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知道古代中國軍人吃什麼嗎?只有非常難吃的陳年小米

知道古代中國軍人吃什麼嗎?只有非常難吃的陳年小米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知道中國古代軍人吃什麼嗎?陳年小米才是主食。聽薩沙說一說吧。

薩沙今天的早飯是一碗小米粥,這是平時很少吃的東西。老人說小米養胃,對身體好。

在今天,小米粥作為一種補品,誰能想到幾千年內,中國古代軍人都將它作為主要的軍糧呢?

我們今天常見的糧食,比如大米、小麥,並不是中國古代軍糧。

在宋代以前,中國人的主要活動在長江以北。

長江以北較為乾旱,在灌溉設施較差的古代,不太適合種植小麥。

小米則不同。

小米對於環境要求不高,尤其在乾旱缺水的環境下一樣可以種植。中國最乾旱的陝北地區,其他農作物基本種不了,但小米就可以,米脂的小米聞名全國

小米產量不如小麥,古代的產量就更低。不過小米的種植面積非常廣,包括一些半乾旱區,就彌補了產量的不足,成為北方的主要主食。

自然,小麥沒有成為軍糧,還有別的原因。

元明以前的小麥品種沒有改良,很多小麥不適合精加工食用。

資料中寫道:陝西地區雖然在二千多年前的漢代就開始推廣種麥,但到了千年前的宋代這裡的小麥品種仍然不適合於麵食,磨出的麵粉「黏齒不可食」,必須「掬灰和之,方能捍切。」

於是,小麥多是像大米一樣煮飯,也就是麥飯,而不是加工成麵粉做成麵食。

這種麥飯非常難吃,和飼料差不多,普通人根本難以入口。

麥飯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不容易消化。

紅軍過草地時,少許野菜都被前面的部隊吃光了。後衛部隊為了避免餓死,就從人畜的糞便中挑出麥粒食用。麥飯是相當不容易消化的,很多原封不動的拉出來。

這樣的東西,是不能夠作為軍糧的。直到明代末年,北方一半人口的主食才是小麥。

那麼大米呢?

北方人第一吃不慣米飯,第二大米也不容易保存。

古代的說法是大米存三五年,小米存九年。如果保存得法,小米可以保存二三十年時間,只是口感就差多了。

自然,打起仗來就不能考慮口味,有的吃就不錯了。很多中國戰士天天拚死和敵人血戰,每天還要吃這種味如嚼蠟的陳年小米,真的是很不容易。

早在先秦開始直到宋代,小米都是絕對的軍用主食。

春秋戰國時期,軍人必須自備至少3周的糧食。戰士們都背著幾十斤小米和武器行軍,相當的艱苦。

一旦戰爭時間較長,軍人自帶的糧食耗光,就要靠國家補給。

秦國之所以強大,和他們囤積了大量的小米有關。秦國發動統一六國大戰時,建設有無數巨大的小米倉庫,裡面的小米堆積如山。秦王也經常誇耀自己的粟米成山!

而秦軍之所以能夠打敗強大的趙國,尤其是通過持久戰打垮可怕的楚國,均是依靠軍糧數量的優勢。

敵人的糧食耗盡,秦軍還有源源不斷的糧食補給,怎麼能不勝呢?

隨後幾個朝代大體類似,到南宋開始才有所轉變。

南宋軍主要有南方人組成,他們吃不慣小米,這才逐步將口糧轉為大米。

至此,小米已經輝煌了1500年時間了。

到了抗戰期間,八路軍仍然是所謂小米加步槍。中國北方的小麥產量已經很高,可惜八路軍活動地區主要是山區。這些山區不太適合種植小麥,仍然以小米為主,八路軍的軍糧自然也是小米了。

有意思的是,在八路軍中小米往往還是一種參照物。八路軍軍官教育戰士要節省子彈,總是說:一發子彈可是相當於好幾斤小米呢!

小米作為中國頭號軍糧長達3000年,夠了不起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沙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委內瑞拉石油比沙特多:查韋斯時代卻比非洲還窮
宋美齡把買飛機的錢存入銀行吃利息?又是一個段子而已

TAG:薩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