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社評:鼓吹移民?家、國概念缺失,粗糙的利己主義者

社評:鼓吹移民?家、國概念缺失,粗糙的利己主義者

2018-04-1315:03

前言:一個從小生活在貧困家庭的孩子,看到富人家的孩子住大房子吃山珍海味十分羨慕,便下決心讓自己的孩子也能成為富人家的孩子。多年後,這個孩子成人了,他買了大房子,吃上了山珍海味,也給自己的孩子打下了富人的基礎。可是他並沒有拿出多餘的錢去幫自己的父母親蓋一座大房子——當然父母也並沒有向自己的孩子要過回報。然後此人洋洋自得,不僅因自己受過的高等教育和獲得的社會地位開懷不已,還大肆鼓吹「窮家生活不易,好不容易讓自己也成了富人,為了保住自己的錢財和給下一代作考慮。那個窮家就不做考慮了罷!」於是,於貧窮困難中將這個孩子撫養成人的父母就被孩子遺忘在了腦海中的某個角落,而這個孩子偶爾 看著滿臉滄桑、雙手皴裂的父母的時候,竟還怡然自得、絲毫不引以為疚,「鼓吹」依然。左右鄰里深以為恥。

高樓大廈

故事就是這麼個故事。故事告訴我們的就是,知恩不報者尚可恕,而恩將仇報者應恥之。正是羊羔跪乳、烏鴉也知反哺,不儘力回報父母養育之恩也就罷了,還大肆鼓吹自己放棄「窮根」、「草根」的動力和「事迹」,這正是應了那句「人丑沒事,但是丑還出來嚇人就不對了」那句流行語。

很可惜的是,現實中就有很多這種孩子,一邊享受著家國給予著他的利處,卻在「一飛衝天」後選擇拋棄自己的「跟腳」頭都不回,甚至還來挖祖國的牆角

筆者並非是空穴來風的憤世嫉俗,實在是前兩日看到過一篇文章,文章講的就是一名當年的高考省文科狀元出國留學並最後移民海外(美國)的故事,並且在故事最後向大家宣揚:移民並不難,難的是你要下定決心並為之努力,總有一天你能擺脫來自中國的「窮根」,並且文章的作者可以向有意向移民海外(美國)的網友提供幫助,歡迎前來諮詢。文章下面還有很多網友在跟風:此人所言的確有理,美帝如此之好,紅色中國如此之差,移民甚好,可惜了我等「草民」實在是有心無力,只能遠遠的觀望那些「有錢老爺」移民海外「享清福」了。

一開始,筆者實在是被這篇文章的立場和謬論給氣的怒髮衝冠,一晚上都沒睡好。早上起來就想發文指名道姓的怒斥這種嘩眾取寵、恩將仇報的高文憑「渣滓」,但是當時賬號出了些問題導致現在才有機會發出此文。並且現在想想,根本沒有必要點出這種「渣滓」的名姓了,畢竟人家已經移民海外、拋棄自己的「窮根」了,當我們喊出人家的中文名字的時候,人家也許深以為恥,想讓你喊人家的英文名字呢——即使他現在還在用著自己中國人的名字,掙著中國人的錢。因為人家是從底子里輕視自己的「根腳」的,並且通過不懈努力「更換了自己的血脈」,正所謂人艱不拆,何必再浪費自己的精力和國人的精力去戳一個在精神、血脈以及物質上全部背叛了我們的人呢?

但是為了防止某些網友懷疑筆者造假並藉以嘩眾取寵,筆者還是收藏了該人的文章並截屏為證,免得將來被「查shui表」。

接下來,筆者就分別淺顯的揭露一下該文令人髮指的立場和讓人貽笑大方的謬論。

外國好,外國妙,外國好的呱呱叫;能去外國「享清福」,就別再留在這「窮破」地方受罪

該文以某年高考某省「狀元」的口吻,講述了外國在環境上、在物質上的優越性,然後就得出了如果你的目標是得到一所大房子(最好是別墅)、開上豪車的話那就最好移民的結論。

單看上面這句話是不是覺得道理好像是對,但是總感覺缺少點什麼似的?

