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史上第一位不被看好的皇帝,他卻創造了很多歷史第一

中國史上第一位不被看好的皇帝,他卻創造了很多歷史第一

楊堅(541年7月21日 [1] -604年8月13日),即隋文帝(581年-604年在位),漢族,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隋朝開國皇帝,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

楊堅鮮卑小字為那羅延(金剛不壞),鮮卑姓氏為普六茹,為其父楊忠受西魏恭帝所賜。後楊堅掌權後恢復漢姓「楊」,並讓宇文泰鮮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漢人恢復漢姓。

大定元年(581年),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被尊為「聖人可汗」;內政方面,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輝煌時期。

楊堅為鞏固國家統一作出了貢獻。首先是厲行節儉政治,使民眾在較輕的剝削下得以發展生產。其次是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適合於南北統一後的中國。刑律刪去若干秦、漢、南北朝相沿的酷刑,更是一個重大的改進。楊堅利用突厥內部存在的弱點,以謀略為主,軍事為輔,避免發生大戰爭,這對國家的安定是很有利的。西晉末年開始的國內分裂,經楊堅積極經營,造成了較為穩定的統一局面,盛大的唐朝就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

隋朝建立以後,在政治、經濟等制度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鞏固了中央集權。楊堅由繼承父親楊忠的隨國公起家,其家族曾被賜姓普六茹,進封隨王,故把自己新王朝的國號定為隨,他又感到隨字有走字旁,與走同義,不太吉利,便改隨為隋。

隋朝建立初期,是一個百廢待興、百亂待治的局面。隋文帝一登上金鑾寶座,就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對政治制度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確立三省六部制

楊堅廢除不合時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北周的官僚體制基本上是效仿原來西周時期的《周官》即《周禮》的形式,很原始、極混亂。六官制,稱謂複雜,職掌不明,辦事效率低下。楊堅恢復了漢魏時期的體制,基本上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楊堅在中央設立三師、三公、五省。三師、三公只是一種榮譽虛銜。掌握政權的是五省,即內侍省、秘書省、門下省、內史省和尚書省。內侍省、秘書省在國家政務中不起重要作用。內侍省是宮廷的宦官機構,管理宮中事務。秘書省掌管書籍曆法,事務較少。起作用的是其他三省,內史省、門下省、尚書省都是最高政務機構。內史省負責決策,門下省負責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這就是後來被唐朝繼承的三省制。

簡化地方官制

隋初,楊堅在確立了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機構後,又對地方機構進行了改革。南北朝以來,由於郡縣設置過繁,形成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局面。隋初沿北齊、北周制設州、郡、縣三級地方機構,開皇三年,楊堅從河南道行台兵尚書楊尚希的建議,廢郡,改為州、縣二級制。州設刺史,縣設縣令。

修訂開皇律

北周的法律既殘酷又混亂,「內外恐怖,人不自安」 。在楊堅掌握北周政權時就曾經進行過改革,親手刪定《刑書要制》,但不太徹底。隋朝建立後,開皇元年(581年),楊堅下令命高熲等人參考魏晉舊律,制訂《開皇律》。開皇三年(583年),楊堅又命蘇威、牛弘修改新律,刪除苛酷條文。《開皇律》將原來的宮刑(破壞生殖器)、車裂(五馬分屍)、梟首(砍下頭懸掛在旗杆上示眾)等殘酷刑法予以廢除。規定一概不用滅族刑。減去死罪八十一條,流罪一百五十四條,徒、杖等罪千餘條,保留了律令五百條。刑罰分為死、流、徒、杖、笞五種。基本上完成了自漢文帝刑制改革以來的刑罰制度改革歷程,這就是封建五刑制。《讀通鑒論》這樣贊評道:「古肉刑之不復用,漢文之仁也。然漢之刑,多為之制,故五胡以來,獸之食人也得恣其忿慘。至於拓跋、宇文、高氏之世,定死刑以五:曰磬、絞、斬、梟、磔,又有門房之誅焉,皆漢法之不定啟之也。政為隋定律,制死刑以二:曰絞、曰斬,改鞭為杖,改杖為笞,非謀反大逆無族刑,垂至於今,所承用者,皆政之制也。」死刑復奏制度是從開皇十五年(595年)形成定製的,楊堅規定凡判處死刑的案件,須經「三奏」才能處決死刑。《隋書 刑法志》:「(開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決。」楊堅還下詔:「天下死罪,諸州不得便決,皆令大理復治。」 《開皇律》對後世律法影響深遠,楊堅修訂的法律唐朝都基本上繼承了。

從秦漢一直到南北朝,都城之中的城市格局,沒有章法,沒有布局,皇宮、官署、民居,交錯相處,十分雜亂。至大興城之後,都城的均衡對稱格局開始形成,街道整齊劃一,南北交錯,東西對稱,大街小巷,井井有條。皇宮、皇城、民居三個部分相對分開,界線分明,既安全,又實用。

