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家雲集,只為帶來一場付費都聽不到的教育視聽盛宴

名家雲集,只為帶來一場付費都聽不到的教育視聽盛宴

「白丁會客廳,往來皆鴻儒。」白丁會客廳是中國教育智庫網傾心打造的有高度、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教育主題空間。中國教育智庫網的使命是引領並創造未來教育。

3月22日,三位對教育有深刻見解的全國政協委員做客白丁會客廳,他們是四川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言榮,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趙進東。

未來教育創新的方向

基礎教育領域存在的問題與解決之道

白丁:請談談您對中國基礎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核心問題的看法,包括未來教育創新的方向。

鴻儒(唐江澎):中國基礎教育的學制改革從新學開始。我們從1907年開始辦學校,到現在已經有110年的歷史。從中國私塾教育到正式的新學,再到現在,這麼長時間裡,雖然教育內容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教育方式和學校的整體形態還是沿襲傳統模式。有人開玩笑說,假如有人在1980年失憶了,40年後,重新到社會上時,許多地方已經不認識,不知道電視、手機、微信,但學校能幫他找回記憶,他走到學校里,會發現教師依然在黑板上講題,孩子們依然在做題。這說明這些年來教育的核心方面變化不是特別大。我的一個基本觀點是,基礎教育領域長期以來存在三個嚴重問題: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室為中心,以課堂講解為中心,如果今後要有所突破,要在這些方面做一些探索。

白丁:未來基礎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不是朝相反的方向,不再以講台為中心,不再以老師為中心,不再以講解為中心?

鴻儒(唐江澎):恐怕我的觀點不是如此。應該是由單一走向多樣,在漸變中實現變革,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把傳統都丟掉,以學生的學習方式為例,接受式學習是人類站在巨人肩膀上,獲得前人經驗的良好方法。不能因為它沒有自主探究或者缺少合作式學習,就把它拋棄。它還有存在的空間,只不過不能成為唯一的教學方式。

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路徑

白丁:李院士做了多年的大學校長,請您從大學教育的角度,結合基礎教育,談談您對剛才這個問題的看法。

鴻儒(李言榮):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主要面臨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中國高校培養的人才普遍存在能力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創新能力需要提升。第二,中國高校普遍存在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特別是一些條件非常好的大學,學生的來源很好,但沒有充分發揮和釋放創新能力。應該說,這是目前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以及「雙一流」建設中面臨的兩大主要問題。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可以通過以下途徑:

1

培養學生的思辨與表達能力

剛才唐校長講得非常好,中學要改變三個方面,其實大學也是如此。中小學和大學都是培養人的,人的培養大體包括三個方面——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從本質上來說,這些都是圍繞著演繹、歸納的邏輯能力和閱讀、寫作的表達能力,而這兩種能力是貫穿人一輩子的。如果把這兩種能力再進一步匯聚,其實就是思辨與表達能力,它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多遠、能走多高。對於學生的成長而言,必備的知識結構是需要的,高考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檢驗了學生們的知識結構。但是對於大學而言,更值得關注的是怎樣激勵學生,也就是大學該如何像抽水機一樣,將學生送得更高,而不是使學生越來越平淡,甚至優秀程度還降低了,否則大學教育就是失敗的。要讓學生走得更高、能參與國際競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創新能力,這也涉及思辨與表達能力。大學要通過課堂內和課堂外,把學生們的視野打開。其中,課堂內的教學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上百人坐在一個大教室里,老師拿著話筒講,學生被動地聽。現代大學教育一定要是探究式、小班化,師生面對面的互動。基於這樣的認識,川大在前幾年花了幾個億,改造了四百多個教室,學校的大教室都改成了小教室。

2

培養知識綜合和技術集成能力

眾所周知,自從上世紀初到五六十年代,相對論、量子力學、DNA結構、資訊理論等四大基礎科學理論建立後,在科學理論上就再沒有大的突破,基本都是技術上的進步。因此,大學要創新、要培養引領性人才,就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按照細分的學科和專業,而是要思考怎樣讓學生具備集成與綜合能力,讓他們能夠在交叉方向去創新。應該說,現在的很多創新都發生在交叉、邊緣地帶,技術進步主要就是靠交叉,這就像人們所說的「無限風光在險峰」。斯坦福大學前任校長丹尼斯說,他當了十多年的校長,主要做了三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成立了很多交叉的學院、交叉的中心。

