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無色無相」的區塊鏈已遍地開花,上車晚否?

「無色無相」的區塊鏈已遍地開花,上車晚否?

區塊鏈因2008年比特幣的橫空出世而被廣泛普及。除了加密貨幣,其在金融、保險、跨境支付、公益醫療、互聯網、遊戲等多個領域也有著各式各樣的應用。只是區塊鏈「無色無相」,如何發揮其最大功效,全在使用者。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不要讓野蠻生長的ICO蒙蔽了雙眼,上下求索區塊鏈之奧秘!

「無色無相」的區塊鏈

區塊鏈作為一項通用性技術似乎可以和各行各業進行結合,而其運用到的技術卻都是最為傳統的底層技術,例如,密碼學、散列函數、哈希演算法、數字簽名等,從而引申出來更多的新名詞——智能合約、挖礦、分叉、工作量證明、股權證明、閃電網路等等都被賦予區塊鏈式的解釋。而區塊鏈到底是什麼?恐怕創造了比特幣的神秘人物「中本聰」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而區塊鏈本身似乎早已看破紅塵,在芸芸眾生之上靜看看我們這些凡人的花開花落,無相無色。

從目前的中國市場發展情況來看,中國區塊鏈市場充斥著大量三無項目,無應用場景,無技術團隊,無業務邏輯。雖然ICO被監管機構叫停,但泡沫卻沒有破裂跡象,人們呼籲區塊鏈技術「脫虛就實」,期待這一「顛覆性」技術的落地。曾經被推上風口浪尖的互聯網從業者,還被封了一個「古典互聯網從業者」的雅號。

區塊鏈果真如此高深嗎?答案是否定的。區塊鏈規模水平相當靈活,可根據用戶需求進行有效適配,個人、團體、企業以及非商業用戶進行區塊鏈部署。事實上,除了以比特幣-區塊鏈為代表的公有鏈外,區塊鏈還包含聯盟鏈、私有鏈或者是專業鏈。同時,也有一些側鏈、互聯鏈等概念的引出。

五種類型的區塊鏈

要設計一個區塊鏈系統架構,首先要針對特定的用戶需求和應用場景,選擇或者定製最合適的區塊鏈類型。

區塊鏈嚴格定義上被劃分為3種類型:公有鏈,私有鏈、和聯盟鏈,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單一的某種鏈常常無法滿足用戶需求,就出現了多種類型的結合,比如私有鏈+聯盟鏈、聯盟鏈+公有鏈等不同組合形式,最後產生了側鏈和互聯鏈

一、公有鏈(Public blockchains)

公有鏈是對所有人公開,用戶不需要註冊和授權就能夠匿名訪問網路和區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網路,並參與記賬和交易。

公有鏈是真正完全意義上的去中心化區塊鏈,它通過密碼學(非對稱加密)演算法保證了交易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在陌生的網路(非安全)環境中,建立了互信和共識機制。在公有鏈中共識機制一般是工作量證明(POW)和權益證明(POS)。

公有鏈因為人人可參與,無需授權的特點又被稱為非許可鏈,即不需要驗證身份即可參與一切網路活動。目前比特幣、以太坊、超級賬本、大多數山寨幣以及智能合約都是建立在公有鏈上,其中公有鏈的始祖是比特幣區塊鏈。

既然公有鏈如此公開透明,是否就意味著其會暴露隱私信息呢?其實大眾有這樣的認識是受頗有誤導性的「公有」二字的影響,大家會直觀的認為,個人信息被分散式記錄,任何人都能查閱隱私信息。而事實並非如此,在公有鏈當中,唯一公開的就只有交易金額與哈希——哈希是通過加密函數運行交易細節之後所得出的編碼。

相比之下,傳統金融機構對我們隱私信息的侵犯才真的叫徹底——我們本人、家人乃至整個家族的生活史都直接暴露在其面前。他們對用戶消費模式、資產以及負債的了解遠超我們的想像。

因此,公有鏈適用於數字貨幣、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知識產權、公益活動等應用場景。

二: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s)

