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控力?科學實驗表明,這樣做最有效!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控力?科學實驗表明,這樣做最有效!

人都是貪圖享樂的,每個人的心理都住著一個天使和一個惡魔,我們做出的每一個選擇其實都是天使和惡魔之間博弈的結果,而起決定因素的就是我們的自控力。

到底什麼是自控力呢?自控力由三部分組成: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慾望。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樣,是需要鍛煉才能變得強壯的。有些成人之所以自控力差,就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地區鍛煉自控力,所以每次都沉浸在後悔和痛苦當中。而且,要有意識地鍛煉自控力,年紀越大,鍛煉起來就會越困難。所以,父母需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從小發展自控力,特別是學齡前這段時間,孩子各方面都還沒有定性,家庭教育對孩子具有非常大的影響。

所有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言傳身教,同理,這也是發展孩子自控力最好的方法。即使家長本身自控力不是很強,也可以通過一些技巧去幫助孩子發展良好的自控力。事實上,培養孩子的過程,本身也是鍛煉家長自控力很好的途徑。

就比方說我和先生,有了孩子之後,雙方互相約束,規定在孩子睡覺前,不能玩手機,玩電腦,吃飯的時候不看電視。每天都堅持做到,是因為有了孩子,所以才刻意去做到。

信任是自控力的基石

環境對孩子的自控力影響是非常大的,當孩子所在的環境是值得信任的,孩子就會更加願意進行自控;而如果他所處在的環境是不值得被信任的,孩子就會覺得現在「拿在手上的」才是最保險的。自然就不會想要剋制自己。父母和家人都是孩子所處環境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想要孩子具有很好的自控力,家長首先要創造一個信守諾言、值得孩子信任的成長環境。

最近一段時間,外婆跟我說,未寶每天放學後,都吵著要在學校門口買小攤販的火腿腸吃,買完肉丸子又要買肉包子,看到玩具還想要買玩具(我感覺很不衛生,肉也不好,一般都不讓他買來吃),每次外婆不給他買就哭鬧的很厲害,吵到最後都還是一定要買。我問其原因,未寶說自己肚子很餓了,很想吃東西,而且別的同學也都在買來吃。而且說那個玩具是他沒有玩過的,很想要買來玩,聽起來似乎說的都很有道理,肚子餓了沒有理由不讓他吃,玩具沒有買一個好像也沒有很過分。但作為媽媽的我,其實很清楚他的內心:他只是習慣了看到什麼想要的都要帶回家,看到別的同學吃火腿腸,吃肉包子,他也想買來嘗一嘗,結果 到最後其實都是沒吃完,浪費掉了。玩具也是,家裡的玩具其實已經很多了,他只是什麼都好奇,都想要帶回來看一下新鮮,然後就被丟在角落了。這就是很明顯沒有自控力的表現。前天我想了個方法,對未寶說:外面的火腿腸和肉包子,都是很不衛生的,因為放在空氣中,會有很多灰塵、蚊蟲還有唾沫都有可能在上面,吃了很有可能會使人肚子痛或者生病。如果你實在肚子餓的話,可以讓外婆去接你放學的時候,帶你喜歡喝的酸奶還有蛋糕給你吃。那火腿腸和肉包子就不要買了。

未寶:「那其他的同學也在買啊,他們吃了怎麼不會肚子痛?」

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們只需要為自己負責,我們不吃我們就不會肚子痛,別人吃了別人會肚子痛,他們下次就不會再吃了。還有,家裡也已經有很多玩具了,媽媽覺得你這樣一直買玩具也很不好,你還不太會挑選好的玩具,買回來不玩就很浪費錢。如果你想要什麼玩具,媽媽可以周末的時候帶你買。還有,如果你這次能剋制住自己不買媽媽說的這些東西,媽媽覺得你就已經很了不起了,進步很大,可以考慮回到家了給你買冰淇淋吃,和送你一個小禮物。你看怎麼樣?」