3

培養組織和交流能力

隨著我國在世界上地位的快速崛起,需要更多對世界形勢、對某個方向領域有良好判斷的領軍人才,這就對大力強化學生的領導力培養提出了要求,特別是組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在這方面,課堂外的作用不比課堂內的小。我們的大學至少可以先從繁榮校園社團組織、豐富校園辯論賽、開展閱讀與寫作和演講與口才等活動開始。所以,我認為今後中國高等教育改革,應該是圍繞課堂內和課堂外兩條線進行的。

學校應激發學生的靈性和創造力

白丁:有句話說,教育的本質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教育有一項很重要的使命是塑造生命,趙院士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專家,您怎樣看待當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未來改革的路徑?

鴻儒(趙進東):我不是教育領域的專家,但因為一直在學校從事工作,所以對教育有些感悟。非常同意兩位校長說的,不過我想強調兩點:

第一,討論中國的教育問題時,我們應該認識到,改革開放40年,我們取得的進步是巨大的。高等教育在最近二三十年也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現在談論教育改革,一定是在此基礎上討論,而不是否定以前的進步。

第二,學校應激發學生的靈性和創造力。學校要教學生知識,學生學的知識越多,從理論上說,能力也越強。但如果學的知識和能力之間只是簡單的線性相關,不足以代表教育是成功的。在學知識的過程中,應該激發學生的靈性和創造力,隨著知識的增加,能力形成向上的曲線。曲線形成了,教育就成功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學生都很優秀。但這些學生的能力和智商都是正態分布,有頂級聰明的,也有不那麼聰明,只會讀書的,還有絕大多數就在中間的區域。教育者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他們的潛能。現在北大的各個學部(如理學部),一年級後都可以換專業。元培學院在兩年級後才選專業,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的長處,根據自己的優勢,選擇專業和以後的發展領域。這是一種比較好的模式。但如果拿我們的本科教育和美國的本科教育比,我們的教育模式還是有些單一,美國除了課堂教學,還有課外的途徑,比如,老師帶領學生做實驗,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等,這些都是學生成長的很重要的途徑。我們也有很好的學生,學校和社會要為這些學生提供成長所需的環境。如果我們的教育改革能在這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前途是挺光明的。

技術變革的時代,未來學校的應有之義

未來學校應具備現代品性

白丁: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以各種形式呈現出來,勢必會對社會帶來衝擊。教育最終要為社會培養人才。在技術快速變革的時代,國家提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標。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教育除了要更關注課外,更關注一些交叉地帶外,最應該關注的領域是什麼?未來的學校會是什麼模樣?

鴻儒(唐江澎):每次技術進步都會對教育產生一些影響,但從歷史來看,這種影響好像非常有限。這次基於「互聯網+」的教育,可能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機遇,但我認為技術還是教育的輔助性手段。教育真正的變革是教育方法、教育內容方面的變革。前面所說的三個方面,變換一下,可以描繪未來學校的基本樣態。

未來學校應該是有現代品性的學校。在我理解中,現代品性大概有三個方面

1

學校必須是學習型組織

學習型組織應該教給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和終身用得到的素質,而不是通過碎片化知識的記憶使學生在考試中得高分。假如學科結構分三層,一層是表層形態的知識,表層形態的知識下面,是學科知識背後的邏輯框架和能力結構,最深層的東西是邏輯框架和能力背後的深層的價值訴求。我們現在可能只關注了第一個層面。要優化學生的學習動機,讓他們知道深層學習的價值。每個學生都應該了解,學習數學不僅僅是為了得高分,而且是為了優化邏輯思維,培養科學精神。學習方式要多樣,學習經歷也要豐富。現在孩子的學習經歷太單調,連語文課也是如此。我校在努力增加學習的豐富性。我認為,語文課上,起碼應該讓學生有戲劇演出的經歷,有參加辯論會的經歷,有在500人以上的場合演講的經歷。如果不提供這種機會,學生就不可能形成相關的能力。

我校在語文學科中提出的目標之一是培養終身閱讀者和負責任的表達者,這也是在關注學生深遠的能力,培養學生能夠帶得走的素養。要培養終身學習者,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說,獲取了什麼知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具備獲取知識的能力,隨時隨地能夠學習。

