「60多年來,當年穿越『死亡之海』的1800餘名官兵至今仍健在的寥寥無幾,老戰士們用忠誠、堅守、擔當和奉獻締造了沙海老兵精神。沙海老兵精神,是和南泥灣精神、三五九旅精神、兵團精神一脈相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所以我們只有把紀念館建得更好,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觀,才能更好地讓沙海老兵精神傳承下去。」湯利平說。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由兵團日報駐十四師記者站 馬春燕 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團日報社 的精彩文章:

TAG:兵團日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