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龍興:域外之地的開花結果

龍興:域外之地的開花結果

1525年4月8日,霍亨索倫家族的阿爾布雷希特——條頓騎士團的最後一任大團長,宣布改信路得教,同時辭去大團長職位,將騎士團世俗化,改組為普魯士公國。

於是,「普魯士」這個名詞從地區名稱躍變為一個主權國家,並將在隨後的四個世紀叱吒歐洲,加冕無上的榮耀。

普魯士國旗

在波羅的海南岸,波蘭地區的北部的普魯士地區,曾經生活著一群波羅的海海族,他們與立陶宛人相近,世代靠海吃海,文化程度也較低。

公元12世紀,南部的波蘭王國逐漸強大起來並開始了積極的擴張,但普魯士人的激烈反抗阻礙了波蘭人繼續向北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的腳步。1225年,忠於波蘭王國的馬佐維亞公爵致信給條頓騎士團大團長,邀請其共同討伐異教普魯士人。

條頓騎士團全名為耶路撒冷的德意志人聖母瑪麗騎士團,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期,德意志人的偉大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巴巴羅薩(文明6中德國文明領袖)出征未半,便淹死在東方的河裡,群龍無首的德意志騎士在阿克建立了一個行善的醫護組織,形成了騎士團的前身,毫無疑問,這個騎士團的早期成員均為德意志人,整個騎士團也帶有濃厚的日耳曼色彩。

當時正在歐洲各處遊盪的條頓騎士團正苦於無處容身,馬佐維亞公爵的邀請信可謂是雪中送炭,驍勇善戰的日耳曼武士來到普魯士地區,在各地建起城堡,步步為營,掃蕩了整個普魯士,直到1283年,普魯士被條頓騎士團完全征服。

請神容易送神難,波蘭人這才嘗到了苦頭,已經打下紮實根基的條頓騎士團將普魯士地區進行了大規模地日耳曼化改造,並且佔用了「普魯士」的名字,拒絕離開。

1234年,教皇格利高里九世頒布了黃金詔書,承認騎士團對他們征服的土地的所有權,1237年,條頓騎士團又與利沃尼亞的寶劍騎士團合併,使得利沃尼亞成為騎士團國的另一翼,1285年,條頓騎士團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政權——騎士團國,而普魯士則作為騎士團國的中心。

大致區域劃分

波蘭人顯然不會咽下這口氣,作為一個內陸國家,條頓騎士團封住的是波蘭人夢寐以求的波羅的海出海口。(延伸閱讀:【5.28】為了出海口,我們流過多少血?)

1410年7月15日,波蘭國王弗拉迪斯拉夫·雅蓋洛(毛線國王←_←,東歐大草原上的粗魯蠻子,娶走我女神的hentai!)親率波蘭-立陶宛聯軍3.9萬人,在坦倫堡和格林瓦爾德附近與條頓騎士團約2.7萬人的軍隊展開決戰,中世紀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騎士戰爭——格林瓦爾德會戰爆發。

戰役以條頓騎士團的慘敗而告終,近8千名條頓騎士戰死,騎士團大團長馮·容金根當場陣亡,騎士團也因此一蹶不振,格但斯克等重要港口城市相繼被波蘭人佔領,而騎士團自身也逐漸淪為波蘭王國的附庸。

1511年,來自霍亨佐倫家族的年僅21歲的阿爾布雷希特被選為條頓騎士團第37任大團長,年輕氣盛的阿爾布雷希特根本不願意臣服於波蘭,1520年,騎士團再度與波蘭開戰,可惜騎士團早已不是100年前的鼎盛時期,戰役再度以騎士團的慘敗而告終。

1525年,受到德意志地區的宗教改革的影響,阿爾布雷希特宣布改信路得教(即新教),並改組騎士團為普魯士公國,但實際上,阿爾布雷希特以繼續承認波蘭為宗主國為代價,換取波蘭國王對霍亨索倫家族世襲普魯士公爵的支持,公國仍舊未能改變波蘭附庸的現狀。

轉機出現在1618年。

這一年,阿爾布雷希特的唯一兒子弗里德里希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盡頭,並且身後無嗣,其婿——神聖羅馬帝國勃蘭登堡選帝侯約翰·西吉思蒙,這位霍亨索倫家族的正統家主,繼承了普魯士公國,由此形成了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儘管兩個小邦的土地並未相連。)

