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一市,建國後曾是兩省區政府駐地,現僅為普通地級市

我國一市,建國後曾是兩省區政府駐地,現僅為普通地級市

張家口市,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東臨北京、西南靠山西、西北接內蒙古,地處京、冀、晉、蒙四省市交界處,是連接京津和晉蒙的交通樞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張家口市歷史悠久,曾是口外重要的商貿城市,民國及建國初期曾是察哈爾省省會,也曾是內蒙古政府駐地,現在為河北省地級市,總面積3.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67.02萬人。

張家口,舊稱張垣,歷史悠久,市境西南部涿鹿縣為涿鹿之戰所在地,黃帝部落曾「邑於涿鹿之阿」,開創了中華文明。歷史上,張家口多為多民族混居之地,至明朝時,大部屬京師(北直隸)。

張家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京畿門戶和首都北大門,也是現行長城最多、時間跨度最大的地區,有「長城博物館」之稱。張家口城建於明宣德年間,屯有重兵,既是一座武城也是一座商城。明清時期,張家口成為北方重要的貿易商城,與「絲綢之路」媲美的「張庫大道」就發端於此,見證了蒙漢兩族人民互市的繁華。

1928年,國民政府設察哈爾省,省會駐萬全縣(今張家口萬全區),後移駐張垣市(今張家口橋西區),這是張家口第一次成為省會。1949年,張家口解放,仍為察哈爾省省會,1952年11月,由於察哈爾省地廣人稀、物資匱乏,經政務院同意,察哈爾省撤銷,張家口劃歸河北省。

實際上,張家口在建國後不僅做過察哈爾省的省會,還曾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政府駐地。1949年11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周總理的批准,內蒙古自治政府遷駐張家口,1952年察哈爾省撤銷,張家口劃歸河北省後,內蒙古自治政府仍舊駐張家口,直至1954年綏遠省撤銷整體併入內蒙古自治區後,自治區人民政府才遷駐呼和浩特(由歸綏改稱)。

如果喜歡,請關注、點贊、評論、收藏、轉發,閱讀更多精彩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滄海桑田史海沉鉤 的精彩文章:

安徽一縣,沃野千里,解放後四次更改所屬省份,人口近百萬
山東十七地市是何時成立的?山東最早的省轄市竟然是濰坊?

TAG:滄海桑田史海沉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