未寶:「好呀,那你說話要算數哦,我不買東西,回來你就給我買冰淇淋吃?還有禮物?」

我:「當然了,媽媽說話是算數的!」

未寶:「好,那我也說到做到,我不買火腿腸,我也不買玩具了。」

第二天晚上回來,一回家我就問外婆:「今天未寶有買火腿腸和玩具嗎?」外婆和未寶說「沒有哦,今天什麼也沒買,表現也很好。」

「媽媽,那可以給我買冰淇淋還有小禮物吧?」「當然可以了,我們現在就去買吧!」

我是想說,首先我們要讓孩子覺得值得信任,父母承諾的事情是一定會做到的,那孩子的自控也才會有動力。

教孩子學會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讓孩子學會自控

情緒調節是自控力力很重要的一部分,常常見到六七歲的孩子一不開心還在地上打滾哭鬧,這其實也是自控力不好的表現,而不僅僅是情商的問題。自控力較高的孩子,即使難過,在某些場合也懂得剋制自己或是用其他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很多孩子自控力不好,原因在於他們的記憶力不好,年齡越小表現越突出。學齡前的孩子的工作記憶容量很有限,也就是說,幾分鐘前說好的事情,一眨眼他們就會忘記。因此,如果有些事情需要孩子自控,就需要提前和孩子說好規則。比如,要從遊樂場回家時,最好提前五分鐘和孩子講,再玩5分鐘就要回家了,不要只說一次,可以3分鐘後說一次「我們剩2分鐘就要回家咯!」千萬不要嫌自己啰嗦。孩子需要不斷被提醒才能記得他自己要遵守規則。

通過有些鍛煉孩子的自控力

我經常會和未寶玩一些鍛煉自控力的遊戲,一開始玩這些遊戲時,孩子的自控力挺差的,特別是表現在無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

這裡有兩個基礎板的小遊戲可以分享給大家:

1/木頭人遊戲:媽媽和寶寶一起跟著音樂跳舞,當音樂停止時,所有人都要停止,不許再動。

2/紅燈停綠燈行:聽到「紅燈」,所有人都停下來,不能再前進。聽到「綠燈」,所有人都往前走。

這兩個遊戲都要求孩子遵守指令,也就是控制自己的行為。自控的一個基礎特徵就是自我調節,也就是可以根據外部指令的變化將身體迅速做出調整。當上面兩個遊戲玩熟練之後,家長可以改變遊戲規則,提高遊戲的難度,從而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自控力。

讓孩子學會等待

適當地讓孩子學會等待,也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控力。之前,未寶一喊口渴要喝水,肚子餓了要吃東西,我經常都是憋著尿,自己不吃不喝,先給他準備吃的、喝的。時間久了我發現他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 ,有時間稍微慢了一點都會大叫,認為全世界都應該圍著他轉。

後來,我就適當的給他提供一些鍛煉等待的機會。

需要提醒的是,讓孩子學會等待,並不是不理會孩子、漠視或者粗暴對待孩子。當孩子開始叫肚子餓的時候,家長說「不許哭,你剛才已經吃過了,我已經在忙著做了,你等一下不行嗎?」這樣是不可取的。你要這樣說「媽媽知道你很餓,飯菜馬上就好了。你想想我們今天吃什麼呢?是蘑菇,蝦仁,還是……」通過這樣的回應,就呼應了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媽媽聽到我的需求了,但是有些事情我不得不等一會。而且是必須要等待的。」

之前我也見到很多嚴厲的父母,通過打罵的形式,強迫孩子學會自控,最常見的就是逼迫孩子練習彈鋼琴。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屈服,這並不是讓孩子學會自控,而是讓孩子「屈打成招」,長此下去,只會讓孩子更加的逆反。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有更好的自控力,不妨從小開始,從這些小事做起,慢慢鍛煉「自控力」吧,不要刻意為之,相信最終必定會水到渠成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用實驗「玩」數學,孩子的思維這樣養成
先進光子科學技術安徽省實驗室啟動建設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