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貿易戰中的避風港,進口替代加速推進興業醫藥

貿易戰中的避風港,進口替代加速推進興業醫藥

事件

近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對華301調查徵稅建議,並公開徵求意見。徵稅產品建議清單將涉及中國約500億美元出口,建議稅率為25%,涵蓋約1300個稅號的產品,其中涉及醫藥類產品約130個稅號,以化學原料葯、生化產品及其製劑(激素、多肽、免疫產品、胰島素為主),以及部分醫用設備(檢測/治療儀器及耗材)為主。

點評

1、我國醫藥類產品進出口結構差異明顯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額1166.76億美元。其中,出口607.99億美元,進口558.77億美元,對外貿易順差49.22億美元,完整信息文末附圖可見。

從出口商品分類來看,西藥類產品(西藥原料、西成藥、生化葯)出口金額354.56億美元,佔比總額58.32%,醫療器械類產品(醫用敷料、一次性耗材、醫院診斷與治療、保健康復用品、口腔設備與材料)出口金額217.03億美元,佔比35.70%,中藥類產品出口金額36.40億美元,佔比5.99%。細分領域來看,西藥類中原料葯為出口絕對主力,2017年出口達291.17億美元,佔比出口總額達到47.89%,近乎一半。

進口情況來看,2017年我國醫藥類產品進口額558.77億美元,其中,位居進口醫藥產品之首的西成藥進口額171.57億美元,佔比進口總額30.70%;醫院診斷與治療設備進口146.31億美元,佔比進口總額26.18%。

綜合進出口角度,貢獻貿易順差前三的商品分別為西藥原料(203.95億美元)、保健康復用品(37.82億美元)、醫用敷料(20.59億美元);後三位分別為西成藥(-137.01億美元)、醫院診斷與治療(-52.29億美元)、生化葯(-52.01億美元)。

總體來看,由於目前我國醫藥產業與發達國家差距仍然較大,商品出口貢獻貿易順差的主要為低附加值的原料葯與低值器械、耗材,高附加值的化學葯、生化葯和診斷試劑等仍然處於貿易逆差中,進出口結構差異明顯。

2、貿易戰中的避風港:美國徵稅清單覆蓋廣泛但影響有限

近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對華301調查徵稅建議,建議稅率為25%,涵蓋約1300個稅號的產品,其中涉及醫藥類產品約130個稅號。整體來看,美國發布的徵稅清單覆蓋全面,以醫藥中間體、化學原料葯、生化產品及其製劑以及醫療器械為主,相關重點品種為抗生素、維生素、胰島素、各類激素、腺體分泌物(人、動物及其他)、抗抑鬱葯、芳香族化合物、疫苗、血液製品、感冒藥、藥包材、診斷試劑;心電圖、核磁共振、除顫器、牙科、眼科、骨科等各類器械;針頭、縫線等耗材。目錄中涉及品類看似繁多,但整體規模並不大,詳細清單梳理見文末附表。

2.1、原料葯:寡頭格局已形成,增稅影響有望下游傳導

隨著關鍵技術的突破和發達國家對高污染、高能耗產業的轉移,我國已逐漸成為世界原料葯中心,並且我國原料葯企業已在多個關鍵原料藥品種中已成為全球寡頭。根據中國醫藥報信息,2017年我國原料葯共出口到195個國家和地區。美國為僅次於印度的我國第二大原料葯出口目的地,全年進口我國原料葯39.2億美元,同比增長23.84%,約佔2017年我們原料葯出口總金額的13.5%。

我國對美國出口佔比較大的原料藥品類包括抗生素類(含青黴素鉀鹽等)、激素類(地塞米松等)、維生素類(VC等)、和解熱鎮痛類(撲熱息痛等)原料葯產品,而本次徵稅目錄中主要包括抗生素類、精神類、激素類和解熱鎮痛類原料葯,由於上述產品屬於附加值較低的品種且環境污染較嚴重,發達國家已經多數停產且從發展中國家進口,並且對於大部分品種中國原料葯企業已經形成了全球寡頭的格局,增稅後原料葯製造行業迴流美國可能性小,而增加的稅率也可向下游傳導轉移。