2

教師也應該是學習者

教師的知識儲備和教給學生的知識不能再像過去所說的一桶水和一碗水的關係,不再是簡單的量的關係,而是建立一種機制。教師要知道「供水系統」是如何運作的,哪怕水不多,但是知道從哪抽水,閥在哪裡,所以知識路線圖是很重要的。教師必須是學習者,才能將學習經驗分享給學生。

3

學校必須關注社區

任何一所學校都應該是社區文化的高地,能將影響擴散到整個社區。學校應該對家長給予必要的教育,讓家長參與到學校組織里。

未來學校的第二個品性是民主性。民主也分三個方面

1

教學的民主

在追求知識和真理的過程中,師生平等。老師不是處在王者地位,不是以真理擁有方的姿態向學生輸出知識,而是師生一起探究,在探究中獲取真理。要有平等的環境、平等的習慣,學生未來才能形成平等的人格。

2

課程的民主

課程的民主是以課程的豐富性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選擇。能俯下身來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課程支持,這樣的學校就是現代學校。要給學生提供量身定製的個性化的課程,而不是讓學生被動接受。李校長剛才說教室由大變小,其實就是為了促使個性化教學的實現。

3

治理體制的民主

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校的治理體制中,真實地面對生活情景,自主建構生活秩序,而不是讓教師把成人世界的一整套東西搬給學生,要讓他們在體驗和參與中養成責任意識。如果只是告知學生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他們會認為自己只是接受和順從,就不會形成責任意識。

所以,要改變原來的「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中心」的模式,朝著建立學習型組織和民主性學校的方向努力,這就是我心目中未來學校的樣子。當然,在此過程中,信息化手段可以提供強大的技術便利。

理性看待學生早戀的現象

白丁:問個比較個性化的問題。您如何看待高中生早戀的現象?

鴻儒(唐江澎):我認為,對於中學生早戀問題,有兩個基本判斷:第一,學生早戀的時間恐怕更提前了,不是高中時才發生。第二,我們不能用我們這代人所熟知的話語體系,對孩子們使用的話語形式做出判斷。成年人認為有些孩子亂叫一些稱呼簡直太恐怖,其實在他們的語詞體系里這不代表什麼意思,不像成人世界裡有那麼重的含義,也就是說,我們有認知錯位的情況。

一些學校在處理學生早戀現象時,採取非常極端的方法,比如,規定男女生的距離不能超過多少,過了距離,就算違反校規。立這樣的校規本身是給自己製造尷尬,因為這是沒辦法執行的。

有兩點必須給學生講清楚:

第一,愛是一種責任的承擔。你有擔承責任的能力嗎?一些學生的心智發育完全沒有到足夠承受後果的程度。不能承受結果的時候早戀,是對自己和他人不負責任,應該給孩子們把這個道理講清楚。要適當地引導,用孩子們能夠接受的方式。我校有一個很好的辦法是讓已經在讀大學的學生回來,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學生:「你們別瞎整。」這確實非常有效。

第二,要制定一些必要的規矩。對中小學生提出必要的規矩,讓他們認識到世界上什麼是個人的權利,什麼是公眾的利益,這些應該有明晰的分界線。學生可以主張個人權利,但不能和公眾利益、他人利益發生衝突。男生可以喜歡一個女生,這不犯法,但無法要求她必須接受。

如果引導得當,是可以讓學生們理性看待這個問題的。但如果採取非常武斷的方法,有時會適得其反。

科技大爆炸時期,大學不變的兩項核心功能

白丁:科技的快速迭代給教育帶來衝擊和現實問題。大學的專業建設與科技緊密相關。作為綜合性大學的校長,在這樣一個科技爆炸的時代,教育核心是要把握什麼方向?

鴻儒(李言榮):唐校長剛剛講得非常好,我從大學的角度再深化一下。對於現在的科技發展,特別是信息科技的發展,應該說從2010年左右開始移動互聯網的廣泛使用將人們帶到了信息社會的高級階段。原來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半導體硅的應用所引發的變革是信息社會的初級階段。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是終端,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交流等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對教育衝擊也很大。再加上物聯網、虛擬現實、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這些都在改變傳統的教育形態,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紛至沓來,都在描繪未來的教育圖景。美國也在探索未來幾十年、上百年後大學是什麼模樣。大學在人類歷史上存在了近千年,我相信人類未來也一定會利用技術使大學變得更好。但無論怎樣,大學的兩種核心功能是永遠不會變的。

