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6—2017年中國科協學科發展報告》發布,從「高大上」到「接地氣」 多個學科發展成績矚目

《2016—2017年中國科協學科發展報告》發布,從「高大上」到「接地氣」 多個學科發展成績矚目

《2016—2017年中國科協學科發展報告》10日在京發布,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達15676.7億元,超過歐盟15國的平均水平2.08%,科技論文與專利進入快速增長期,絕對數量已居世界前列,學科平台建設、科研人員建設、學科國際合作交流持續發力。

近兩年,我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也正式開通,北斗導航系統進入全球組網新時代,「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再次斬獲世界超級計算機排名榜單TOP500第一名……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副部長蘇小軍介紹,我國在量子通訊、超級計算機、天文學、生命科學、物理等領域已處於並跑甚至領跑態勢。

本次報告發布了近兩年30個學科取得的重大突破和最新進展、發展趨勢,面臨的挑戰等。除了領跑、並跑學科,蘇小軍介紹,2016—2017年我國在化學、先進核能、遺傳學等學科領域研究也取得多項成果。在化學領域,聚集誘導發光概念的提出推開了發光材料領域一扇全新的大門,這一成果獲得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在先進核技術領域,工業輻照鈷源的國產化取得突破,擺脫了幾十年來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成為世界第三大鈷源供應商,並實現部分出口;在機械設計領域,我國的重型機加工設備無故障運行時間已達2000小時,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除了面向深海、深地、深空、深藍領域的重大研究以「頂天立地」之態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外,近兩年在醫學、農業、材料等學科領域我國也取得了多項「接地氣」成果。如農學領域,成功揭示了「類麵筋」的結構形成機制,讓馬鈴薯也可以成為主食,並創製了300多種新產品;在公共醫學領域,2004年啟動的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在礦物材料學領域,我國研發人員開發出了可快速充放電、工作溫度範圍寬和循環壽命長的微膨改性石墨負極材料。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段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報視點 的精彩文章:

TAG:科報視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