石葯集團、普洛葯業、華海葯業、創諾醫藥、聯邦製藥、浙江醫藥、億帆醫藥、江西天新、浙江化工、新華製藥10家原料葯龍頭企業位居我國原料葯出口企業榜單前十強,其中上市公司石葯集團主要產品維生素C、咖啡因、抗生素,公司公告顯示2017年來自美洲收入約8.51億港元,約佔總營收5.51%,預計出口產品主要為較低毛利率的原料葯產品,利潤佔比更低;普洛葯業對美出口原料葯業務同樣僅佔2017年全年營收5%;華海葯業普利類和沙坦類藥物和聯邦製藥抗生素主要出口印度與歐盟國家,對美業務預計在億元級別。億帆醫藥海外營收15.43億元,佔比總營收35.3%,泛酸鈣業務主要出口歐美地區,但未單獨披露美國出口收入,新華製藥主要出口產品為布洛芬等解熱鎮痛原料葯,2017年實現來自美洲營收6.75億元,佔比總營收15.1%,考慮到億帆醫藥和新華製藥在主要原料藥品種的寡頭地位,增稅的影響有望傳導給下游製劑廠商,預計自身受到影響有限。

2.2、醫療器械:中高端器械受到影響較小

本次徵稅目錄在醫療器械領域集中體現於中低端醫療器械,包括心電圖、核磁共振、除顫器、牙科、眼科、骨科等小型器械,也包括針頭、縫線等一次性低值耗材。2017年中國醫療器械對美國出口總額達到58.38億美元,佔比醫療器械總出口額26.9%,為第一大出口目的國。

目前中國與美國醫療器械進出口結構較為穩定。我國對美國出口醫療器械中主要為中低端診斷治療器械、保健康復器械,一次性耗材等,美國本土幾乎不生產中低端醫療器械,而這些產品又是美國國民日常生活與健康保證必不可少,進口需求旺盛,因此中低端醫療器械領域主要是從中國流向美國。另一方面,中國高端醫療器械極少出口到美國,且中國進口美國產品主要集中於大型器械和高值耗材,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主要是從美國流向中國。本次貿易戰預計對出口美國佔比較多的中低端醫療器械廠商影響相對較大,而中高端醫療器械公司主要市場仍在國內,影響不大。

從2017年中國醫療器械出口企業十強來看,基本為中低端器械與低值耗材生產企業。邁瑞醫療在北美地區營收超13億元,主要出口產品為影像及護理設備,約佔營業收入15%;振德醫療在北美地區營收約1.66億元,主要出口產品為紗布、無紡布等敷料與低值耗材,約佔營業收入13%;據2017年招股書信息,英科醫療低值耗材產品約65%產品銷往美國,佔比較大;開立醫療在北美地區營收僅佔5%,此外理邦儀器寶萊特對美出口亦小於10%;在高端器械與高值耗材領域,國內公司市場主要集中在國內,以體外診斷行業為例,除萬孚生物(對美出口產品占營收達10%以上,以毒品檢測為主,2016年已布局美國本土化生產)外,其餘公司佔比較小。

總體而言,醫療器械上市公司受貿易戰的影響不一,高值耗材和高附加值器械領域上市公司主要市場仍在國內,收到影響相對較小,而部分美國業務佔比較大的中低端醫療器械與低值耗材公司在美國市場需求長期存在,供需關係短期內難以改變,未來有望通過本土化生產或以本土經銷商貼牌方式減少增稅影響。

2.3、高附加值產品:美國出口額佔比偏小

在西藥製劑、生化藥品以及高端醫療器械等附加值較大的醫藥產品領域,中國對美國仍然是大幅逆差,在2017年僅西藥製劑、生化藥品兩項進口金額合計252.05億美元,遠超出口金額63.4億美元,為美國醫療領域貿易順差的主要貢獻者。