第一,大學是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地方。大家知道人是一種群居動物,尤其人在少年向青年轉變過程中特別需要群居生活在一起。青年學子們在大學時期最重要的不是學一些簡單知識,而是通過相互交流、互相比較,知道自己既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也不是世界上最不優秀的,進而互相欣賞、互相學習、互相上進。所以,大學就是一個平台,學生們在這個平台上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學習、一起做實驗,真正了解他人的思維和做法,吸取他人身上的優秀品質,確立好自己做人做事的標準,從而影響自己的一生。應該說,這個作用是社會上任何一個教育機構都替代不了的,也是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技術所取代不了的。

第二,大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平台。世界上諾貝爾獎的80%以上都來自大學,每年我國國家科技獎的80%以上也來自於大學。其實要比硬體條件,大學一般都不及更加專業化的科研機構,但是大學裡最可貴的是有師生間的互動:年輕學子無知無畏,加上沒有了高考的壓力,他們會從興趣出發提出各種基本的科學問題,這樣逼著老師要去把一些基本問題弄清楚,還要跟學生一起做實驗,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實驗,卻與基本科學問題有關,基本科學問題就是大問題。大學之所以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除了師生的互動,還因為大學是多學科交叉的。像四川大學有70個一級學科,143個本科專業,這麼多學科背景各異、專業背景不同的人聚在一起,不知道會碰撞出什麼火花。所以,大學是多學科交叉最好的地方,在這方面,沒有任何一個研究院(所)能與之相比。

白丁:請李校長感性地描繪一下,您心目中,2035年左右的大學,可能的變化是什麼?

鴻儒(李言榮):前幾天習總書記在會見廣東代表團時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的三個「第一」——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我國現在的計劃是到2035年,整個國家要進入現代化,那時將會有一大批中國高校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部分高校還會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的前列。當下的大學還要承擔技術創新和專業人才培養的職責,特別是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而到了2035年,中國可能會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對那時的中國高校而言,更重要的是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和研發麵向未來的科技,而不再是以解決當下的問題為主要目標。只有圍繞人才培養來辦學、圍繞引領性科技來追逐,中國高校才能真正走到世界的前台。

白丁:剛才趙院士的分享中提到了智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慮生涯發展規劃方面的教育。人與人有不同,從這個角度,請趙院士結合人本身的特點,談談怎樣因材施教?

鴻儒(趙進東):到一定程度,人的發展,人在社會中的作用就不由智商決定了。大學或者研究生階段的教育實際上就是要讓每個人有發揮自己能力的環境。

談到今後的教育,我可能與剛才兩位的觀點不同。現在,IQ150算是比較高的智商,但如果與五年後的AI比,我們的智商是很弱的,AI的智商會達到1000,甚至更高。假如把事情推到極端,假如某一天我們對人工智慧和人類大腦的認識足夠深刻,每個人可以以某種方式直接獲取外源AI信息的話,智商就沒有上限了。那時,教育就可能要被顛覆了。不能被顛覆的是創新能力。我們還是需要培養創新能力。

第二,按照現在的經濟發展模式,到2035年,我們的經濟會超過美國。但如果不是一個創新型國家,用什麼來承擔這麼大的經濟體?生態環境、資源等各方面都承擔不起這麼大的經濟體。按照國家的人口、土地面積,如果我國不是創新型國家,經濟體會受到很大衝擊。中華民族要生存下來,就必須要創新。刀耕火種可以養活很多人,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如果沒有創新,就很難達到更高的程度,而且也會給後代造成負擔。能力創新才能使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

順便談談有關早戀的事。當年我負責本科生教學時,每年給剛入學的新生講話時,經常會提到,大學裡可以談戀愛,如果被拒絕,不要覺得吃驚,也不要想:「我都考上北大了,我這麼優秀,為什麼要被拒絕?」其實,學校里有很多比自己優秀的同學,不僅是同一個學院的。我還會告訴學生,雖然在高中階段考高分,但在大學裡成績真不一定很優秀。很多高考狀元到北大後,成績卻掉到後面。

對於創新能力而言,如果讓學生自然發展,學生也可能會具備創新能力。但如果學校能主動為學生營造環境,告訴學生怎樣創新,學生的進步會更快。英國、美國、以色列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對學生足夠寬容,能夠引導學生,給學生創造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環境,使得學生進步很快。我認為,到2030年,我們在這個方面一定可以趕得上,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另外,特別想說的是教育應該納入國家的創新體系,政府工作報告里,教育是放到民生里講述的。幼兒園、職業教育、家庭教育等放在民生里是可以的,但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應該放在創新體制中,人才要靠中學、大學來培養。