沒錯,就是立場問題,這是筆者深以為痛心的地方。古語有言:不學問,無正義,以富利為隆,是俗人也。而這位名聲隆隆的「高考狀元」,正是這麼一位「俗人」,他可能(注意只是可能,畢竟是美國移民而不是美國公民)是物質上的成功者,卻是精神上的徹徹底底的失敗者。而如果這類失敗者多起來了的話,失敗的趨勢就會從精神上蔓延到物質上來,最終拖垮我們所有玄黃之人。

首先,這位高考狀元在「單純的講述」自己的經歷和介紹自己的經驗的時候,很明顯只是站在了一個人的角度,而非是中國人。他只遵從了一個人從茹毛飲血的動物身上繼承而來的「趨利避害」的本能,卻完全無視了人之所以來源於動物卻高於所有動物的高貴品質。當然我們倡導並且願意引領服從全球化的浪潮和歷史趨勢,但是我們更加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現在的世界距離全球化還太遙遠,不同民族就是不同民族,血濃於水就是血濃於水。這點單單看現在的國際局勢大體就能體現的淋漓盡致了。

筆者不反對有人覺得自己出生的鄉村、鄉鎮甚至是省市不夠發達,進而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到了其他省份、其他這個國家的較為發達的地方落地生根的人和現象。因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但是人終究是人,他不能像螞蟻一樣,別人給你豎了一根中間塗滿了膠水的樹枝你還要「死乞白賴」的往上爬。

螞蟻上樹

海外移民,如果真的只是因為錢多好辦事想要找個好地方頤養天年或者是養病安胎這無所謂。因為不得不否認,外國還是有不少像我們國家某些風水寶地似的好地方的(原諒筆者在這裡調皮一下),更何況有些時候為了在某些領域進修移民也是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但是,外國允許有人移民本國,尤其是美國,是有他們的目的的。而這個目的在他們的移民政策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有錢,或者有才。否則你就算移民出去了也只能生活在社會的底層,有關的例子請參見前些陣熱播的大劇中的丁義珍。

而有錢人移民自然會帶走自己的錢財,聚少成多積沙成塔,這就叫資本外流,有關例子請參見前些陣活蹦亂跳但是現在「親民」的坐起了地鐵的王健林;有才人移民則會帶走一個民族崛起並且保持崛起的狀態所需的知識,尤其是在這個知識產權保護被提到了風口浪尖的年代,有關例子請參見當年我國還未有人獲得諾貝爾獎時外國獲獎者中的華裔科學家。

資本外流,知識產權命脈被外國人掌控的結果是什麼?

就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一蹶不振。從這一點上來看,這個受過高等教育——得益於中國教育體制和教育方式的人(因為根據這個高考狀元自己所說,他完全是靠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他完全是一個絲毫沒有家國概念的「粗糙的利己主義者」。這個詞語對應於網上現在流傳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因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至少眼光還有可能長遠一些,看得清自己的民族一蹶不振後會對這個民族的每一個人都造成不可彌補的巨大創傷,而這個粗糙的利己主義者他甚至連這一點都看不到。他以為自己是尋求到了一種好的生活方式,殊不知他只是爬在了一根塗滿了膠水的樹枝上。總有讓他邁不開腿的時候。

圖為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敘利亞

再者,就像本篇文章開頭所講的一樣,你出生於紅色中國,你有著黑色頭髮、黃色皮膚和黑色的眼珠,在這裡有著你的鄉里鄉親,有著你年邁的父母,有著你從一個細胞成長為一個「人」的痕迹。這裡的人、這裡的記憶和事物對你活成了現在的樣子貢獻出了不可磨滅的力量。然而他們本就不圖回報,也從未開口向你索要過些什麼。就連國家需要人才想要呼喚藉助自己力量散布出去的人才們回來的時候,也都是通過提高對人才的待遇而不是一味的洗腦式的讓人報效祖國的方式。

可是這個所謂的高考狀元呢?這個受益於中國教育體制的人,學成移民了。

但是還是那句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國家總不至於要求所有人都有錢學森那樣的思想覺悟。移民就移民,也沒有人會說些什麼。可是移民之後還通過一系列的謬論來鼓吹移民就可以改頭換面換一個世界生活的言論,這就有些「其心可誅」的味道了。

有關資本外流和人才流失的危害筆者上文粗略講了,作為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這位作者、這個高考狀元應該不至於短視到不知道的程度,所以他的目的何在?