說起勃蘭登堡公國,在中世紀早期僅僅是神聖羅馬帝國邊區殖民地,直到1252年阿斯卡尼亞家族的約翰一世取得了選帝侯稱號(神聖羅馬帝國內部存在七個選帝侯,共同推舉皇帝神)併入主勃蘭登堡地區,隨後的一個世紀,柏林、科倫,法蘭克福等城市相繼被建立,公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內極具話語權的選帝侯。

1417年,霍亨索倫家族入主勃蘭登堡,(阿斯卡尼亞家族於1320年絕嗣)家族吸取巴巴羅薩沒有實際直轄領地導致帝國崩潰的教訓,將勃蘭登堡作為自身安身立命的地方,悉心經營並加以擴張,直到馬丁路德以其石破天驚的思想,雷厲風行的改革行動,捅穿整個歐洲大陸。

同樣是1618年,5月23日這一天,波希米亞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發動起義,衝進王宮,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兩名欽差從窗口投入壕溝,並成立臨時政府,宣布波希米亞獨立,同時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大公費迪南二世開戰,隨著支持皇帝的天主同盟大勝,信奉新教的丹麥諸國和不願奧地利做大的英法倒向新教同盟,神羅內戰擴大為整個歐洲的大混戰,慘烈的三十年宗教戰爭爆發。

戰爭一直持續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戰爭除了法國幾乎沒有贏家,而作為主戰場的德意志地區則是被摧毀殆盡,德意志地區的人口從1700萬銳減至1100萬,損失率高達30%!

慘烈的戰爭讓剛剛繼任勃蘭登堡-普魯士公爵的弗里德里希·威廉深刻認識到兩點:

一,必須擁有一支絕對服從,戰力超群的常備軍!

二,必須建立起強有力的君主專制集權制度!

當奧地利人還做著神羅皇帝千秋萬代的普世君主之夢時,普魯士人已然將統一德國的雄心壯志繪入了宏偉藍圖之中!

布拉格擲出窗外事件,三十年戰爭導火索

弗里德里希·威廉被普魯士人親切地尊稱為大選侯,毫無疑問,這離不開他在位時的偉大功績。

首先,大選侯致力於組建新軍,三十年戰爭中大放異彩的瑞典軍隊成為他的效仿對象,於是,由各個團隊組成,長期服役,駐紮於所在區域的農民和市民家裡並遵從鐵的紀律的普魯士新軍被建立起來,每個士兵都向選侯宣誓效忠。

而在1653年大選侯於容克達成的勃蘭登堡邦《協會議定》(容克:以普魯士為代表的德意志東部地區的貴族地主)徹底將容克們拉上了國家的馬車,以精英容克為主體的聲名遠播的普魯士軍官團得以建立,而容克階級也逐步成為霍亨索倫家族統治的階級基礎,並成為普魯士君主國的主要支柱。

其次,大選侯格外注重經濟發展,青年時期在尼德蘭(今荷蘭,當時屬於歐洲最為富庶的地區)度過的大選侯深切地體會到國家經濟的重要,且對加稅這種飲鴆止渴的行為有著清醒的認識:

增加國家稅收的途徑是推動國家經濟繁榮,而不是一味加稅。

於是,全新的稅制改革在普魯士實行開來,廣闊的波羅的海海岸被利用起來,伴隨著中歐和北歐的貿易逐漸繁榮起來,處於中間的普魯士實現了真正的經濟騰飛。

與此同時,大選侯的移民政策伴隨著邦國內經濟的不斷提升,同樣取得了絕佳的效果,《波茨坦敕令》向全歐洲被驅逐的新教徒和猶太人張開了懷抱,來自法國的技藝嫻熟的手工業者,來自威尼斯的精明的猶太商人,以及千千萬被壓迫的新教徒們,他們迅速地修復了三十年戰爭帶給普魯士的人口創傷的同時,還為普魯士陸軍提供了整整五個新團的軍力。

僅僅三十年,普魯士的國家收入增長了整整七倍!