如果政府能夠更多地從創新人才培養,創新機制方面考慮教育問題,教育體系的創新會更快。

未來人與人工智慧之間的關係

白丁: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給人的心理上帶來一些恐慌。人工智慧和人之間的競爭,最終誰會勝出,有過這方面的爭論。未來人和機器人之間的關係會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鴻儒(趙進東):我不是人工智慧方面的專家,但是我比較關注這方面的報道。這實際上是個哲學問題。我做的研究和圖靈早期的一些工作有些關係,生物學裡的發育模式是圖靈最早用數學方式描述的,他也是最早寫有關人工智慧論文的專家。圖靈是計算機方面的專家,也不失為偉大的哲學家。他的描述在現在看來是很準的。人工智慧的發展和大數據融合起來,肯定會促使我們思考今後人工智慧和人之間的關係。我個人持樂觀態度。我不認為人工智慧可以把人類取代。也許我是盲目樂觀,並沒有什麼理論根據。我也看到過很多悲觀的觀點,有人認為,10年、20年內人工智慧不能取代人類,但再過50年,恐怕就是不好回答的問題了。從生物學的發展來看,人工智慧不是不可能取代人類。只是我個人認為,人類的理性設計會避免不可取的方式。

教育更美好,社會與家庭何為

高等教育領域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白丁:現在,我們越來越能接受一個事實:教育面臨的問題,包括教育改革的任務,不單是教育部的事情,也不單是學校的事情。學校要改變形態、理念,教師要進行專業建設。為了讓教育變得更美好,社會和家庭應創造什麼樣的環境?應該有怎樣更積極的作為?

鴻儒(李言榮):教育是永遠的話題,教育改革永遠是熱點話題。這些年我國的教育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高等教育,在高校的條件、教師的待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變化。但總的來說,教育的問題還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關於不平衡的問題,應該說從中小學一直到大學,東部與西部、沿海與內地、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差距都是很大的。國家對此也很重視,但在西部,包括在東北地區的投入,總體還是不夠的。有個觀點我比較認同:與其吸引人才去西部,不如在當地辦一所好學校。因為辦一所好學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畢業生會留在當地。而每年想專門吸引上千人去西部是很難的。以四川大學為例,學校每年有將近50%的畢業生在西部工作,而全校來自西部的學生只有20%-30%。只要在當地辦了一所好學校,學生真正了解和喜歡當地,能在當地找到自己的事業,這才能真正促進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這筆賬是划算的。然而,跟其他區域相比,西部高校在師資隊伍、培養人的平台等方面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關於不充分的問題,我國有將近3000所高校,各校都聚集了一批青年人才,師資隊伍總量也很龐大,在校生規模位居全世界第一,高校其實是有能力把自己的發展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的,尤其是跟地方的產業轉型結合起來。但現實的情況是,高校在這方面還普遍做得不夠,科技進步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還偏低。

不要刻意製造家長與學校之間的對立

白丁:唐校長,在中學這樣的特定階段,學校通常都有家委會,家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剛才您也提到對家長的教育,為使基礎教育變得越來越美好,家庭應該怎樣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鴻儒(唐江澎):一個地區的學校的發展與當地經濟社會整體發展的水平有密切關係。我所在的無錫,2017年人均GDP已經進入世界上高收入層次。對家長的調查數據顯示,他們對於學生學習目的的認識是非常清楚的,最近的五年里,持「只要學生能考上大學,其他根本不管」觀點的比例由過去的20%多降低到現在的12%。家長對子女的要求中,「盡心努力實現幸福」和「能夠找到自己的個性,進入合適的大學」兩項相加,結果已經達到67%。所以,在學校長期倡導的教育價值觀的引領下,在當地社會經濟水平同步提升的情況下,家長對孩子會產生一些比較接近理想狀態的期望,而不是像一些人認為的,家長只管分數。不要誤讀了家長對於教育的理解,在每個階段,家長有每個階段關注的重點。但是家長關注的所有階段性重點最後肯定都指向一點,那就是孩子的幸福。教育就是為了人的幸福。而幸福是以優秀為前提的,這裡的優秀是人格的優秀,是均衡的發展。

