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骨科專家放大招:不花冤枉錢,桃仁加它巧妙根除頸椎病,太絕了!

骨科專家放大招:不花冤枉錢,桃仁加它巧妙根除頸椎病,太絕了!

中國藥科大學 趙景庭教授

頸椎病過去被稱為老人病,如今卻已經在年輕人中漸漸「流行」起來。日前,頸椎病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從門診量來看,現在年輕的頸椎病患者並不比老年人少,甚至有不少十多歲的中學生已患有頸椎增生症。

哪些人更容易患上頸椎病?

1、從年齡上講,由於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過多的慢性勞損會引起椎間盤變性、減弱,椎體邊緣骨刺形成,小關節紊亂,韌帶增厚、鈣化等一系列退化性病理改變,因此,中老年人患頸椎病的較多。

2、 從職業上講,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者或頭頸常向某一方向轉動者易患頸椎病。這些職業包括辦公室工作人員、打字員、抄寫者、計算機操作人員、會計、刺繡女工、手術室護士、長期觀看顯微鏡者、交通警察和教師等。雖然這些職業的工作人員頸椎病的發病率較高。

3、從睡眠姿勢上講,由於人的一生中大約有1/4~1/3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當枕頭過高、過低或枕的部位不當時,不良睡眠姿勢持續時間較長,睡眠時間又不能及時調整,易造成椎旁肌肉、韌帶、關節平衡失調,張力大的一側易疲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勞損。因此,喜歡卧高枕者及有反覆「落枕」病史者易患頸椎病。此外,躺著看書、看電視時頭部長久單一姿勢等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勢過多的人,也易發生頸椎病。

4、有頭部外傷史的患者也易患頸椎病。由於交通事故、運動性損傷導致的頸椎損傷,往往誘發頸椎病的發生。外傷後的頸椎病以年輕人較為多見。如體育活動中的不適當的運動,超過了頸部所能耐受的量;軍事訓練中失手造成的頸部意外創傷等,往往會導致損傷後的椎間盤、韌帶不能修復而發病。

5、最後,有頸椎先天畸形者,如先天性椎管狹窄、先天性椎體融合、頸肋和第7頸椎橫突肥大等,易患頸椎病。咽喉部炎症有時也可成為誘發頸椎病癥狀的原因。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活動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癥狀和體征。

頸椎病的最佳康復方法

其實,90%以上頸椎病都可以通過保守療法使頸椎恢復到正常狀態,但人們必須排除生活和工作中的誘因,才能徹底遠離頸椎病。臨床中使用最多且效果顯著的方法是膏貼外敷。

中草藥的藥物成分很複雜,經過熬制後,藥性得以加強,可以直透皮下,對軟組織的損傷進行修復,消除無菌性炎症,松解軟組織粘連,促進營養成分的吸收,解除對神經的壓迫,恢復組織功能。

當然膏貼的質量參差不齊,所以國家和政府認可的才最有保障。目前傳統中醫中最高的榮譽是被政府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

GIF

起源於清朝的——泰致肖消痛貼,在2015年就獲得了這一殊榮,對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肩周炎等骨病的根治率在95%以上。

前些年常常出現很多人驅車數百里,只為求一貼的盛況。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足不出戶就可以購到,很方便。但是國外是比較難以郵寄的。

在中國傳統醫學中並無「頸椎病」的病名,但其癥狀近似於中醫的「痹症」、「痿症」、「頭痛」、「眩暈」、「項強」等。中醫書籍也有所謂「骨錯縫,筋出槽」等描述。早在兩千年前的《黃帝內經*素問》中,對痹症就做過如下描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還根據癥狀和部位,將痹症分為筋痹、骨痹、脈痹、肌痹和皮痹。這些描述中包括了對頸椎病的描述。這樣看來頸椎病多見於外感風寒濕邪傷及經絡,或長期勞損,肝腎虧虛,或痰瘀交阻,氣滯血瘀等原因引起。因此,中醫將頸椎病分為以下四種類型:外傷型,風寒濕痹、經絡受阻型,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型,痰濕凝阻、經絡瘀滯型。

1、外傷型頸椎病偏方:行氣活血,舒筋止痛。

方劑:薑黃10克,甘草10克,羌活15克,海桐皮12克,當歸15克,赤芍12克,白朮12克,伸筋草15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水煎服。疼痛重者加乳香、沒藥,久病體虛者加首烏、枸杞子等。

如傷後著寒或宿傷而有風寒者可用麻桂溫經湯,藥方如下:赤芍12克,麻黃10克,桂枝12克,紅花6克,白芷15克,細辛3克,桃仁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

2、風寒濕痹、經絡受阻型頸椎病偏偏方:祛風除濕,溫經活絡。

方劑:羌活10克,獨活15克,蒿本10克,防風15克,甘草10克,川芎12克,蔓荊子10克。水煎服。

如兩手麻木為主,說明氣虛,可用人蔘益氣湯,方劑如下:黃芪20克,炙甘草10克,升麻10克,五味子15克,柴胡12克,生甘草10克,人蔘5克,白芍12克。水煎服。

3、肝腎虧虛、氣血不足型:滋補肝腎,益氣活血。

方劑:獨活15克,桑寄生15克,秦艽10克,防風15克,細辛3克,當歸15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地黃15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党參2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水煎服。

如四肢痿軟症較重,宜用加味四物湯,方劑如下:當歸15克,熟地12克,白芍10克,川芎12克,五味子10克,麥冬12克,党參20克,黃柏10克,黃連15克,知母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蒼朮12克,黃芪20克。水煎服。

4、痰濕凝阻、經絡瘀滯型:理氣化痰,通經活絡。

方劑:姜半夏6克,陳皮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如病人氣虛,加党參、白芍、黃芪;肢體麻重,加防風、荊芥、天麻、秦艽等;如病人手足麻木伴兩目羞明、視物昏花、睛痛難開者可用神效黃芪湯,方劑如下:蔓荊子10克,陳皮10克,人蔘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黃芪20克。水煎服。

5、桃仁葛根巧除頸椎病

方劑:桃仁、葛根各150克。將以上2味研為細粉,混合調勻後瓶裝備用。早晚各服1次,每次用10克。加少量開水調成糊狀,兌入適量白糖吞服。目前市場上有袋裝的桃仁和加工後的葛根粉出售,取材方便。本方可活血舒筋通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頸椎 的精彩文章:

頸椎病疼痛怎麼治?教你6招動作輕鬆搞定,最後1招竟然是它!
趕走頸椎病不是夢,這個辦法讓你受用一生!

TAG:頸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