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鄧穎超說,她們真正認了3個乾女兒,分別是誰?

鄧穎超說,她們真正認了3個乾女兒,分別是誰?

周恩來侄女周秉德在《我的伯父周恩來》一書中記述了鄧穎超對周秉德說的一番話:秉德呀,你知道嗎?凡是做了我們乾女兒的人,都是苦命的呀!人家有人說我和伯伯有多少多少乾兒子、乾女兒。哪有那麼回事?其實我們真正認了的,就只有3 個乾女兒,一個是葉挺將軍的大女兒葉揚眉,小小年紀就與他父親乘飛機時遇難了;一個是在延安時,下大雨,窯洞塌垮,被砸死在裡面了;只有維世跟我們時間長、感情深……

紅色公主孫維世

孫維世是烈士孫炳文的女兒。孫炳文是周恩來的好友,後因革命犧牲,孫維世輾轉到了延安,被周恩來夫婦收養為乾女兒。建國後,孫維世很長一段時間住在西花廳,有紅色公主之稱。

趙煒回憶:在以後的十幾年,孫維世和周總理與鄧大姐的關係一直很緊密,我在西花廳工作後還經常見到她來。那些年,孫維世給周總理的鄧大姐寫過很多信,在信里,她稱他們為「親愛的爸爸媽媽」。

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周恩來鄧穎超通信選集》,共收集了周恩來夫婦1938年以後的74封信,其中有七封信中提到女兒孫維世。

1947.4.16,鄧致周:大女兒維世不日亦要來此,當令她參加工作去。

1948.3.7,周致鄧:這次維世女兒來河西,我又和她談了許多同類的問題,要她先我帶去向你訴說。維世經過一年工作,人生觀實際了許多,也懂得了不少,對她來說,的確是有長進。從性格上說,她仍是那樣天真熱烈,屢經挫折,仍能站住,這頗像你我的女兒。

我這幾個月較忙,維世來此七天,我忙裡偷閒和她談談心、散散步,精神好了許多。

1949.7.14,鄧致周:小芳和女兒你常見嗎?我很惦記閨女,常想著她!她何日出國?我不能踐在北平車站送她之約,希望能待她回來時,我一定能在站旁歡迎她。

1949.7.19,周致鄧:我最近雖忙,精神身體都好。小芳不常見,因她在忙於開會。維世來了幾次,只陪主席出去看了一次戲。二十二號她將出國,我尚擬見她一次,將你的好意告她。

1950.1.12,周致鄧:到滿洲里不知能否遇到女兒,她回至北京當能告你。

今晨五時起,六時得滿洲里電話,蕭華、家康已在站等候,大約女兒也在那裡了。

1950.1.21,鄧致周:夏靜赴渝省母,是日由渝飛返北京,她的母親給我帶來的生長在紅岩土壤里的新鮮水仙花……特寄三枝給你,到時水仙花想已干萎,但終是來自紅岩土壤里的花,或許余香猶在吧。望分一枝給女兒,把我的想念和祝福托花兒帶給她!

女兒未出我料留下了,我很高興十年後她能在莫斯科有助於你的工作,雖然這次沒有我。

1958.11.17,周致鄧:昨日頤和園之游,維世因舊病複發,被醫生阻止在家……

在信中,我們能體會到周恩來夫婦對孫維世的感情之深。而在第一封信,1947.4.16,鄧致周是提到「大女兒維世」,無疑他們的女兒不只維世。

揚眉

楊眉即葉挺的女兒葉楊眉。周恩來與葉挺是有生死之交的同志和朋友,葉挺的證婚人就是周恩來。葉挺在皖南事變以新四軍軍長被囚後,周恩來動用了許多關係營救葉挺,期間認下其女兒揚眉為乾女兒。

抗戰結束後,周恩來得知葉挺即將釋放,特意從延安回重慶時,把葉揚眉帶上,讓她早日見到父親,在飛行途中遇險,周恩來把自己降落傘轉給揚眉,這個故事也走進了我們的小學課本。

令人惋惜的是,小揚眉隨父母去延安飛機失事,一家人全部遇難。

諶曼里

鄧穎超所述「在延安時,下大雨,窯洞塌垮,被砸死在裡面了」的另一個乾女兒,是她和周恩來五四時期的共同好友諶志篤的女兒諶曼里。

諶志篤在五四運動前夕加入覺悟社,周恩來抽籤5號,代號「伍豪」, 諶志篤抽籤50號,代號「武陵」。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決定在武漢成立中共中央長江局,周恩來為長江局副書記。諶志篤被聘為周恩來的秘書,授予上校軍銜。1939年夏,周恩來夫婦見到諶曼里,非常喜歡,提出收曼里為義女,諶志篤父女欣然同意,曼里就留在了周恩來夫婦的身邊。

後來,鄧穎超把諶曼裡帶到延安,安排到陝北公學學習,後被轉到中共中央組織部辦的培訓班,期間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時年僅18歲。

1945年秋,陝北大雨,諶曼里所住窯洞被雨水浸泡坍塌,致其意外死亡,年僅24歲。

據諶志篤記述,1946年1月,首次政協會議(指國民黨時代召開的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的時候,他接到鄧穎超的信,說曼里和其他幾個人在1945年在延安遭遇山崩而不幸犧牲,有關方面已為她開了追悼會並已安葬於延安郊區。鄧穎超還特別表達了她對曼里保護不力的自責和傷悲,同時也轉告了周恩來對失去曼里這樣一個好女兒的惋惜。(跟吾讀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跟吾讀史 的精彩文章:

TAG:跟吾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