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聖鼓杖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聖鼓杖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聖鼓杖

不二往事書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聖鼓杖

郴州

據說有一個叫做含洭(音框)縣的地方,有一條叫做翁水的河流。翁水的河口東岸附近有聖鼓杖。

聖鼓杖是陽山地區的鼓杖。聖鼓杖的位置是橫在河流的一側,河流的波浪不斷地衝擊著聖鼓杖,但是聖鼓杖從沒有移動過位置。

飛鳥經常在翁水河口飛行鳴叫,但是,飛鳥不會在聖鼓杖上落腳。

據說有駕駛船隻的人駕船從聖鼓杖旁邊經過,如果不幸用手裡駕船的嵩桿碰到了聖鼓杖的話,那麼這個用嵩桿碰到聖鼓杖的駕船的人就一定會得瘟疫之病。

有人說,含洭(音框)縣位於今天的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

有人說,故事中的陽山是今天位於廣東省清遠市的陽山。

有人說,故事中的翁水是位於今天廣東省北部的連江。

有人說,傳說秦代時,朝廷發現凡是到陽山地區做縣令的人,官職升遷會很快,於是派遣太史到陽山地區考察。

太史發現凡是到陽山地區做縣令的人官職升遷會很快的原因是陽山地區的山崗地形。

於是,太史派人截斷了陽山地區連綿不絕的山崗,山崗中流出了鮮血一樣的紅色液體,紅色液體匯聚成一條紅色的河流。

山崗山石傾倒,陽山地區縣城也發生了地震。陽山地區縣衙的大鼓一路從陽山地區滾到了桂陽地區的一個叫做臨武的地方。

人們把這面從陽山滾到臨武的大鼓稱之為聖鼓。把聖鼓滾過的道路,稱之為聖鼓道。

有人說,桂陽地區和臨武地區位於今天的湖南省郴州市。

有人說,秦代時,秦朝中央政府為了更好的控制嶺南的地區,在桂陽地區到陽山地區一線修建了一些軍事設施。

傳說,秦朝中央政府在修建軍事設施時,砍伐了陽山地區的一棵周長兩丈的大香樟樹。

用大香樟樹的木材做了一面大鼓,人們稱之為聖鼓。

有人說,秦漢時期,中央政府為了加強對嶺南地區的控制,對嶺南地區的一些地方軍事集團進行了征討,並取得了勝利。

關於聖鼓的傳說可能與秦漢時期中央政府對嶺南地區的一些軍事集團的征討事件有某種關聯。

有人說,秦漢時期,太史負責記錄史事、整理典籍、推算曆法、舉行祭祀等事宜。

原文:

鼓杖。含洭縣翁水口下東岸有聖鼓杖,即陽山之鼓杖也。橫在川側,衝波所激,未嘗移動。眾鳥飛鳴,莫有萃者。船人誤以篙觸,必患瘧。

《酉陽雜俎》為唐代筆記小說集,前卷20卷,續集10卷,共30卷,撰者為段成式(803年~863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二往事書 的精彩文章: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潯陽山中石人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境山石壁蝌蚪文

TAG:不二往事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