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極拳「雲手」的內功鍛煉煉法與技擊

太極拳「雲手」的內功鍛煉煉法與技擊

循經太極拳24式中的「雲手」一式基本上與簡化24式相同,只要注意不要用眼睛看手即可,用眼睛看手容易導致氣機不能運化,並且容易有高血壓,腦溢血等。目光應該自然望於虛空,」虛空藏神「,以餘光自然望之手足運動,可以更好的運化氣血,強壯精神。


雲手的循經主走12正經循環

「進步雲手倒卷肱」,雲手一式是進步攻敵之法。在內功上,主走十二正經,手在小腹前托掌而起時,氣從手指沿背面手三陽經向上走,手在身前轉到側面呈現按掌時,真氣從胸沿三陰經走手。

但是初學者能感受到的是:手在小腹前托掌而起時,氣從手指沿背面手三陽經向上走的感覺會比較強,而走三陰經會比較弱,當手身體側面向小腹中間走的時候,會有氣從手掌向手指走(手三陰經),前期甚至是手到了小腹中間時手指才似有似無的有一點感覺。

這是因為手三陰三陽最敏感的地方是手指尖,而手三陽的循經更容易感知,學習太極的初學者,可以先放空思緒,單手練習雲手,慢慢體會,剛開始可以比較明顯的感受到手指在小腹前托掌往上走時,熱氣從手指往手背走。而正面手三陰經的感知相對就比較難,可能只感受到穩穩有氣從指根往手指走。


但是真正練習時,不要刻意注意氣感,追求氣感。只要練就對了。真氣的流動,要抱著「來之不拒,去者不追」的心態,當體內真氣日益壯大之後,自然會感受到。

至於手三陽走到肩膀之後怎麼流轉,氣又是從哪走到胸口手三陰經的,是怎麼樣形成十二正經的完整循環? 尚需學者在練習多加自我體會,這裡就不多言了。

久練之後,大小指,大腳趾的感受強烈,丹田氣暖,這是丹道功夫的必然了,這裡不再重複。而且此式的內力循經與攬雀尾不同,「攬雀尾」是氣機不停的開合升降,合在抱球部位,開在周身,降在丹田,起於小腹和腳下。

「雲手」一式則是專註12正經的循環,手三陰三陽的氣感會比較強,足三陰三陽也會有相應的感覺。可以說在24式太極拳中, 每一個式子他的動作不同,並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是他們的循經軌跡不同,起到的內功鍛煉效果也是不同的。

「雲手」一式的運動,是通過「虎步龍行」的變幻,雙手子午交換的姿勢,搖動著脊柱,脊柱主宰一身上下相隨的氣脈,陽氣的循經氣化盡在其中。

武技中的「奪臂挫骨,折肱破臂」之術也隱藏在內,只是以掤按抓轉之法出之,是擒拿法的專修。在對手攻擊時,以掤捋抓法制住敵方手臂,再以另一手攻之,在以前的「攬雀尾」技擊應用中有說過,其實專修之法在於「雲手」。


其後的「蹬腳」與「雙風貫耳」是比較容易出武功技擊的內容,增力壯身作用明顯。如身體強壯的朋友,可以專修,「下勢獨立」則是更需要打好基礎方好習練了。初學者不宜專習,嚴格說來,還有一式「玉女穿梭」,專修武技內功「鐵甲獨龍掌。」可以適合初學者練的,這裡也不再詳說。

這一篇是循經24式內功與技擊的完結篇了,雖然還有很多式子沒有具體說,但是」觀一葉而知秋「,愛好太極的朋友應該可以從中知道很多武當正宗太極的內涵,如需進一步學習,則真的是要有實修方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正的不斷修行,方可知道丹經武學的精髓所在。

歡迎愛好太極的朋友關注,以後可以多多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打好太極拳注意「三松」「四求」「五看」
頂級大師評論太極拳引起的思考 滄州人說太極拳系列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