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式太極拳之挽弓射虎
最新
04-15
一、釋名
狀如挽弓射箭而得名。
二、動作接上式
1、挽弓:腳步不變,腰向右轉,帶動雙手擺向右腰側,俯掌,目視東方。吸
2、射虎:重心前移成右弓步,雙手隨腰一起向前往上攥拳打出;右拳虎口向下,高與肩齊;左拳虎口向上,高與胸平,兩拳拳眼相對;右臂直伸微屈,左臂彎屈成90度夾角,橫於胸腹前。目視正東。呼
三、口訣
彎弓射虎勢,蓄勁如放矢,兩拳是重點,發勁在腰力。
註:此口訣來自鑒泉老譜。
四、要點
兩拳擊出時,身略往前傾,但不可過度。頭需上領,肩不可聳。
五、用法
1、化打(打法):設對方用拳打我,我即用左拳壓下其手,用右拳反擊對方太陽穴。
2、化發(推法):設對方抓握我雙腕,我即坐身後撤,含胸,將兩手像挽拉弓弦一樣,挽至右腰側,對方來,則將其向後拋出;對方不來(此時對方雙臂已被我帶直),我則將雙手向前推送而出,則對方臂不能彎而被我發出。注意,推送時左橫(橫臂),右反(反拳)皆是拿對方手腕和僵直對方手臂用的,練時須細心研究與體察。
3、搓發(推法):設左手扶對方右臂,右手搭對方肩頭(或插在對方腋下),發放時只需將手虛握成拳,並邊搓便將手臂內旋,使拳眼向下,即可將對方發出。值得注意的是,搭肩搓臂勁勢須微微下壓;插腋搓送勁勢須微微上捧。
六、功效
本式動腿較少,主要是腰、雙臂與兩拳。增加臂、腕力量,鍛煉腰脊發力強度。


※隨言隨語說太極:黏勁
※練太極拳應起伏靈動,這個觀點我極力贊成!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