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洋光緒元寶庫平一兩

北洋光緒元寶庫平一兩

這枚光緒元寶北洋庫平一兩,重36.73克,錢面珠圈內漢文「光緒元寶」。圈外上環滿文四字,下環「庫平一兩」左右分別為「北」、「洋」兩字,字上一星點。錢背為中心蟠龍圖,上下環英文,右為阿拉伯數字「33」,左右下側各一圓點星。背景為光緒三十三年(1907)北洋銀元局試鑄清政府制定《銀幣分量成色章程》法定銀元為庫平一兩後,鑄行「庫平一兩」、「光緒元寶」。因不為時人接受,隨即停鑄。直至宣統二年(1910)又頒《幣制則例》,規定以元為單位,重七錢二分,不標重量。今實物所見,重量不盡一致,一般在35.1—37.6克之間。

北洋光緒元寶庫平一兩銀幣,光緒三十三年北洋銀元局鑄造,由於庫平一兩銀幣在實際流通中與當時通行的壹圓流通幣(重庫平七錢二分)兌換不方便,所有沒有能夠正式推廣行用,僅有鑄額極少的一兩銀幣進入流通領域。

銀幣正面中央珠圈內鐫「光緒元寶」四個字,珠圈外上方鐫滿文四字,由左至右讀作「光緒元寶」,背面龍圖與光緒二十九年(1903)戶部鑄造的一兩銀幣龍圖相似,但是細部有明顯區別。假幣的正面滿文細弱無力,中文字呆板生硬,背面龍圖細部與真品相差很大,且遠不及真品龍圖栩栩如生。光緒元寶北洋庫平一兩存世稀少,收藏價格不菲。這也是當今市場所見偽品較多的重要原因。

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光緒元寶是大清光緒年流通大面值貨幣之首,是我國首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發流通貨幣,對於現今也蘊藏了一定歷史意義。金是自先秦時代即產生的傳統金屬裝飾工藝,是一種傳統的做法,稱火鍍金或汞鍍金。此件《鍍金四川省造光緒元寶》採用的則是汞鍍金工藝 量稀缺度是非常稀少,其工藝亦可以稱為鎏金。質地渾厚有實感,收藏價值附帶著特殊的歷史意義。

清末銅價劇漲,民間毀錢為銅,以獲數倍之利,市面出現錢荒。廣東因停鑄制錢,市面制錢日乏,小額流通十分不便。為救錢荒,同時受香港銅元及外幣影響,光緒26年6月,兩廣總督德壽與前總督李鴻章奏准廣東仿香港銅仙鑄造機制銅元。故清代機制銅元的鑄造由廣東伊始。繼而福建、江蘇、四川光緒元寶銅幣等省相繼仿鑄銅元,其中戶部光緒元寶價值最高。

近幾年,一直波瀾不驚的銅幣忽然扶搖直上,以「光緒元寶」為代表的老銅幣價格在5年間升了6倍。更有專家稱擁有老銅幣的市民應該細心保存積極收藏,今年將是老銅幣升值的狂飆期。2017年,光緒元寶 大清銅幣價格飛漲。

此枚戶部當二十文光緒元寶 保存完好,包漿自然老化,祖傳之物輕微磨損氧化。

2017年市場異常火爆,引起很多收藏家,投資者的追捧。

業內專家人士對光緒元寶以後的升值空間和投資價值一致認可。

如果你是買家,那你完全可以來我們公司參觀,交流。說不定會有您喜歡的藏品

成交才是硬王道,成交的傭金才是我們生存的保證。

徵集範圍:

△中國書畫、名人信劄

△古代陶瓷、明清及宋元瓷器

△竹木雜件、青銅佛像、錢幣郵品

△名貴珠寶、玉器及名牌手錶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異珍藏 的精彩文章:

黃公望作品欣賞

TAG:奇異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