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茅獎將在今年下半年進行第十次評選,不妨來預測哪些作品能登頂?

茅獎將在今年下半年進行第十次評選,不妨來預測哪些作品能登頂?

茅盾文學獎作為中國長篇小說的最高榮譽,最大牌的獎項,獲獎作者和作品歷來都倍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儘管這些年來隨著各種娛樂媒體的快速崛起,熱愛和關注文學的人正變得越來越少,真正讀書的人也呈現出收縮趨勢,但文學畢竟是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的,人口基數龐大,這樣具體到人數,文學愛好者的數目也還十分的龐大。

這從豆瓣或是噹噹網,京東等每年的圖書銷量就可以知道。其中文學在如今又分為網路文學,通俗文學(暢銷書),和純文學,三大類。前幾年網路文學義軍突起,像唐家三少,天蠶土豆,等網文大咖們他們的年收入完全把傳統文學的大師們甩了幾條街。不少人具此提出質疑,說茅盾文學獎為什麼不能把獎牌頒給這些網路作家?

為什麼不能呢?這個還真不好說,藝術殿堂里的表演藝術家們可能與街頭的戲班師傅們並無本質區別,但在當今兩者的社會的位或者身份認知上真是有雲泥之別。相差太大了。那麼文學呢?

我一度覺得真正的文學是可以流傳下去的,這也是評價一個作品的最後最有力的根據。哪些作品能流傳下去呢?今一這個獎可能就是在行使這樣一種權力儘管它還帶著許多的偏見,或者世俗的觀點、

些作品經過時間的檢驗它們已經被人們奉為經典,有些呢,被指定為經典卻又少有讀者。今天我們來就這四年來的優秀作品進行盤典:2015年度,遲子建、周大新、韓東、嚴歌苓等小說名家分別推出了自己的長篇新作《群山之巔》《曲終人在》《歡樂而隱秘》《上海舞男》,也得到一些評論家的肯定,甚至是「高度」肯定,但客觀地看,這些作品雖然皆有可圈可點之處,但整體而言,絕非成功之作,有的甚至在文體上都不大成熟,因而,自然很難成為2015年度長篇小說創作的主流與中堅。相反,陶純、何頓、次仁羅布、路內、冉正萬、東西、張者、陳應松、王華、鍾二毛、周瑄璞等「60後」「70後」作家卻紛紛於2015年度推出自己的長篇新作《一座營盤》《黃埔四期》《祭語風中》《慈悲》《天眼》《篡改的命》《桃夭》《還魂記》《花村》《完美策劃》《多灣》。這些作品,無論在文學精神還是審美維度上,大都展現出與以「50後」為主體的小說名家不一樣的面相,而且文體意識相對比較自覺,使他們的作品在形式上也體現出一定的豐富性,因而,他們也自然而然地成為2015年度長篇小說創作的主流與中堅。

關於現實主義文學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作家與生活的關係問題,即熟悉生活與再現生活的問題。在這一點上,陳彥的《裝台》給出了出色的回答。由於與裝台人朝夕相處,由於與他們同氣連枝,這些活躍在舞台背後的人,活到了作家心中,活到了小說前台——成為《裝台》中當仁不讓的主人公。更重要的是,由於作家巧妙地處理了生活與小說之間的關係,使順子這個人物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而,使現實主義文學的經典問題也再次浮出水面。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陳彥並非「主流」作家,而是一流的編劇。《裝台》在文學界的成功再次提醒我們,有時候,功夫真的可能在詩外。

2016年長篇小說選刊年度金榜:

賈平凹《極花》

張 煒《獨藥師》

趙蘭振《夜長夢多》

格 非《望春風》

呂 新《下弦月

〈當代〉期刊評選的年度佳作是:

格非的〈望春風〉賈平凹的〈極花〉葛亮〈北鳶〉方方的〈軟理〉付秀瑩的〈陌上〉

網路前五有王承志〈同和里〉]呂新〈下弦月〉張煒〈獨藥師〉賈平凹〈極花〉陳河〈甲骨時光〉。

2017年〈當代〉評選的

張翎《勞燕》(人民文學出版社)、嚴歌苓《芳華》(人民文學出版社)、李佩甫《平原客》(花城出版社)、梁鴻《梁光正的光》(人民文學出版社)、范穩《重慶之眼》(重慶出版社),成為2017年度五佳作品

還有很多很優秀的作品也有很好的讀者緣卻沒能進入最終的榜單,但就現今國內最高文學獎項的評定,這些個書目不是容錯過的,包括今年已經出版 的紅柯的〈太陽深處的火焰〉賈平凹先生將要面世的新作〈山本〉等等。有哪些作者能夠最終成為幸運兒兒呢?尤其是六零七零這這批作家的崛起,像上次徐則臣的〈耶路撒冷〉已經進入前十強。這一次像付秀瑩會不會獲獎呢?

不妨推測一下,獲過獎的作家將很難再次獲獎,這是慣例也是規則,除非有層次上的超越,可是一個作家想超越自己的巔峰之作哪是多麼困難和事呀,能水平相當已經不錯了。從這個意義上說,那些熟悉的名字都要刪除,王安憶,賈平凹,遲子建,周大新,張煒,格非,李佩甫。然後呢,就要從實力 作家中看看了,像方方有沒有可能?本來這次紅柯先生是有極大可能捧回獎盃的,他的作品多次進入 前十,可是因為很多非文學的因素他沒有得到,這一次,可是,正值壯年的他已經去了。成為茅獎的缺憾。還有石一楓,雙雪濤,馬金蓮等新生代作 家獲下屆魯獎的可能極大,這種至高榮譽對他們來說還有些距離,他們需要沉澱,畢竟他們都是近幾年剛剛崛起的實力作家,太年輕,在很多五零後的名家還沒有能得獎的時候,他們這些初出茅廬的新生力量怕只能往後靠了。畢竟這幾屆評獎已經越來越傾向於終身成就獎,而不是像當初的阿來憑一部力作就可以登頂,時代不同了。

還有些名家近幾年沒有力作,像余華,韓少功,但是有一個人,我覺得極有可能,那就是〈裝台〉這部作品,當年評價極高,所以我看好作家陳彥先生。還有一些像嚴歌苓,張翎等海外華人,她們也很優秀,但是我不認為這個獎應該頒跟她們。對這部分人應該另設一個獎項,這樣會比較好。我不是一個民族主義者,我認為她們更應該是一個著名編劇。

有認可和喜歡的可以關注支持,有不認同的那就拍磚,或者你有更好的人選或是我漏掉的,請補充,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涯人笑 的精彩文章:

賈平凹的字賣的貴是不爭的事實,這跟他的人品有什麼必然關係嗎?

TAG:天涯人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