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把來自民國的老物件,你一定見過,可不一定會用!

這把來自民國的老物件,你一定見過,可不一定會用!

「民國念三年」,五個斑駁不清的毛筆字,

讓這兩把銹跡斑斑的鋸子充滿神秘。

這兩把鋸子的主人是家住義蓬的葛大叔,他說,「念」字在沙地方言中與二十同音,估計真實意思是民國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934年,距今已有84年的歷史了。葛大叔說,雖說如今這兩把鋸子早已繡的失去了往日的功能,但是擺在那裡卻讓他深深感受到時光的流逝和它們帶來的往日記憶。

鋸子,木匠的左膀右臂。

上世紀,木匠在沙地仍是一個十分常見的職業,在現代工業產品並不發達的年代,木匠手藝便是家用工具和傢具的最主要來源,往往十里八鄉之內便有幾位木匠好手。木匠手藝的傳承,和其它很多技術手藝的傳承十分類似,便是以師帶徒的方式進行教授,師傅在教授製作傢具和其它木製工具的同時,往往也會把所用到的一些工具的製作方法一併教給徒弟,以便他能更好的運用和傳承這項技藝。

其中,就包括鋸子。

鋸子的分類

從老式鋸子的外觀來看,有大小之分,大小之別往往也就是用法之別,大鋸用作鋸大木,往往需要二人一推一拉進行操作,小鋸用作對小木的操作或修整,木匠單人單手便可以揮使。

製作鋸子的講究

不管是大鋸還是小鋸,在製作方法上並沒有本質的區別。簡單來說,一把鋸子主要分為鋸把、鋸梁、鋸繩、鋸條和鋸桿,在鋸繩、鋸條和鋸桿的選材上面並沒有過多的要求,但鋸把和鋸梁對材質上就有一些要求了,兩邊的鋸把由於承擔著固定塑形的作用,因此更適合使用一些硬木,其中棗木最為益。

一張一弛是製作鋸子過程中最哲學的一幕,一把鋸子並不是所有的部分都適合使用硬木,鋸梁就要以較軟的沙木為益,其原理為:在安裝上鋸條和鋸繩之後,由鋸桿從鋸繩中綁緊扣鋸梁之上,在一張一弛中能使一把鋸子用起來更加有韌勁和鋒利,一把合格的鋸子會讓木匠使用起來非常輕鬆,反之則如老羊啃草。

GIF

如今,鋸木開林的人工鋸子早已退出了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效率更高的現代電鋸。葛大叔說,現代工具的快速讓很多匠人失去了在製作過程中的感悟和創意,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對傳統手工藝木製品情有獨鍾。葛大叔說,他一定好好珍藏這兩把鋸子,讓以後孫子,重孫子們都能看到這些沙地老底子的東西。

記者:夏雨

編輯:大刀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大江東 的精彩文章:

二十多年的感情,新灣楊女士換來「人財兩失」!這東西熟人也不能給!

TAG:今日大江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