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引刀橫揖:袁紹一生最帥的時刻,董卓拿他毫無辦法

引刀橫揖:袁紹一生最帥的時刻,董卓拿他毫無辦法

刀叔導讀:有野心,有實力,主要還是距離近。

董卓出生於殷富的地方豪強家庭。當時岷縣屬於邊遠地區,與西北羌人的居住地相鄰。董卓自小養尊處優,少年時期便形成了一种放縱任性、粗野兇狠的性格。史書載,董卓「少好俠,嘗游羌中」,「性粗猛有謀」。

董卓不僅體魄健壯,力氣過人,還通曉武藝,騎上駿馬,能帶著兩鞋弓箭,左右馳射。他那野蠻兇狠的性格和粗壯強悍的體魄,使得當地人們都畏他三分。不僅鄉里人不敢惹他,周邊羌人也不敢有絲毫怠慢。

董卓這樣的一個惡人,連奸雄曹操都想誅殺他,卻又為何董卓能聚集了那麼多的能人在身邊呢?

董卓年輕時喜好結交遊俠,特別是有能力和地位的人。當時尚未發跡的董卓在涼州種田的時候,有部落首領到來,他二話不說,就把用來耕田的大牛屠宰了,用來招待這些部落首領。這些部落首領都萬分激動和驚訝,耕田的牛都宰了,那董卓還用啥來耕田啊,到時候可飯都吃不上了。

於是,這些部落首領紛紛都給董卓送牛來了。董卓犧牲了一頭牛,卻得到了部落首領送給他的1000多頭牛。

後來的董卓能崛起得那麼快,就是在於他很會搞這種人際關係,而且捨得花錢,這樣就能聚攏人心了。特別是得到李儒這樣聰明的軍師之後,董卓能夠做到言聽計從,一步步前進。

因此,董卓能夠先於其他諸侯進京勤王,離不開李儒等人的出謀劃策。仔細分析,這一切都不是偶然。

第一,距離近。

董卓賄賂十常侍後得到晉陞,漢靈帝拜董卓為并州牧。但董卓在赴任并州牧的路上故意磨磨蹭蹭,到了河東郡他就不走了,意思也很明確,他就是想看看漢靈帝如果去世,朝局會有什麼變化。從地圖上可以看到河東離當時東漢的都城洛陽不遠,董卓這一下賭對了,可以說從河東到洛陽很快就能到。

第二,有實力。

當時有野心又有實力的諸侯並不多。日後討伐董卓的大部分諸侯當時要麼不在任上,比如曹操和袁紹袁術兄弟以及韓馥等人當時還在洛陽,算不上地方諸侯。要麼實力不夠,要麼就是離洛陽太遠鞭長莫及,要麼就是身份敏感比如漢室宗室的幽州牧劉虞和益州牧劉焉等人。

一個有野心,有實力,一直在等待機會的董卓,離洛陽又非常近,反應速度又很快,這才是何進召地方諸侯進京, 第一個趕到洛陽的是董卓而不是別人的原因所在,對於董卓來說,他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了。

董卓其實還是做到了最大程度地和朝廷各方面勢力的合作,他廣辟名士,請到了蔡邕(士大夫代表)、袁紹的叔叔袁隗(世宦代表),竭盡心力尋求他們的支持。

但是,董卓的示好甚至巴結,並沒有得到袁紹等人的回應。董卓最後終於失去了耐心,手按寶劍,對袁紹發出了恐嚇:「豎子敢然!天下之事,豈不在我!我欲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為不利乎!」

袁紹回應:「天下健者,豈惟董公!」董罵袁「豎子」,袁沒有對罵,仍然客氣地稱董為「董公」,華族顯貴的風度一點沒減。袁紹言罷,「引佩刀,橫揖,徑出。」這就是史上牛逼的「引刀橫揖」,這種把禮貌與藐視、客氣與不屑集合在一起,很帥很酷很有味道,這應該是袁紹一生最帥時刻。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創出品,全網15億次閱讀的優質原創自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在梁山成功鍍金的七人,他在原著卻一句台詞都沒有
田震憑此歌火遍全國,很多人卻不知道那首歌的作者是誰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