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萊奧納多·達芬奇的蒙娜麗莎

萊奧納多·達芬奇的蒙娜麗莎

歡迎關注「盧浮宮博物館」官方微信

1452年4月15日:出生

約1466年:開始追隨委羅基奧學習

1472年:成為佛羅倫薩畫家協會中一員

大約1495年:當時的米蘭公爵委託達芬奇在聖瑪利亞·德·拉格拉齊修道院內的餐廳後牆上畫《最後的晚餐》,大約花了三年時間來完成

大約1503年:開始創作《蒙娜麗莎》

1519年:逝世

推測《達芬奇自畫像》

大約1512年

紙上紅粉筆畫

都靈皇家圖書館

萊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是一名畫家,雕塑家,建築師,發明家,軍事工程師和繪圖員,可以說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縮影。他以好奇心和敏銳的智慧來研究科學和自然規律,他的思想和工作體系也影響了無數藝術家,並使得他成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領軍人物。

達芬奇的父親是一位律師和公證人,母親是一位農婦,但他們並沒有結婚。五歲時達芬奇搬到了他父親家旁的達芬奇鎮,與他的叔叔和祖父母住在了一起。幼時的達芬奇只接受過基本的閱讀,寫作和數學教育,除此之外並沒有接受過任何正規的教育。但是他的藝術才能很早就體現出來,並且他的父親還非常支持他接受藝術訓練。14歲左右,達芬奇開始追隨佛羅倫薩著名藝術家安德烈·德爾·委羅基奧(Andrea del Verrocchio)學習,在學徒生涯期間,他接觸到廣泛的技藝,包括金屬加工,皮革藝術,木工,繪畫和雕刻。1472年,當他20歲時,佛羅倫薩的畫家協會給他頒發會員資格,但他仍然與委羅基奧一起合作,直到1478年成為獨立的畫師為止。

《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La Belle Ferronnière)

盧浮宮博物館

Credit: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u Louvre) / Michel Urtado

儘管達芬奇以其藝術能力而聞名,但他所存的畫作卻不到二十幾幅,其中一個原因是他的興趣如此多樣以至於他不是一位多產的畫家。他著名的作品包括《維特魯威人》,《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今天便詳細為大家介紹這幅藏於盧浮宮博物館的鎮館之作——《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La Joconde)

1503

盧浮宮博物館

Credit: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u Louvre) / Michel Urtado

人物猜測:戴爾·喬孔多之妻

達芬奇很可能是在1503年至1506年間在佛羅倫薩完成《蒙娜麗莎》這幅作品。它的神秘面紗始終未曾被世人揭開:人物的身份,畫作的委託,繪製的具體時間,甚至在何種情形下成為了法國王室的藏品,其中細節至今未有明證。對畫中人物身份最具可信度的猜測:是佛羅倫薩的紡織品商人戴爾·喬孔多之妻,麗莎·蓋拉爾迪尼。這也是為什麼這幅畫以《蒙娜麗莎》(蒙娜一詞在義大利語中意為女士)之名而享譽全世界的原因。

這幅肖像畫的創作很可能與發生在喬孔多夫婦生活中的兩件事有關:1503年購買了一處私宅;或是1499年他們的女兒夭折後,第二個兒子於1502年12月降臨人世。蒙娜麗莎秀髮上的輕紗有時被解讀為哀悼的象徵,但實際上這是婦女嫻熟操守的常見標誌,並沒有任何一處衣著細節具有特別的象徵和含義。畫中人裙袍的黃色衣袖,褶皺襯衫,精心圍在肩頭的披巾,與同時期繪畫作品中的服飾相比,這幅畫中人物的著裝異常樸素。

《蒙娜麗莎》細節(La Joconde)

1503

盧浮宮博物館

Credit: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u Louvre) / Michel Urtado

新穎的表手法

在《蒙娜麗莎》之前的繪畫作品中沒有一副作品將整個人物的半身如此充分地展現於畫面中,以純粹自然的姿勢完整地表現了胳膊和雙手。看至腰身部位,可以發現蒙娜麗莎坐在一張椅子上,左胳膊搭在扶手上;在她身後我們可以看到一道欄杆,以及分列畫面兩側的兩根小圓柱的一部分;這些細節說明蒙娜麗莎坐在涼廊(義大利建築中的一種帶檐露台)下。人物呈四分之三角度側坐,以風景為背景,以建築部分為框,雙手在近景處交叉,這種布局方式在十五世紀下半葉的弗蘭德繪畫中已經出現了,但《蒙娜麗莎》將這種技藝發揮到了無與倫比完美的境界。這也是為什麼這幅傳世之作對十六世紀初的義大利肖像畫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蒙娜麗莎》細節(La Joconde)

1503

盧浮宮博物館

Credit: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u Louvre) / Michel Urtado

標誌性的微笑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對「喬孔達」(Gioconda)一詞中所含幸福之意的註解,這個詞在義大利語中即意為「幸福的」。這也是達芬奇繪製這幅作品的主旨動機。蒙娜麗莎微笑的臉龐從由兩部分交疊而成的背景中脫穎而出:在暖色調構成的下面部分可以看到人類生活的痕迹,比如蜿蜒的道路和小橋;上面部分虛構的景物則是一派岩石叢生,沼澤遍地的原始自然景觀。所有這些成就了這幅肖像作品所展現的理想之美。

《蒙娜麗莎》細節(La Joconde)

1503

盧浮宮博物館

Credit: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u Louvre) / Michel Urtado

達芬奇如同時期的其他藝術家一般,其繪畫的創作主題還包括宗教聖經題材:如《岩間的聖母》,《聖母,聖子與聖安娜》。達芬奇在1513年離開米蘭後,在羅馬度過了一段時間,然後前往他在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楓丹白露宮附近的最後居住地。這位君主還授予了他「國王總理建築師,藝術家和機械師」的稱號。許多歷史學家認為,達芬奇在他位於法國克勞斯的農村家中完成了他最後一副作品《聖施洗約翰》。這位藝術家於1519年在克勞斯去世,享年67歲,他被安葬在法國昂布瓦斯聖修伯特禮拜堂。這座禮拜堂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幾乎被完全摧毀,到了19世紀初剩餘部分則完全被毀掉,使得人們無法識別達芬奇確切的墓地地點。

《岩間聖母》(La Vierge aux rochers)

盧浮宮博物館

Credit: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u Louvre) / Franck Raux

《聖母,聖子,聖安娜》(La Vierge, l"Enfant Jésus et sainte Anne)

盧浮宮博物館

Credit: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u Louvre) / René-Gabriel Ojéda

《聖施洗約翰》(Saint Jean-Baptiste)

盧浮宮博物館

Credit: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u Louvre) / Stéphane Maréchalle

參考文獻:

- ARASSE Daniel, Léonard de Vinci, éditions Hazan, Paris,1997.

- BEGUIN Sylvie (sous la dir. de), Musée du Louvre. Hommage à Léonard de Vinci, catalogue de l"exposition, éditions des Musées nationaux, Paris, 195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盧浮宮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波提切利:神話題材之外

TAG:盧浮宮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