我經常說,社會上對素質教育、應試教育這些詞已經誤讀很深了,如果總對家長提素質教育,家長會擔心學校不抓升學。但換另外一種表達——追求一種均衡的充分的教育,家長就理解了。所謂均衡指的是學術與學業,品性與品位,適應力與競爭力三個方面的均衡發展學術和學業決定了文化基礎,品性和品位決定了自主發展,而適應力和競爭力決定了社會參與。在這三個方面都要均衡發展,而充分的發展是指在每個方面都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比較大幅的提升,達到優秀的層級。

鴻儒(李言榮):人要做平衡的人,要有硬實力,也要有軟實力,否則幸福感就比較弱,平衡的人幸福感比較強。

鴻儒(唐江澎):是的,如果把這樣的理念告訴家長,學校組織的有利於學生綜合的均衡的充分發展的活動,家長都會積極支持。

以我校為例:無錫市在1937年12月25號淪陷。在無錫淪陷的當天,有一批愛國青年從無錫城裡徒步20公里走到我校的老校區,在那裡成立了無錫抗日青年流亡團。我們現在把這段故事拿過來重新講好。每年到那一天,學生都會從新校區徒步走到老校區,這條路比當年更長,接近30公里。我校將這項活動命名為「沿著溪流的道路前進前進前進進」。要求孩子們做到「紅旗不倒,隊伍不散,步子不亂」。沒有家長反對學校讓孩子急行軍,不但不反對,還有家長和孩子們一起走,他們不是來給孩子作收容團的,家長們自覺走在後面,成了無錫當地一道有名的風景線。當天交警也會給孩子們維持秩序。到了老校區,在當年的淞滬抗戰紀念碑下,學生們清唱國歌。很多學生說,「那天國歌才從我心裡長出來了。」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如果真正著眼於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讓他的每個方面都變得優秀,家長不會指責學校說:「有那麼多時間,不如讓孩子多做兩道題。」

我一直認為不要刻意製造家長和學校教育的對立。我校讓學生閱讀,首先是舉辦「媽媽的書櫃」活動。學校發動社會慈善人士捐書,學校設置了給媽媽們的書櫃,所有家長必須和孩子共同讀書。有家長說:「我太幸福了,孩子上三年高中,我還能讀這麼多的書。」要引導社會,引導家長認識學校的教育價值和追求,形成合力,朝前走,承擔我們該承擔的責任,我認為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擔當和行動更重要,要擔起自己的責任,朝前走,這比什麼都重要

教育使人類更幸福

白丁:剛才唐校長用實例講了,把素質教育變成均衡的充分的教育,家長欣然接受,焦慮減少了。中國的漢語言確實太有藝術了,博大精深,請問趙院士,這種表達的改變,是因為智商高,還是因為情商高?

鴻儒(趙進東):我認為是綜合的。非常同意兩位校長的觀點。要努力讓每個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通過接受教育來改變自己的命運,追求美好的生活。我的父母都是老師,在我很小就對我講過「有教無類」,現在有人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對誰都教,我們小時候學習時,這個詞的含義是,因為教育,人就和大家平等了,我認為這種理解是對的。孔夫子了不起,2000多年前,就有這種崇高的教育思想,現在也是一樣的,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使社會上每個人有完好的人格,有在社會上謀生、謀幸福的能力。國家營造環境,重視每個人的創新能力。一定有天才的存在,比如,愛因斯坦、圖靈。牛頓就更不必說了,他被認為是在人類最黑暗的時候,來到人世上。相信現在無論是在中學,還是在大學,也有天才,我們一定不要抹殺他們的天賦。所以我認為現在國家應該多辦好大學,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

白丁:今天幾位大家講了一個共同的觀點,教育最終指向人的幸福。幸福是生命的一種體驗。某種意義上講,幸福其實也是一種生命的主觀感受。請趙院士從個體的角度談談應如何評價幸福?

鴻儒(趙進東):幸福是個很不容易定義的詞,我以前還專門去研究過,還有很多名人寫的關於幸福的觀點,基本上都認為,幸福一個人對自己有了認知以後,能夠達到自己預期的成功。我給學生們講什麼是成功。幸福也很簡單,到了40歲,可以養家糊口,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成功的,幸福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智庫網 的精彩文章:

家庭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

TAG:中國教育智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