聯盟鏈僅限於聯盟成員,因其只針對成員開放全部或部分功能,所以聯盟鏈上的讀寫許可權、以及記賬規則都按聯盟規則來「私人定製」。聯盟鏈上的共識過程由預先選好的節點控制,一般來說,他適用於機構間的交易、結算、或清算等B2B場景。比如人民銀行開發一個基於聯盟鏈的結算、清算系統,工建中農等銀行作為聯盟成員加入這個系統,獲得相應的授權,就可以實時進行不同銀行之間的實時結算、清算,與現有的中心化系統相比,這樣不僅大大提升了結算、清算效率,幾乎不需要人工參與,還能大大降低結算、清算成本。聯盟鏈幾乎不採用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而是採用權益證明或PBTF等共識演算法。

聯盟鏈由參與成員機構共同維護,並提供了對參與成員的管理、認證、授權、監控、審計等全套安全管理功能。2015年成立的R3聯盟,就是銀行業的一個聯盟鏈,目前已加入的成員多達40多個,包括世界著名的銀行摩根大通、滙豐、高盛等。

聯盟鏈適用於行業協會、高級別機構組織、大型連鎖企業對下屬單位和分管機構的交易和監管。

三:私有鏈(Private blockchain)

私有鏈對單獨的個人或實體開放,僅在私有組織,比如公司內部使用,私有鏈上的讀寫許可權,參與記賬的許可權都由私有組織來制定。比如企業內部的辦公審批、財務審計;政府行業的預算和執行。私有鏈的主要價值在於提供安全、可塑源,不可篡改,自動執行,這是傳統系統很難同時做到的。

因為私有鏈加入結點少,所以交易速度快。私有鏈的交易速度可以比任何其他的區塊鏈都快,甚至接近了並不是一個區塊鏈的常規資料庫的速度。而且因為就算少量的節點,也都具有很高的信任度,所以並不需要每個節點來驗證一個交易(無需挖礦)。

由於私有鏈和聯盟鏈都需要授權加入和訪問,私有鏈和聯盟鏈也被稱作許可鏈。

私有鏈適用於企業、組織內部。

四:側鏈(Side Chains)

嚴格來說側鏈不是區塊鏈的一種類型,它只是在現實應用中,開發者對區塊鏈的一種延伸(擴展),而特別取了個綽號。目前,市場上公開的虛擬貨幣系統,絕大多數都是基於比特幣系統進行規則修改或擴展而來,因為比特幣的設計規則已十分固定,難以做出較大修改和擴展,於是這些代幣系統的開發者門乾脆以比特幣平台為基礎,重構出一條區塊鏈,然後使用新的規則,發布新的虛擬貨幣,這條重構出來的區塊鏈就被稱為側鏈。普遍認為能和比特幣區塊鏈進行交互,並能與比特幣掛鉤的區塊鏈就是側鏈。

側鏈目前主要適用於代幣發行。

五:互聯鏈(InteChains)

互聯鏈就是各種不同的區塊鏈之間的互聯互通所形成的一個更大的生態區塊鏈。比如電商平台公有鏈+物流公有鏈+物流聯盟鏈+銀行聯盟鏈 +.....,它們之間的相互協作、通訊、共識、就是一個典型的互聯鏈。

區塊鏈布局者

早在2016年12月,區塊鏈首次被作為戰略性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寫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2017年5月,工信部也發布了國內首個區塊鏈標準——《區塊鏈 參考架構》,描述了區塊鏈的生態系統等等。

區塊鏈發展生態圖

從上邊整個生態中,我們可以看到個人、聯盟、企業機構都在布局區塊鏈,其中主要包含了開源社區、產業聯盟、金融機構、監管機構、初創公司、投資機構等。

1、開源社區:不同於很多其他技術,區塊鏈技術並非發源於科研院所,也不是來自於企業,而是發源於開源社區,並在社區中發展壯大,此後逐漸受到金融機構、IT巨頭等機構的關注。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區塊鏈開源項目有兩類:一類是以比特幣、以太坊為代表的源自於技術社區的開源項目。這一類項目主要以公有鏈為主,大部分項目採用PoW作為共識機制。相應的社區組成包括了開發者、礦工、代幣持有者及代幣交易平台等。另一類則是由傳統企業發起的區塊鏈開源項目,最具代表性的便是Linux基金會於2015年發起的超級賬本項目(Hyperledger Project)。

