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時代需要怎樣的產品經理?

人工智慧時代需要怎樣的產品經理?

未來已來,對產品經理而言,既是機會,更是挑戰。

未來的產品經理其產品理念和專業技能都可能會發生重大轉變,你是否有足夠的準備去迎接全新的挑戰?

隨著AI時代的來臨,過去我們所擅長的,未來可能不適應,過去我們所不擅長,可能正是未來起決定性的。

在未來的產品設計中,單純的邏輯性思維,很可能不再適應,情感類的因素佔比會直線上升。——人工智慧本質上一種擬人的人機交互。

產品經理的「純專業技能」可能已經不足以改變和提升產品的能力,必須向橫向擴展,必須更深入的理解技術,包括軟體的,和硬體的技術,以及對數據的理解。

但更重要的是,可能會是對人文的理解。

1

更強的技術理解力

你需要深刻的理解技術,包括軟體的、硬體的實現技術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比如軟硬體技術發展方向如何?前沿新技術/新產品形態是什麼?產品經理需要真的懂軟、硬體開發到底是怎麼回事,能夠理解整個軟硬體的框架和設計思路。要能知道技術邊界——不光要知道能做什麼,更要知道不能做什麼,以及今天能做什麼,未來能做什麼

我記得剛開始做程序員的時候,我費了很大功夫在真正理解「面向對象編程」,對於產品經理而言,我認為能在這個基礎有比較深入的理解,並能夠兼顧一下基礎的編程語言,理解一些基本的演算法邏輯,大概也就能理解一些需求的代碼實現邏輯了。

好的產品經理應該能協助/輔助工程師基於場景去分析和驗證問題,能夠與工程師共同去還原、分析究竟是出在應用層還是系統層,是軟體導致還是硬體導致。

如果能在神經網路、深度學習、自動化等方面有更深的造詣,一定會極大的助力團隊在賽道上跑得更塊,更遠。

最近經常和朋友聊天,討論很多關於演算法、或者數學話題,甚至很多朋友都在重新拿起數學。對這個問題,應該拆分來看,而不再究竟是誰更重要。在業務層的應用上(面向用戶層的產品呈現),核心演算法的研究上會相對輕很多,對產品經理需要掌握或者達到的水平要求也會低很多,特別是tensorflow出來後,應用層很多要求都會相對減輕。

對多數產品經理經理而言(很多產品經理難以真正去觸碰演算法層面,而注重客戶化界面),解決的是面向用戶端的實際問題,所以帶著問題場景的需求去展開相關的專業學習(研究)更有實際意義。

在核心演算法層面,完全是高智商人群的領地,是科學家們的樂園,多數產品經理基本不會觸碰,是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話題。在你搞清楚你的定位之後,你應該把精力聚焦與你擅長的領域。

大概只能說,你懂的技術多一點,可能和工程師的溝通會不一樣,但反過來,也可能又會給你另外一些局限,讓你在天馬行空的時候,被一根繩所牽絆——好像不能實現吧。

2

更強的洞察力和創造力

場景的巨變,使得AI的交互方式從傳統的GUI,升級到更接近人類自然行為的人機交互形式,這種更為複雜或者說更立體的人機交互方式,不僅是軟體層面的,還可能是硬體層面的,但在現階段遠沒有形成清晰的交互體系標準,同時這種立體式交互下的用戶意圖,極可能與GUI時代的用戶意圖會有很大的偏差。

AI相關的產品,它的門檻會高於互聯網產品,它的設計也可能和硬體強相關,互聯網時代通過數據驅動設計的思路,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存在極大的不適應,很可能在一段時期內還難以數據分析為主驅動來驗證閉環。

未來的產品設計,需要更多的創意思考和想像力,去引導和把握需求。

人與人之間,始終存在著巨大的鴻溝,這是事實,就好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們很難去猜度,假想人與人的對話,或者說,我們難以把握彼此之間的相處。從這種人文的角度出發,可能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們都難以真正理解彼此,並深刻的理解彼此。那AI的產品化,將會在這個地方陷入一種可能是長期的智障境地。

基於此, 未來的產品經理們,其觀察世界的視角可能會變得不同,產品的設計也將會變得不同。洞察人心,富有創造,才可能讓你的用戶們為之驚嘆,原來TA真的懂我。

3

更深的行業深耕和業務理解能力

儘管人工智慧發展的拐點已經到來,但必然經歷一個由點到面,由垂直領域到通用領域演進的歷程。智能產品和服務是否能夠切中用戶的痛點需求,依賴於人工智慧技術在產品背後能夠給予多大的支撐,也就是,常說的強人工智慧還有很遠的距離。

人工智慧本質上依然是為了解決用戶的需求痛點,可能不同的是,它更能關注到生產力的提高,比如門診挂號,通過AI的技術,在一些情景下,「額外提供了醫療資源」,可以緩解門診排隊的效率,可以減輕病人的恐懼和不適感,等等。

面向未來的產品經理需要更深刻的理解該領域下的用戶「我現在怎樣」,「我想要怎樣」,才可能解決具體的問題,才會有切入的機會。

你需要更深刻的發現那些問題是連接的問題,那些問題是生產力的問題。而後者的解決,必定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

比如醫療、教育、金融等高度專業化細分領域,「弱人工智慧」是未來人工智慧發酵的突出領域。這些領域的共同特點是,從來都是人與人必須密切協作的領域,所以,有足夠的用戶接觸點作為AI發揮優勢的切口。這一類領域的產品經理,基於多年的行業沉澱,以及對用戶痛點,業務流程的深刻理解,一定會在某個時間點閃現其突出的優勢。

人工智慧應該在一定時期內,仍然是為了解決單一的需求,也就是從垂直領域的應用需求出發,是尋找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第一步,單點解決問題人工智慧才能真正落地。在未來,人工智慧將變成和電力一樣重要,行業壁壘將一步顯現,對產品經理來說,基於對行業和場景的理解,對用戶行為的洞察,將在未來成為決定性因素

4

寫在最後

也許AI領域仍將可能面臨一波擠泡沫的階段,儘管人工智慧技術嚴格來說,遠未成熟,但未來已來,對產品經理而言,是時候需迎接和擁抱這一完全不一樣的時代。

在AI時代,產品的設計思想需要站在對業界、演算法、技術工程、用戶意識、甚至競爭環境等層面的理解上,根據整體環境,深入融合到用戶的情境下去制定。

對產品經理而言,除了在產品技能之外,對軟、硬體層面的技術理解,以及對人、社會的深入理解和敬畏之心,也將和互聯網時代發生巨變。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產品微言 的精彩文章:

TAG:產品微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