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余蕁佑:不一樣的玩法,不一樣的教學,聽黃笑老師溫度和溫度計的課後感悟

余蕁佑:不一樣的玩法,不一樣的教學,聽黃笑老師溫度和溫度計的課後感悟

不一樣的玩法,不一樣的教學

——《溫度和溫度計》評課

蓮光小學 余蕁佑

剛才聽了黃老師的課,確實讓我收穫了很多東西。黃老師的課,給我的最大的感覺就是學生很開心,很主動的想要進行科學探究,感覺就是在和自己的小夥伴玩耍。但是,卻不是沒有方向,沒有目的的玩。剛才歐傑老師也說到了,每個教學環節,每個引導的問題,黃老師都是經過了精心設計,不斷打磨,剛開始冷水、熱水和神秘溫度的水的體驗活動,把學生的興趣一下點燃,而後面一個個問題環環相扣,邏輯縝密,讓每個環節,學生都能夠在玩中有條不紊的進行科學探究。剛才沈老師通過觀察小組內的互學活動,處理數據及分析後,發現每個小組的學生參與度都較高,也同樣說明了學生的興趣被激活了,學生們都玩得很盡心,很開心,都很積極的投入到了科學探究中。而通過彭老師所介紹的學生展學情況中,學生針對於零下三攝氏度的讀數發生分歧而開展的一場辯論,以及學生能夠非常熟練的使用溫度計和讀數,也同樣說明學生不僅玩得開心,還玩出了名堂,玩出了收穫。而這些收穫不僅僅是一點點關於溫度的知識,而是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

科學素養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及其對社會與個人的影響,知道基本的科學方法,認識科學本質,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備一定的運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小學科學的新課標中也指明:早期的科學教育對一個人的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而為了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形成了小學科學課程的總目標,也細化成了「科學知識」、「科學探究」、「科學態度」、「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四個方面具體目標。我們科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是以新課標作為指導的,而新課標則是為了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了他們的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而設定的,所以,我們科學教師的每堂課也應該反思自己的課堂是否有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黃老師的這堂課,就是實實在在從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角度出發,我主要從以下三個角度來說說我的看法。

一、玩耍中培養興趣,實現科學探究「永動機」

這堂課,黃老師非常注重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從最開始非常有趣味的引入,到製作精美別緻的演示溫度計,到後面微視頻指導學生溫度計的使用方法,這堂課都很好的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當學生帶著興趣和求知慾進行科學探究,探究無疑是非常高效的。以往中國學生為什麼學習呢?因為要考試,只有學好了,才能考好,考好了才能去更好的學校繼續學習,繼續學習是為了下個考試。這樣一個外在強制的驅動力,禁錮著學生,拖著學生朝著同一個方向行進,但當從學校進入社會的時候,失去了這個外驅力,誰還願意去學習?而我們科學老師,則應該好好的保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的火苗,如果能夠讓學生一直以興趣作為內驅力,推動他去學習自己喜歡的知識,這樣的學習才會伴隨他終身。

二、自己找到正確的玩法

在這堂課中,學生需要認識溫度計和學會怎樣使用溫度計和讀數。特別是溫度計零下溫度,對於學生來說,既是重點也是難點。但是這堂課重點和難點,黃老師都沒有苦口婆心的千叮萬囑。能夠讓學生自己突破的問題,就自己突破。遇到困難沒法解決的,就看書自學。書上沒有的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好,那就做個微視頻讓學生自己學習。零下溫度讀數有困難?請你的同學來幫助你。老師在這堂傳授溫度計知識和技能方法的課上,已經不再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了,而是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資源去學習自己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這樣的課堂,一節課,對學生的提升可能不明顯。但是長此以往,這樣的課堂所帶給學生的是更加自主的學習模式。老師不能陪伴學生的一生,老師也不是全知全能。讓學生能夠自己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問題,收集解決問題所需的知識,尋求解決問題合適的方法,最後攻克問題,這樣的學習模式,學生能夠用一輩子,不會過時。

三、學生是探究的主體

黃老師的這堂課,非常明確的展示了課堂是學本課堂,科學探究是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沒有過多的講授,更多的時間,是留給學生自學、互學、展學。但是黃老師也並沒有在旁邊閑著。她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對課堂進行適時的引導,讓這堂的目標得已順利完成。教學確實是以學生為本,但是我覺得過度順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其實是抹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學生還是未成年人,很多看法還是片面的,很多行為還需要規範,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如果不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勢必要多走很多彎路。這節課,黃老師就很準確的把握住了老師的課堂定位。

正如我剛開始所說,我們科學課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了促進學生的終生髮展。怎樣的發展才是未來社會需要的呢?家長認為,學生未來能找到一個很好的工作就是好的學生髮展。這個想法沒錯,但什麼才是未來社會很好的工作呢?現在我們社會十大熱門賺錢的工作,在20年前根本就不存在!現在很多大公司,大企業的理念和產品,20年前也還默默無聞。那我們要教學生什麼呢?我們要教學生自己學習我們教師自己都不知道的知識;我們要教學生使用我們都不會的方法技能進行科學探究;我們要教學生不斷學習,去適應這個超速發展的社會,甚至能夠推動世界的進程。黃老師的課,就很好的詮釋了我們該怎麼教: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保護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既能夠獨立自學,也能夠小組合作,一起尋找一個合適的方法去解決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今天解決的或許是個小問題,但長此以往,他們就能解決我們自己都不能解決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本之教 的精彩文章:

楊德發:《論語》前三句話,99.99%的人沒有讀懂!

TAG:學本之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