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顧準的《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

顧準的《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

顧准,對我們這個時代的大多人都是不熟悉的名字。我是偶然從他的《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書中,了解他的,在我看來,他的坎坷命運就是極致藍族人在那個時代命運的典型寫照。

顧准生平:

1915-1974,年僅12歲在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當實習生,19歲著書《銀行會計》,1935年,20歲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敵占區工作,1940-45年在延安,46年回華東,1949年隨解放軍接管上海,任上海市財政局稅務局局長,1952年至1974年病逝的22年間,在中科研經濟研究所,兩次劃為右派,其後期的研究成果和書籍都是在這種含辛茹苦、妻離子散的狀態下地完成的。

在介紹顧准和他的《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之前》,我先羅列幾條名人的批註:

吳敬璉:

顧準是一座巍然屹立的山峰,不管是在天賦聰明才智方面,還是在道德文章方面,我們不一定都能接近於他所達到的境界。他改變了我的全部人生。(顧准臨終前,留給吳敬璉的話是「待機守時,總有一天要發生變化,發生變化時要拿的出東西」)

易中天:

顧準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是曠世奇才。他精通數學、歷史學、經濟學,在哲學、法學、宗教學、社會學、政治學諸領域都取得了非同一般的研究成果,範圍跨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

朱學勤:

恐怕只有顧准一人承擔了這一中國現代史上的思想探險活動。是否可以這樣說,他幾乎是以一人之力撐起了1957年以後大陸知識分子獨立思考的斷層?

邵燕祥:

只因他的文字變成鉛字,一代知識分子才挽回了集體名譽。

《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之所以讓我震撼,是因為這不是個哲學思辨的話題,而是一個理性主義者鳳凰涅槃、自我革命的過程,下面是書中的一段文摘,是顧准對自己這個蛻變過程的描述:

「唯理主義者,尤其是革命家們,是革命的理想主義者。他們唯有堅持『理想』是唯物的,有根據的,同時又是絕對正確的,他們才心有所安。他們唯有堅持真就是善,才能理論與實踐一致的勇往直前。這是一種道德哲學的原因,本來應該為之肅然起敬的。

我自己也是這樣相信過來的。然而,今天當人們以烈士的名義,把革命的理想主義轉變為保守的反動的專制主義的時候,我堅決走向徹底經驗主義、多元主義的立場,要為反對這種專制主義而奮鬥到底!」

柴靜在紀念顧准逝世35周年的文章中這樣寫道:

他曾經是最具備理想主義氣質的人,等他一旦認識到理想主義變成專制主義的根源之後,幾乎是在頭腦中把自己殺死一次。那是血肉模糊的廝殺,一個人對過去信仰過的東西不再有敬畏之情,要經歷極大的思想危機,從詩意的理想主義到冷靜的分析時,十分痛苦,他說自己像托爾斯泰筆下的列文那樣「為我的無信仰而無所憑依」。

在我看來,顧准代表了早期共產黨中的精英層,他們參加革命是從追求理想出發的,不是從追求吃飽穿暖出發的。但是革命成功後,發現現實並不是他們這些知識精英層的理想(更像是窮苦大眾的質樸革命理想),用吳敬璉的話說,他對一切的研究都指向一個主題:「無產階級的革命取得政權後,政治和經濟向何處去?」於是,他沉下心,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溯源於黑格爾的哲學、希臘羅馬文明,最終在自己的內心中,解構了自己的信仰,很難想像那會是怎樣一個內心充滿血淚和痛苦掙扎的過程。

在該書中,顧准聲稱自己是一個「傾心」西方文明的人,總有拿西方標準來評價中國的傾向,可以想像在那個年代持這種觀點,無異於自己找死。然而,正是在那些靠邊站的時候,他懷著一顆求真之心、愛國之心,每天只帶幾個冷饅頭上北京圖書館,一直到閉館才離開,從他在書中筆記中可以看出,璀璨奪目的希臘文明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把西方歷史的發展以及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希臘文明聯繫起來,放在更加恢弘廣闊的歷史背景中加以考察,提出了許多創新的見解。

用顧準的心理歷程作為見證,你會發現,「建構、變構、解構」的三部曲往往是極致藍族人的人生寫照。年紀輕輕就比同齡人更早地建構了自己的價值體系,好像建設出了一個內心城堡,起到了御外安內的作用,繼續在社會生活中磨練,通過不斷改變和完善,具有了更多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所謂「外圓內方」,就是描述這種變構日臻成熟後的狀態,但是,人過中年,命運展示出更多變數,原有的城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最後弄到了遷都的地步,不論這個過程是自發的、還有外部環境逼迫的,都反映出藍族人對求真的執著,對正確的鐘愛。

藍族人的核心志願之一是求真,更重要的是不斷地求真,初期容易走向理想主義,因為理想主義太像是真的了,但此時若停止繼續探求時,理想主義就變質為自以為是的專制主義,繼續前行的藍族人發現真理變成了詭辯,真理是相對的、辯證的,如果絕對真理不存在了,對藍族人來說,可是個滅頂之災,相信絕對真理有,暫時找不到可以,在探求中,就是一個安慰,一些藍族人進而轉向經驗主義和多元主義,一部分人難免從此墮入庸俗,只有那些對真善美獨有情鐘的人,才願意堅守那份孤獨。

在書中能夠看到,顧准對中國文化所代表的東方智慧感到陳舊過時、不合時令,這也是他那個時代革命青年的共性,但恰恰這點缺憾,使他從理想主義走向經驗主義時,還是附帶了些偏執,在此,很想借用金剛經的一句偈:「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表達對這位先哲的崇高敬意,不是我們境界達到了,而是感激顧准竭其一生、披肝瀝膽的執著探索,給我們示現了一條人生路,讓我們更清楚該如何走自己的人生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族人 的精彩文章:

TAG:藍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