經濟

領均田令

楊堅推行均田制,整頓戶籍。實行了「大索貌閱法」要求官吏經常檢查人口,根據相貌來檢查戶口,使編戶大增。和實行「輸籍定樣」在第一個的基礎上確定戶口數,編製「定簿」,以此為依據來收取賦稅。開皇三年(583年),清理出陰漏丁男44.3萬人 共計 164.15萬口。「高祖令州縣大索貌閱,戶口不實者,正長遠配,而又開相糾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為戶頭,以防容隱。於是計帳進四十四萬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萬一千五百口。」這些舉措防止地方豪強和官僚勾結,營私舞弊。將從豪強手裡依附的人口解放出來,增加了國家的勞動力,調動貧苦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國家掌管的納稅人丁數量大增。 [13]

設置糧倉

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許多糧倉,其中著名的有興洛倉,回洛倉,常平倉,黎陽倉、廣通倉等。存儲糧食皆在百萬石以上。貞觀11年,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隋朝已滅亡了20年,隋文帝已經死了33年,可那時的糧食布帛還未用完。1969年在洛陽發現了一座隋朝糧倉——含嘉倉遺址。面積達45萬多平方米,內探出259個糧窖。其中還有一個糧窖還留有已經炭化的穀子50萬斤。由此可見的隋朝的富裕與強盛。

改革貨幣

楊堅統一了幣制,廢除其他比較混亂的古幣以及私人鑄造的錢幣,改鑄五銖錢,世稱「隋五銖」。「隋五銖」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錢一千重四斤二兩。 「車書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時重新統一。「隋氏混一南北,凡齊、周之故老,梁、陳之舊臣,咸薈粹一朝,成文章之總匯。」除此之外,楊堅還曾頒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戰亡之家,給復一年」等仁政措施。

倡導節儉

楊堅節儉愛民。楊堅小時候生長於寺廟之中,素衣素食

隋五銖

,生活節儉,這使他養成了崇尚節儉的性格。他雖貴為天子,但卻食不重肉,不用金玉飾品,宮中的妃妾不作美飾,很是節儉,他深知節儉的重要性,教育太子要節儉,說國家沒有因為奢侈腐化而能長治久安的。他還提倡官員節儉。因為節儉,剝削較少,民眾能夠安居樂業,戶口和財產劇增,又加上其他一些促進生產的措施,在很短的時間內,百業興旺,經濟繁榮景象由此而生。

楊堅的太陵始建於隋仁壽四年,實際上是楊堅與獨孤皇后的合葬墓。陵冢高27.4米,呈覆斗形,夯築而成。底部面積為26560平方米。陵冢頂部平坦,呈長方形,東西長48米,南北寬38米。陵冢底部四周已被挖掉3~5米,現殘存東西長166米,南北寬160米。陵冢周圍原築有夯土城垣,現已基本毀壞,唯北城尚有殘牆,長約130米,最高處1。2米,殘存寬5。5米。夯層清晰,夯窩明顯。經初步鑽探,陵垣東西長756米,南北寬652米,總面積49。29萬平方米。垣牆的四角及中部都發現有大量的磚瓦殘片,應是當時建有闕樓和城門的殘跡遺存。

太陵一如秦漢封土為陵的建制,然而,也許是楊堅遺有前囑,這座開國君王的陵墓,遠遠不如秦漢皇陵的規模和其他開國皇帝的規模。而據西漢墓葬制度規定,皇帝即位的第二年,就開始每年從全國稅收中抽取三分之一營造皇帝陵墓,即壽陵。帝王陵園佔地七頃,陵穴佔地一頃,陵高十二丈,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尺。有四個墓道,都能通過六匹馬駕的車子。四門埋設暗劍、伏弩機關以防盜墓。死者身穿金縷玉衣、口含玉蟬…… 那麼,楊堅的陵墓中是否也如漢時墓葬制度規定的,皇帝陵墓必有大批金銀珠寶、稀奇古玩,現代部分專家學者經過遍閱籍典以及遍訪太陵周圍民間鄉里,發現典籍沒有記載有關太陵隨葬的例證,而當地百姓皆傳說太陵無寶可盜,言說歷代軍閥、土匪,均至此徘徊,未有收穫。

可見楊堅真是一位以自我為標準鼓勵皇親貴族要節儉的好模範。,

在美國學者邁克爾·H·哈特1978年所著中《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第82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東頭說史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統一六國,雕刻傳國玉璽彰顯皇權,那麼傳國玉璽究竟流落何方
魯迅最為經典的10句名言,道出人生真諦

TAG:老東頭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