在生化葯領域,2017年中國出口總額僅為28.8億美元,本次徵稅目錄中包括的血製品、疫苗、胰島素製品等產品面向美國出口額極少,我國依然高度依賴進口。目前我國生化葯領域最主要出口產品為肝素鈉,2017年出口額達到7.88億美元,出口主要針對美國與歐洲。國內主要肝素鈉出口企業健友股份出口肝素原料並非直接銷往美國,而是經由第三國,減小了貿易戰影響。

在西成藥領域,2017年中國出口總額僅為34.6億美元,預計出口美國的西成藥約為10億美元級別。雖然美國藥品市場,尤其仿製葯,重度依賴進口,但其主要來源國家為愛爾蘭、德國、瑞士等,仿製葯主要來自印度,中國製劑佔比極小。從我國西成藥出口企業十強來看,即使去年出口額位居第一的華海葯業,測算其出口額僅約為1.2億美元,處於第三的恆瑞醫藥出口額約1億美元,占公司總收入5%以下,影響有限。其他製劑出口標杆企業如普利葯業(阿奇黴素、依替巴肽針劑)、翰宇葯業(利拉魯肽、格拉替雷)等業務受到影響更小,並且部分製劑出口公司是採用貼牌生產等靈活方式,受到衝擊進一步減小。

美國為世界仿製葯第一大市場,為全球製劑出口的主要海外市場,但目前我國企業製劑出口業務仍然處於起步階段,海外製劑業務尚達到一定規模,製劑出口存量部分受到影響有限,而在增量部分,未來新的製劑出口仍然有望為國內製劑公司開闢新市場,帶來營收增量,增稅將對未來製劑出口行業大方向帶來新的考驗,而美國提升稅率並不影響國內一致性評價政策中通過海外認證後的紅利,製劑出口企業國內市場增量依然可觀。

3、潛在的新機遇:貿易戰推進進口替代與產業升級

從目前中美雙方的醫藥產業結構和本次徵稅目錄來看,貿易戰對中國醫藥行業目前的實際影響有限,美國將醫藥生物列入貿易戰中可能更多是出於未來醫藥產業戰略防禦角度考慮,這也充分體現了醫藥行業的重要性。目前外部環境變化已經充分反映出國內醫藥產業升級的迫切性,同時國內多項政策措施的鼓勵也共同刺激國內醫藥行業向更高層次轉型升級。

貿易戰為進口代替帶來潛在良機。西藥製劑、生化藥品以及高端醫療器械等附加值較大的醫藥產品中,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順差尤其突出。如果下一階段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中國跟進提升該領域的徵稅比例,在醫保控費、招標降價和一致性評價降原研葯價格的基礎上進一步壓縮進口產品利潤空間,反倒會給國內企業的高附加值產品(主要是高端製劑、高端醫療器械、大型醫療設備)的進口替代帶來良機。尤其是現階段已經具備高附加值產品進口替代實力的部分上市公司有望優先迎來利好。

中國企業中已有部分公司具備了進口替代能力,其潛在的進口替代機會值得期待。如冠脈支架領域的樂普醫療、微創醫療,化學發光領域的安圖生物、麥克生物,醫療影像領域的邁瑞醫療(未上市)、聯影醫療(未上市)。高端製劑方面,通過一致性評價的高端仿製藥品種將在政策紅利的推廣下最先推進原研葯的進口替代,長期角度而言搭配強勁銷售實力的創新葯最終將以me-better或me-best的實力實現同治療領域的用藥升級換代。

貿易戰推動內醫藥產業開展產業升級。目前我國醫藥商品出口貢獻貿易順差的主要為低附加值的原料葯與低值器械、耗材,高附加值的化學葯、生化葯和診斷試劑等仍然處於貿易逆差中,高附加值產品進口依賴突出。貿易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此前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低端製造成本優勢,倒逼國內醫藥企業著手產業升級,從低附加值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轉化,從而著眼巨大內需市場,展開進口替代。

