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宮山大墓出土一堆磚頭,竟成為特級國寶,還破解了三個歷史謎團!

宮山大墓出土一堆磚頭,竟成為特級國寶,還破解了三個歷史謎團!

很多讀者看到這個標題,心中都會浮現出兩個字,一定是小編喝醉了酒在「胡扯」。一堆磚頭和特級國寶怎麼能搭邊,更別說破解什麼歷史之謎了。

其實,宮山大墓出土的磚頭,還真的是非常獨特的特級國寶,您想要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還是讓小編給您一一揭秘吧。

宮山大墓出土一堆磚頭,竟成為特級國寶,還破解了三個歷史謎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60年4月,南京南邊的郊區有一座第二鋼鐵廠,工人們為了搞基建,正在一座名叫宮山的小山包上取土,突然,一名工人的鐵鍬「咔嚓」一聲,挖到了一塊古墓磚之上,隨著一堆黃土和墓磚被清理乾淨,露出墓頂上一個黑呼呼的盜洞。

取土工程很快停了下來,南京第二鋼鐵廠的領導急忙給南京的博物館打電話,將發現古墓的消息,報告了上去,很快,博物館的專家們坐著吉普車,就趕到了宮山的施工現場。

經過半月的緊張、細緻的發掘,一座南朝的大墓,就完整地出現在眾人的面前,這座大墓長8米,寬4米,高3.6米。不僅有墓道,還有石門,在墓室的內壁上,還有5個只有高級官員才能有的磚砌的假窗,在墓室的正中,有一個磚砌的棺台,棺台上擺放著石質的棺座,很顯然,這座墓的墓主,絕對不是一般的人物。

宮山大墓出土一堆磚頭,竟成為特級國寶,還破解了三個歷史謎團!

可是有一點情況,讓人非常懊惱,這座古墓很早之前,就被盜過了,墓中有價值的冥器,棺槨,還有墓志銘全都不見,僅剩下了一些青瓷瓶、玉環、滑石豬、銅鏡、鐵門環和棺材釘等二三流的文物,這些剩下的文物不僅級別不高,而且還有很多都被盜墓賊給打碎了,就在清理文物的專家們,搖頭嘆氣的時候,南京博物館的副館長卻欣喜地告訴大家,盜墓賊雖然可恨,他們卻有兩件文物沒盜走,這兩件文物的價值,幾乎不可估量。

這位副館長說的文物,就是墓道兩旁的墓道磚壁畫。

宮山大墓出土一堆磚頭,竟成為特級國寶,還破解了三個歷史謎團!

墓道磚壁畫就是先將一堆墓磚磚坯碼放整齊,然後在上面作畫,雕刻匠人們會按照畫面上的線條,將整副畫刻在墓磚上,這些磚坯經過火燒後,再按照原定的順序擺在墓道中,就會形成一幅精美的壁畫。

宮山大墓墓道左右兩幅壁畫是《竹林七賢圖》,為了對稱起見,又刻意加了一位「知足常樂」的高士榮啟期,那麼這幅堪稱國寶的《竹林七賢圖》又為我們揭示了哪三件文物界隱藏的秘密?

1、《七賢圖》應該和竹林沒有關係

按照正常的道理,七賢圖背後的畫面,應該畫竹子才對,可是磚畫上,畫得卻是5株銀杏樹、2株垂柳、1株槐樹、1株松樹、1株闊葉竹。

宮山大墓出土一堆磚頭,竟成為特級國寶,還破解了三個歷史謎團!

宮山大墓出土一堆磚頭,竟成為特級國寶,還破解了三個歷史謎團!

宮山大墓出土一堆磚頭,竟成為特級國寶,還破解了三個歷史謎團!

陳寅恪先生在《清談誤國》中指出:「先有七賢,後有竹林」竹子在西晉之前,象徵著悲戚的女子,根本與名人高士扯不上關係,故此,竹子和七賢是兩條路上的車,沒有交匯的可能。直到梅蘭竹菊成為四君子之後,一些附庸風雅的畫家,才將竹林和七賢聯繫到了一起。這塊磚畫應該可以證明,將竹林放在七賢后面或許是錯誤的。

2、《七賢圖》磚畫的作者竟是他

《七賢圖》磚畫擺在南博歷史館中,已經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從磚面上蒼勁有力,飄逸流暢的線條,就可以想像出,在磚坯上作畫的畫家是一位國手。

宮山大墓出土一堆磚頭,竟成為特級國寶,還破解了三個歷史謎團!

一些專家經過仔細研究,認為這幅磚畫的作者有可能是劉宋時代的畫家陸探微,而刻磚的人是雕塑家是戴逵。也有更權威的專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見,「竹林七賢」和《女史箴圖》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春蠶吐絲」般的線條和韻律,還有畫中銀杏與垂柳的畫法,基本上與《洛神賦圖》相同,故此這幅磚雕畫的作者,差不多就應該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

3、從《七賢圖》的珍貴,可以推斷出墓主是誰

頂級的畫師,頂級的雕刻家,才能製作出最頂級的《七賢圖》磚畫。這座古墓的規格,比王公大臣略高,比皇帝略低,經過專家們推斷,墓主應該是一位被廢黜的皇帝。

遍查南朝的歷史,其他的皇帝和廢帝都有明確的葬地,只有陳廢帝陳伯宗的葬地沒有準確記載,故此斷定,這座陵墓應該是陳伯宗的。

宮山大墓出土一堆磚頭,竟成為特級國寶,還破解了三個歷史謎團!

也許隨著時間的發展,出土的文物會越來越多,宮山大墓的三個謎團,會被一一破解,想一想,那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事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店 的精彩文章:

和珅到底有多富有,他擁有的土地,竟等於世界上幾個國家面積總和

TAG:歷史小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