2、產業聯盟: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其在各行業的應用潛力開始受到參與者的關注。為了協調推進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國內外先後成立各種類型的區塊鏈產業聯盟。例如,美國銀行、花旗銀行、紐約梅隆銀行、德意志銀行、法國興業銀行、摩根史丹利等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參加的R3區塊鏈聯盟,微眾銀行、平安銀行、招銀網路、恒生電子等共同發起成立的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簡稱:金聯盟)。

3、金融機構:自2015年以來,全球主流金融機構紛紛開始布局區塊鏈,以高盛、摩根大通、瑞銀集團為代表的銀行業巨頭分別成立各自的區塊鏈實驗室、發布區塊鏈研究報告或申請區塊鏈專利,並參與投資區塊鏈初創公司。其中,高盛不僅參與投資了區塊鏈創業公司Circle,還在2015年11月提交了一份專利申請,描述了一種可以用於證券結算系統的全新數字貨幣「SETLcoin」。美國存管信託和結算公司DTCC、Visa、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等金融巨頭也相繼宣布其區塊鏈戰略。其中DTCC於2016年1月發布了名為《擁抱顛覆》的白皮書,呼籲全行業開展協作,利用區塊鏈技術改造傳統封閉複雜的金融業結構,使其變得現代化、組織化和簡單化。除此之外,上海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紐約證券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等各國證券交易所也對區塊鏈技術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其中,納斯達克在2015年12月30日宣布通過其基於區塊鏈的交易平台Linq完成了首個證券交易。

4、監管機構:區塊鏈涉及了包括金融在內的多個行業,各國監管機構在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落地中勢必會發揮重要作用。當前,各國政府對與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政策定義不一。但對於區塊鏈技術,各國政府普遍採取積極支持的態度。英國、新加坡政府相繼推出了沙盒計劃,以促進區塊鏈領域內的創新。中國國內也成立了區塊鏈研究工作組,深入研究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及影響。

5、初創公司: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區塊鏈領域的初創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這些初創公司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包括金融與非金融在內的多個領域中。其中,金融領域包含支付匯款、智能債券、資產發行與交易後清結算等應用。在非金融領域包括數字存證、物聯網、供應鏈、醫療、公益、文化娛樂等應用。此外,還出現了一些為區塊鏈開發者提供開發平台的技術型公司。

6、投資機構:資金是推動區塊鏈技術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各類投資機構也是區塊鏈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區塊鏈技術仍處於較為早期的階段,風險投資機構則是區塊鏈領域內的主要投資力量。另外,以高盛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在區塊鏈投資領域也佔據重要地位。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區塊鏈領域的投資金額一直在成倍的增長。自2009年以來,全球已有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投入到區塊鏈行業中。2015年以前,主要的投資主要集中在與比特幣相關的企業中,比如礦機晶元、交易平台、支付匯款、錢包服務等相關企業。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入在了區塊鏈技術研發及行業應用上,包括交易後清結算、智能合約、供應鏈、物聯網、醫療、身份認證、數據存證、數據分析等。這些項目相對來說還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目前為止,區塊鏈領域的投資金額仍處於線性增長階段。其中,絕大多數的投資都集中在北美,其次是歐洲,最後是亞洲。由於區塊鏈技術發源於歐美,相應的區塊鏈初創公司數量也遠高於亞洲。

當然,如此具有時代性的前沿技術以及很有可能顛覆傳統業務模式的去中心化概念,科技巨頭也在競相試水,如IBM、亞馬遜、微軟、谷歌、騰訊、阿里、百度、京東、Facebook、華為、新華三、三星、諾基亞、小米、順豐等都已陸續試水區塊鏈技術。他們或搭建區塊鏈技術平台,或針對工業、物流、金融、遊戲娛樂等場景進行布局,或將其與物聯網進行結合,優勢互補,推進新一輪數字化轉型!

關於巨頭的區塊鏈布局策略與落地項目,我們將在後續的文章進行詳細介紹和解讀,敬請關注!

區塊鏈已經遍地開花,你是否已經上車?

來源:36kr、簡書、知乎、物聯網智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數據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基因檢測能夠預防癌症嗎?
華羅庚談學習和研究數學的一些體會

TAG:大數據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