國內政策助力醫藥產業創新,加速進口替代。外部環境變化之外,近年來醫藥行業鼓勵產業升級、鼓勵進口替代的行業政策也迎來密集發布期,醫藥成為政策重點扶持領域。兩辦發布的《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為醫藥行業創新發展指明道路;國辦發布的《關於改革完善仿製葯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鼓勵仿製葯發展,加速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品種進口替代進程;國務院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中,「醫藥」一詞被多次提及,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成為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將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列為醫療領域先進位造兩大方向。系列的行業動態集中利好醫藥產業創新發展,醫藥領域的進口替代將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長期的動力。

投資建議:由於中美醫藥貿易天然的結構差異,雖然徵稅目錄中原料葯、製劑和器械產品與上市公司業務品種有所重合,但與醫藥板塊整體的外貿關聯度不強,醫藥行業有望成為中美貿易戰中潛在的避風港。長期來看,貿易戰增強國內醫藥企業對內需市場的重視,加大創新與研發的投入,推進醫藥產業結構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級,尤其推薦關注目前具備了進口替代能力的優質企業,其潛在的進口替代機會值得期待,高端醫療器械和大型醫療設備領域關注樂普醫療、安圖生物、邁克生物等,高端製劑領域關注恆瑞醫藥、華東醫藥、京新葯業

風險提示:進口替代不及預期、稅率提升超預期、貿易戰影響範圍超預期

自媒體信息披露與重要聲明

註:文中報告節選自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已公開發布研究報告,具體報告內容及相關風險提示等詳見完整版報告。

證券研究報告:《貿易戰中的避風港,進口替代加速推進》

對外發布時間:2018年4月9日

報告發布機構: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

本報告分析師 :

使用本研究報告的風險提示及法律聲明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已具備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

本報告僅供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中的信息、意見等均僅供客戶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邀請或要約。該等信息、意見並未考慮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客戶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並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稅收等方面諮詢專家的意見。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本公司及/或其關聯人員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證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證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本公司並不對使用本報告所包含的材料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相關的其他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於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升可跌,過往表現不應作為日後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說明,本報告中所引用的關於業績的數據代表過往表現。過往的業績表現亦不應作為日後回報的預示。我們不承諾也不保證,任何所預示的回報會得以實現。分析中所做的回報預測可能是基於相應的假設。任何假設的變化可能會顯著地影響所預測的回報。

本公司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採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本公司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本公司的資產管理部門、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

本報告的版權歸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對本報告保留一切權利。除非另有書面顯示,否則本報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權均屬本公司。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授權,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製作任何形式的拷貝、複印件或複製品,或再次分發給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權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經授權的轉載,本公司不承擔任何轉載責任。

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提及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並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業務服務。因此,投資者應當考慮到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關人員可能存在影響本報告觀點客觀性的潛在利益衝突。投資者請勿將本報告視為投資或其他決定的唯一信賴依據。

投資評級說明

報告中投資建議所涉及的評級分為股票評級和行業評級(另有說明的除外)。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後的12個月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的漲跌幅,A股市場以上證綜指或深圳成指為基準。

行業評級:推薦-相對表現優於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中性-相對表現與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持平;迴避-相對表現弱於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

股票評級:買入-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大於15%;審慎增持-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5%~15%之間;中性-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在-5%~5%之間;減持-相對同期相關證券市場代表性指數漲幅小於-5%;無評級-由於我們無法獲取必要的資料,或者公司面臨無法預見結果的重大不確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們無法給出明確的投資評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興證醫藥健康 的精彩文章:

研究指出流感感染可能影響腦部健康
諾和諾德合作開發鐮狀細胞病創新療法

TAG:興證醫藥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