戰鬥力極強,紀律極嚴的普魯士陸軍

有了經濟和軍事的雙重支撐,是和老宗主國波蘭說再見的時候了。

1655年,瑞典發動了針對波蘭的第一次北方戰爭。在普軍的配合下,瑞典人不費力就佔領了華沙,大選侯威廉趁機宣布取消波蘭對普魯士的宗主權。

1658年,取得獨立的普魯士調轉槍口,倒向奧地利-俄羅斯-波蘭組建起的反瑞同盟,將入侵的瑞典軍隊全數驅逐出國境。

到1670年荷蘭戰爭爆發時,普軍規模已經從大選侯繼任之時的3000人,猛增到38000人,數量已然不弱於版圖數十倍於普魯士的法國。而在質量方面,1674年冬天的費爾貝林戰役中,6000普軍徹底擊潰了11000人的瑞典軍隊,其中瑞典皇家禁衛軍1200人中除去20人逃脫,70人被俘外悉數戰死,而普軍的損失幾乎可以不計。(瑞典軍隊的戰力在當時的歐洲幾乎位列首位)

1688年,大選侯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為他的後人留下了一支極為強大的軍隊和一個井然有序並且獨立自主的國家,伴隨著悄然覺醒的民族意識,一個全新的強大的王國即將誕生。

1701年1月18日,不負父親和全體普魯士人民的厚望,弗里德里希三世,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公爵,在柯尼斯堡王宮舉行了極度奢華的加冕儀式,普魯士王國,在這一天宣告成立。

至此,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一家獨大的局面被徹底打破,奧普雙雄並立的時代來臨,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曾經的域外之邦,竟然真的開花結果,駕臨帝國之巔。

弗里德里希·威廉,勃蘭登堡大選帝侯(1640~1688)。17世紀最卓越的專制君主之一 。

1713年,大選侯的孫子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繼承了普魯士的王位。

這位以吝嗇著稱的國王,加冕典禮僅僅花費了2547個銀幣,而他的父親曾經為此花費了500萬銀幣。他繼位後,大幅度削減了王室經費,打發走了所有不相干的人員,自己也保持著極為普通的飲食,甚至連煙葉,也只抽最便宜的劣等煙葉。

在這位國王眼中,值得他花錢的,只有兩處:

他的軍隊,和他的國民教育。

國王對於他的軍隊,可謂是投入其畢生精力,他身為國王,卻以軍裝為日常服裝,幾乎每天都會前往軍營操練士兵,超過60%的國家收入被用于軍費開支,而普軍的規模,也從1710年的3.8萬猛增到1740年的8.3萬,而容克階級除長子外無封地的適齡青年,無一例外地都要進入王家講武堂受訓,從而為普魯士軍官團源源不斷地供給優秀卓越的指揮官。

如果說除了軍隊,還能從國王手中掏出錢的話,那無疑是國民教育,國王大力推廣基礎教育,甚至要求士兵加以旁聽,提高軍隊素質的同時監督教師工作。由此開始,普魯士的全國識字率開始突飛猛進,並為下一個世紀引領全新的工業革命積澱下了第一塊基石。

而在工作上,國王是事必躬親的,並且要求其臣民也必須做到一絲不苟,他曾經當眾笞責玩忽職守的官員,並為臣僕的懶惰向公眾道歉,他又規定集市上的商販或店員如果不是在叫賣而是在紡織毛線或者做縫紉,則取消其營業特許權。

弗里德里希一世統治下的普魯士,讓全歐洲感受到了普魯士人的兢兢業業與極高的效率,公路保養,郵政投遞,客車運輸,一切都井井有條,絲毫不亂。

1740年,當這位號稱普魯士建設師的國王身著自己的軍裝離開人世時,他為他的繼任者留下了一支戰鬥力冠絕歐陸的龐大軍隊和1000萬塔勒的巨額財富。

而他的繼任者,德意志歷史上的千古一帝,將以腓特烈之名,攜父親祖父曾祖三代之心血,將普魯士推向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強權之巔!

公眾號ID:air_poetry

回味歷史,憶憶千百年來的滄海桑田;追溯時代,聽聽悠悠輪迴的風煙長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煙長歌 的精彩文章:

TAG:風煙長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