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痛經十幾年終於有辦法了,姨媽姨媽,再也別找我麻煩!

痛經十幾年終於有辦法了,姨媽姨媽,再也別找我麻煩!

中醫認為「不通則痛」,氣血不通是痛經的罪魁禍首。女性在經期及月經前後,由於氣血變化較大,這時如果情緒起伏、起居不慎或外邪乘虛而入,都容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寒凝經脈,子宮經血流通受阻,從而引起痛經、月經紊亂、小腹墜脹甚至排出黑色血塊。所以中醫治療痛經時也是從「通」的角度入手,調理氣血,暢通瘀阻,以達到「通則不痛」的目的。

痛經一般分為以下三大類證型。

寒濕凝滯型痛經

多由於月經前後、經期或產後感受寒邪而致。表現為月經前或經期下腹墜痛,遇冷加重,遇熱減輕,按壓局部會感覺疼痛加重,月經血色發暗而有血塊。這類痛經者平時應注意保暖,隨氣候變化加減衣物,避免受涼、淋雨,少吃生冷、冰凍食物。

氣滯血瘀型痛經

由於情志不暢,經常生氣又得不到釋放,引起肝氣內結,氣機下沉與小腹,一段時間後造成血瘀、疼痛的癥狀。表現為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加重,月經前心煩、胸悶,為小事而大發脾氣,伴有乳房及胸肋部脹痛。 建議保持心情愉快,放下名利,萬事平等對待。

氣血兩虛型痛經

多見於多次流產、體虛久病、營養不良者及青少年女性。表現為月經期及月經後小腹、下腹隱隱作痛,遇熱及按壓後減輕,活動時加重,嚴重者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還伴有頭暈心悸、腰酸腿軟、失眠等表現。

調理痛經法一:日常起居生活術

用中藥泡腳也是一種很常用的緩解痛經的方法,中藥泡腳時藥物透過皮膚吸收而起到止痛作用。常用的止痛泡腳處方是,小茴香10克、益智仁10克、丁香10克、烏葯20克、當歸15克、生白芍20克、益母草 30克、川牛膝20克、紅花9克,一併入鍋煮湯在臨睡前泡腳30分鐘左右。

調理痛經法二:飲食調理術

經常痛經的女性要注意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佳,經常食用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可以常吃補氣、補血、補肝腎的食物。同時,一些屬性偏涼的食物,如茄子、絲瓜、黃瓜、冬瓜、蟹、田螺、海帶、竹筍、橘子、梨、柚子、西瓜等,也都應該避免在經期內食用,以免造成血流不暢。

專家教你這樣做

(1)益母草15克,砂仁15克,米醋20克,紅砂糖30克。前兩味水煎取汁,再加米醋和紅砂糖。每日1劑,分早晚2次飲用。疏肝理氣、調血通經,適用於氣滯血瘀型痛經。

(2)佛手10克,生薑6克,白糖適量。前兩味水煎取汁,加白糖調味飲用。每日1劑,分1~2次飲用。疏肝理氣、調血通經,適用於寒濕凝滯型痛經。

(3)調理痛經法三:中醫改善法

人蔘為中醫臨床常用補益類藥物,對氣虛欲脫證具有良好療效。隨著現代藥理學研究深人及製藥技術的不斷提高,人蔘常被製成複合中成藥製劑應用,如參附註射液、參麥注射液等,使其應用於臨床更加方便、快捷,擴展了臨床適應症和範圍,療效也得到進一步提高。

但是這遠遠不能夠滿足人們對人蔘的需求,人們需要更好的提取物來滿足更高的生理需求,人蔘中的一些稀有活性物質在近年來受到了較多的關注,其中人蔘皂苷Rh2在其生理活性上的作用更優。

艾灸治療痛經是通過艾葉的特有氣味與溫熱刺激,來調整機體功能,達到解痙活血、通絡止痛的目的。可取中極穴(臍上1寸)和關元穴、氣海穴、三陰交穴等穴位,在腹部取穴時可採用仰卧姿勢,用厚3毫米左右的薑片置於腹部穴位上,取少量艾絨放於薑片上,點燃後施灸,如果感覺溫度過高可以稍移動一下位置,以免燙傷皮膚,而三陰交穴則可採用懸灸方法(懸灸就點將艾條懸於穴位上方2~3厘米烘烤的灸法)施灸,在月經開始的前幾天開始,月經停止後再灸數日,每個穴位灸20~30分鐘。

關元穴在臍下3寸處;氣海穴在臍下1.5寸處;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在痛經的預防和治療中,「通」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氣血通暢了,痛經才會遠離你。放鬆自己的心情,多進行戶外活動,生活也要有規律,勞逸結合,再加上適當的營養和充足的睡眠,讓自己經常保持體內氣血豐沛,提高對外界各種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就可以預防痛經的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痛經 的精彩文章:

痛經月月來報道,瑜伽3式教你保養子宮,跟痛經,宮寒說拜拜
很多人都不知道,風寒感冒、痰咳、風濕、痛經都可以用它

TAG: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