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說耳鳴是一種「警報」?哪種耳鳴應重視?

為什麼說耳鳴是一種「警報」?哪種耳鳴應重視?

來源:醫學之聲作者:方銳華

耳鳴指自覺耳中鳴響,而周圍環境中並無相應的聲源。

來自朋友的一個小故事,聽著她跟我訴說耳鳴這個事:

清楚的記得高中時期,由於學習壓力大,面臨著每天大量的考試襲擊以及父母老師壓力的我,為一次重要的競賽考試,每晚挑燈夜戰,可能由於考試的重要性,每晚輾轉難眠,終於在考試前夕,突然我的右耳開始有蜜蜂嗡叫聲,剛開始的我以為是耳機佩戴時間長引起的,並不在意。在安靜的時候,我的右耳嗡嗡聲越發清晰,我開始彷徨不安,我不停牽拉耳朵,拍打耳朵,我開始想像是否有蟲子跑進去耳朵內,那晚除了耳邊的嗡嗡響陪伴著我,還有恐慌,失眠。。。隨後我去醫院求助醫生,我告訴醫生我耳朵裡面是否有昆蟲,醫生開了葯讓我服用一周,並慢慢的跟我講這個病的來由,我的恐慌也隨著而散,耳鳴伴隨了我半個多月,讓我記憶尤新!

耳鳴指自覺耳中鳴響,而周圍環境中並無相應的聲源。古印度人認為,耳鳴是因耳內有小動物居住,動物間發生鬥毆而致耳鳴,耳鳴患者自覺耳內嗡嗡響或蟬鳴狀。耳鳴可發生於年輕人,老年人,小孩;突發性耳聾可有耳鳴;梅尼埃病可有耳鳴;藥物中毒可有耳鳴;耳硬化症可有耳鳴;聽神經瘤可有耳鳴,精神焦慮失眠可有耳鳴。耳鳴可單側發病,也可雙側出現,但耳鳴變幻莫測,它發生於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它是一個「警報」,或許預示著其他疾病的發生,因此,我們需警惕!

雖說耳鳴機制尚不明確,可有眾多原因引起,無特效藥物治療,是一個世界難題,耳鳴是一個謎,但耳鳴有時是疾病的「警報」,我們可儘早干預。以下耳鳴常先於其他癥狀前發生,這無疑是一種「警報」。

(1)單側耳鳴可能是該側聽神經瘤、橋小腦角腫瘤的先兆癥狀:

(2)波動性耳鳴可能提示頸動脈瘤、靜脈球體瘤或顱內血管病變。

(3)先雙側耳鳴,繼而聽力減退,對某些正在接受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藥物治療的患者,可能是藥物性中毒的危險信號,應立刻停葯。

(4)青年(特別是女性)耳鳴,可以是耳硬化症的最早癥狀。

(5)梅尼埃病患者,耳鳴出現或原有的耳鳴出現改變,可能是眩暈發作的先兆;在眩暈發作後有一側耳聾時,一般同時伴有該側的耳鳴,這種耳鳴有隨著聽覺變化而變化、隨著眩暈的發作而波動的特徵。

(6)貧血、高血壓患者出現耳鳴或耳鳴突然加重時,表明病情惡化,應警惕。

(7)耳鳴還可以是心臟病發作的前驅癥狀。

(8)有些耳鳴早期明確病因,如耵聹栓塞、分泌性中耳炎等,治療後耳鳴會隨之消失。

因此,日常生活中應重視以下幾種耳鳴:一直持續的慢性耳鳴、日益加重的慢性耳鳴、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耳鳴、搏動性耳鳴。

有些耳鳴隨著我們環境以及壓力改變,我們可自行調整自行治療。

(1)長時間暴露在雜訊環境里,會產生聽力下降、耳鳴,要注意防護,減少雜訊源,佩戴防護耳罩、耳塞等。在雜訊環境下的高位人群(工作在高強度雜訊環境中)出現耳鳴,應調換工作環境。非職業人員不要長時間、大聲量的在嘈雜環境中戴用MP3耳機。

(2)長期處於精神高度緊張、身體疲憊狀態時,易出現或加重耳鳴。這時應適當調整工作節奏,放鬆情緒,轉移對耳鳴的注意力。

(3)有服用氨基糖胺類抗生素等藥物(鏈黴素、慶大黴素、阿米卡星)過程中出現的耳鳴,須立即停葯。咖啡因和酒精常可以加重耳鳴。吸煙使血氧下降,而內耳毛細胞又是一種對氧極敏感的細胞,缺氧會對毛細胞造成損害。因此要改變這些不良習慣。

當你出現耳鳴時,日常生活中如何自治呢?對耳鳴的小竅門有哪些?

(1)始終讓自己處在有一定背景聲的環境,可以打開電視、收音機等。避免待在過於安靜的環境。

(2)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轉移對耳鳴的注意力。

(3)睡前聽瑜伽冥想音樂,既可以減輕耳鳴的感受,又可以提高睡眠的質量。當耳鳴影響你入眠的時候,在你的枕邊放一台小收音機或者錄音機,聽舒緩的音樂、新聞、自然音如源潺潺流水聲,會有幫助。

(4)向家人傾訴,尋求理解、支持。避免焦慮,緊張。生活保持愉快心情,少生氣。

耳鳴並非耳內有昆蟲鳴叫,耳鳴是疾病的警報,耳鳴是你精神壓力、失眠的表現,耳鳴使人恐慌,但我們需積極重視,否則耳鳴常與耳聾相伴,可引起聽力下降,並長久性耳鳴可能,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影響。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耳鳴 的精彩文章:

突發性耳聾耳鳴的護理治療
北京漢醫園為大家講解耳鳴

TAG:耳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