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真實的面貌,值得我們驕傲地生活

生活真實的面貌,值得我們驕傲地生活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ioyd Wrignt,1869年6月8日—1959年4月9日)

美國最重要的建築家,被譽為世界現代建築四位大師之一。其代表作有流水別墅、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東京帝國飯店等。

So Long, Frank Lloyd Wright(Simon&Garfunkel)

 The Essential Simon & Garfunkel

Simon & Garfunkel 

00:00/03:41

他是美國靈魂的旗幟:建築師、設計家、作家、教育家、哲人;他是緋聞纏身官司不斷的公眾人物,奇裝異服時髦汽車奢侈品的愛好者;他終身沉浸於建築之中,從業時間逾70年之久,共設計1141座建築;他的作品超越時代——流水別墅是現代建築史上最為傳奇的作品,喬布斯凝視它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好設計;他的理念恆久流傳——讓建築回歸人性,讓建築順應自然;他坎坷堅韌而多情不羈的一生亦為世人津津樂道,成為眾多著名文學作品的原型甚至文化偶像,如安·蘭德之《源泉》,南希·霍蘭之《愛上賴特》等。

流水別墅

數以百計的年輕人從美國各地,從墨西哥、義大利、中國和印度,來到賴特身邊充當學徒。其中有些人並沒有建築專業基礎,也不甚了解賴特的作品,只是因為讀了他的書《一部自傳: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就毅然做出改變自己一生的決定。

有人說過:「如果今天是如同文藝復興的時代,那麼賴特就是20世紀的米開朗琪羅。」今天是賴特逝世五十九周年,想推薦此書的「譯者序」給你——藉此讓我們來一窺這位世界現代建築大師的世界。

生活本身是一種崇高的建築,建築本身是一種生活。我堅信,要實現有機的生活,首先應當重讀造物主所寫的那部巨著,應當鄙視出於羞恥或者畏懼而不敢誠實地生活的青年人。生活真實的面貌,值得我們驕傲地生活。

——《一部自傳: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文|楊鵬

一位讀完了本書(《一部自傳:弗蘭克·勞埃德·賴特》)譯稿的朋友,認為這是「一個精彩的電影劇本」。

這種評價出乎我的意料,但是仔細想來,倒也非常恰當。

很顯然,作者借鑒了他所崇拜的雨果慣用的筆法。雨果的每一部小說,都像帶有完整分鏡頭的電影劇本。這本《一部自傳》和《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一樣充滿鮮活的人物、精彩的對話,當然也屢屢出現雨果式的大段抽象議論。

如果把這個劇本搬上銀幕,你會看到男主角的形象在令人目眩地變換:

頂著烈日鋤草放牛的少年,校園舞會上出醜的大學生,在東京的陋巷裡搜買浮世繪的藝術商,三次婚姻中的丈夫,七個子女的父親,涉及私奔、火災、謀殺、誘拐和破產而頻頻見報的社會名人,監獄鐵窗下熬過寒夜的被告,駕駛著敞篷轎車橫穿半個美國的花甲老者……

這就是弗蘭克· 勞埃德· 賴特的人生嗎?

是的,賴特用他長達92年的人生,驗證了他喜愛的英國詩人威廉· 布萊克的詩句——「豐盛即美(Exuberance is beauty)」。

當然,他「豐盛」的人生還有另一部分內容。以上那些種種形象終歸只是他的「客串」。他的主業是世界上最偉大(沒有之一)的藝術領域。在六十多年的建築師生涯中,賴特總共設計了一千一百座建築,其中五百三十座建成。包括「流水別墅」和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二十五件作品,被美國政府列為「國家歷史名勝」。1991 年,賴特被他從未加入過的美國建築師協會,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美國建築師」。

當七十五歲的賴特為這部洋洋洒洒的《一部自傳》畫上句號時,他正準備迎來事業的又一個高峰。此刻,他所有建成作品中的大約三分之一,尚未開始設計。很可惜,這一神奇的事實也是本書最大的缺憾。我們無緣看到包括古根海姆博物館的許多傑作是如何獲得生命。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

但是依我猜測,賴特本人未必認為這是多麼嚴重的「缺憾」。畢竟,他生命中最後的十幾年裡一片坦途,榮耀與成功如潮湧來,生活似乎不再那麼「豐盛」了。而豐盛的生活,才是他追求的終極目標。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一部自傳》里詳盡地介紹他野餐帶了哪些美食,長篇累牘地描寫他被記者和律師們糾纏,而對於「流水別墅」這一傑作,居然一筆帶過。

我相信,他最引以為豪的不是任何一件作品,而是他享受(某些時候是忍受)過的豐富人生

在有關賴特的上百本學術專著當中,《一部自傳》享有極其獨特的地位。儘管時常思維跳躍、有時刻意地閃爍其詞,但仍它不啻為探究賴特的思想和人生的最佳線索。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卷前面的插頁都有賴特親自設計的線條圖案,抽象地體現該卷文字的主旨。前四卷序曲的主題,是按照冬、春、夏、秋順序排列的四季,這是賴特用心良苦的布局。而第一卷採用第三人稱的寫法,則是源自他的導師沙利文的《自傳》。

在賴特的有生之年,數以百計的年輕人從美國各地,從墨西哥、義大利、中國和印度,來到他身邊充當學徒。其中有些人並沒有建築專業基礎,也不甚了解賴特的作品,只是因為讀了這本自傳,就毅然做出改變自己一生的決定。

我之所以有勇氣將這部書譯成中文,正是因為我堅信自己有限的語言能力和學識,也無法削弱它蘊含的力量。作為一個蹩腳的建築師,我從這本書里學到:

只有思考整個世界,才可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建築師。如果僅僅思考建築,即使你的作品能夠體面地建成,它多半只是對於模仿品的再模仿,你本質上仍然只是一個出色的繪圖員。

作為人口兩千萬的大都市中的一個原子,我發現書中寫於80年前的預言已經成為現實:行人無路可走而汽車只能慢慢蠕動, 擁擠的地鐵和公共汽車剝奪人們起碼的尊嚴。這究竟是人類進步的標誌,還是大家都有幸分享的恥辱?

註:楊鵬,1974年生於西安,在清華大學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完成建築學業,先後在美國帕金斯威爾建築師事務所和北京清華安地建築事務所任職,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

此段選摘在原文基礎上有所刪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景 的精彩文章:

如果生活沒有了樂趣,那將是一場悲劇
40億年地球生命之旅,誰才是你的「小猩猩」?

TAG:文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