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看待基因給我們帶來的後天影響?

如何看待基因給我們帶來的後天影響?

文 / 星空

雖然早在1909年丹麥遺傳學家約翰遜在《精密遺傳學原理》一書中就正式提出了「基因」的概念。但不過只是一種猜想而已,至於基因的本質是什麼,還需要再過40多年的時間,隨著分子遺傳學的發展,特別是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雙螺旋結構以後,人們才逐漸解決了這個問題。而在孟德爾之前,人們曾認為遺傳是一個混合過程,孟德爾在基因水平上揭示了有性生殖的遺傳過程。從邏輯推理的角度,孟德爾認為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來控制的。遺傳學家摩爾根則通過果蠅的遺傳實驗得出了染色體是基因載體的結論。今天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已經使人們普遍接受了基因的概念與作用發揮,也對基因在人類健康與幸福方面所能發揮的作用抱有越來越高的期望。但與此同時,也必須認識到,任何事情都不會是單純的好或者壞,都多少會具有兩面性,都必須時刻注意「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基因是什麼呢?基因就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片段。基因組就是人類的遺傳密碼。DNA「字母表」里有四個「字母」——A、T、C、G,分別代表的是腺嘌呤、胸腺嘧啶、胞嘧啶和鳥嘌呤,這四個分子被稱為核苷酸,按一定的序列進行排列。就像人類由字組詞、再到短語、句子、段落、文章一樣,從A、T、C、G四種核苷酸的排列組合,不同的基因就具有了不同的遺傳信息,於是也形成了人類不同的個體。基因具有忠實地複製自己——這是為了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徵——和能夠「突變」和變異兩個特性。所以,一方面,好的「突變」和變異使得生命體得以不斷延續、走向更強;相反的時候,則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一般為各種各樣的遺傳病,比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聾啞、血友病等。在人類清楚基因的本質之前,人類對自己的遺傳病症束手無策,只能是儘可能預防、避免;而在今天,人類已經越來越多地可以通過基因「修改」等精密手段,確保優生優育。

邦妮·羅徹曼是一位熱衷於不斷探索新知、積極為大眾進行科普的獲獎記者。在《基因機器》一書中,她對基因技術在人類生殖健康發展上到底能夠發生多大的作用,對基因的了解到底是會使人更加強大會加劇人們的焦慮證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在很大程度上,對於個體而言,基因治療使得有些相對特殊的病症,能夠在基因水平就得到有效治療或規避;而如果這樣一種手段,因為它的強大、有效,卻在另一種層面上讓人們不由地擔心,這樣的技術會被有意無意的濫用,從而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歷史上,這樣的一種焦慮不是沒有先例的。納粹德國就曾經宣稱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種族,所以他們要從肉體上消滅猶太人等所謂「劣等種族」。當然這事實上不過只是一種作惡的借口罷了。但正因為人類已經越來越多地掌握了基因技術,對這項技術的研究越深入、利用越廣泛,隨之而來的擔心就越多,其實也是一件並不意外的事情,對此懷有一定的警惕性是應當且必須的。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基因技術能夠幫助猶太人打敗泰-薩克斯病——當孩子的父母都攜帶會導致泰-薩克斯的15號染色體缺陷時,這個致命的神經系統疾病會奪走病兒的視力,使其無法說話也無法運動;而泰-薩克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每一對有這種基因缺陷的父母所生的孩子中,有25%的概率不會遺傳,有50%的概率會成為攜帶者,而致病率也達到了驚人的25%。在美國,每27個德系猶太人中就有一個人是這種基因缺陷的攜帶者;作為對比的另一個數據是,普通人中這個比例是二百五十分之一。唐氏綜合征也是一樣。醫學工作者通過沉默唐氏綜合征中21號染色體的多餘染色體,從而達到治療的根本目的——而唯一讓很多人感到困擾的地方是,以此「改變」自己的孩子,說來容易,付諸行動卻很難,這也是很多新技術在應用之初所面臨的共同困境。類似的擔心顯然有一定的道理,而人類的進步與發展就是在這樣的一種過程中逐步實現的,其間難免走了回頭路甚至是誤入歧途。

總而言之,基因技術絕非只有百利而無一害。一切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人類應該如何看待基因技術的應用及其發展,有沒有一定的超級規則可以用來指導和規範基因技術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而不是被濫用誤用。實際應用中,這些都是必須考慮到的問題——小說中則不妨忽視這樣一種憂慮。

來自豆瓣,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想時代 的精彩文章:

基因技術是現代醫學的巨大成功,還是裝滿了各種可能的潘多拉魔盒?
如何留住你的客戶,並創造高回報率?

TAG:閱想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