無非有二。腦子裡是漿糊,或者是腦子裡是美元。這句話筆者近來提過好多次了。

如果是美元的話,那這篇文章其立場和動機則是徹徹底底的「其心可誅」,拿美元、為美國人做事,國之蛀蟲,過街老鼠爾。

如果是漿糊的話,那筆者真的是為浪費在這位「高考狀元」身上的教育資源而感到可惜,同時也為我們的教育水平感到欣喜鼓舞——對牛彈琴尚且難得要死,而我們的教育竟然能讓一個腦子裡滿是漿糊的人成為「狀元」,這種奇蹟!嘖嘖嘖!

文中剛剛還提到了錢學森老先生,將老先生和這位「狀元」相比,這雲泥之別相比各位網友應該能看得清楚明白。

不過,筆者實在是不想把老先生和這位狀元放在一起比較。畢竟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筆者怕玷污了老先生,惶恐至極。

總結起來一句話:不要求你有多高的思想覺悟,你藉助家國之力爬到了某個高度不求你回報,但是你別來行這挖牆腳似的粗鄙行徑。 知恩不報者尚可恕,而恩將仇報者應恥之。望你自勉。

鼓吹外國如何如何好的言論竟如此不通,簡直笑談

前些日筆者曾見一網友所發評論覺得甚有道理,現po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五千年前我們和埃及人一樣面對洪水,四千年前我們和古巴比倫人一樣玩著青銅器,三千年前我們和希臘人一起思考哲學,兩千年前我們和羅馬人一樣四處征戰,一千年前我們和阿拉伯人一樣無比富足,而現在我們和美利堅合眾國一較長短。五千年來我們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而我們的對手卻已經換了好幾輪。

多的不說,單單是漢子這一項我們國人就應感到無比自豪,因為漢字是世界上現行的唯一一種象形文字了。而往近里看,我們國家可以說是現在國際棋牌桌上建國最晚的大國之一了,建國時我們一窮二白,閱兵時飛機飛了兩圈也不過才二三十架的樣子,就連總理的衣服上都滿是補丁。可是現在呢?只要是個四肢健全、勤勞能幹、敢想敢幹的人,哪都有機會,哪都能活的光鮮亮麗、快快樂樂。

就在前十幾年,筆者年紀還小的時候,國際上的新聞通常都是歐盟怎麼了、美帝怎麼了、俄羅斯怎麼了,可是幾十年過去了,日本萎縮成現在這個樣子,俄羅斯也被政zhi孤立了,而韜光養晦的中國,終於排開了林立的國家地區,走上了和舊時代和現行的帝權霸主博弈的棋牌桌。何其氣派的復興之路?何其堅韌的民族精神?我們和誰比會差?

當然這是宏觀上的進步和復興,我們就事論事的針對當事文章中的謬論淺談一下。

首先該「高考狀元」(下文簡稱狀元)以其返鄉省親的一瞥為文章開頭,反問自己「如果當時留在國內奮鬥,是不是最後也就只能在這滿是霧霾的北京買一幢房子,然後在窗內看著外面的風景呢?」。

言下之意,外國環境好沒霧霾,正是應了那句話——國外的月亮都顯得特別圓。

可是,該狀元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臉上不會害臊的嗎?被稱為「龍捲風之鄉」的美國當然霧霾少,因為去城市化和風多風大,可是龍泉風和霧霾相比?嘖,這真是個「天大」的難題。

再者,該狀元敘說自己雖是一個狀元,但是在北大一個學院可以有十多個狀元因此覺得不受重視所以早為自己畢業後找出路。嘖,找出路這種詞,筆者一度以為只會出現在非名校的畢業生之口,什麼時候北大也需要提前為自己找出路得了?賣豬肉都能賣的風聲會起還會需要提前給自己找出路嗎?上北大的意義就是為了給自己找出路,嘖嘖,這不免讓人覺得有強行「貼地氣」蠱惑人心之嫌。更何況看到自己身邊和自己一樣好、比自己還好的人大有人在的時候,第一反應難道不是應該讓自己變得更好嗎?該狀元的反應竟然只是要「早做打算」,因此選擇出國,這......真是,難以言表。

進而,該狀元通過發問「每個人奮鬥的意義」,然後「悄悄」的把答案置換為「買一幢大房子,開一輛好車,出國旅遊」,再然後告訴大家「美國大房子好買,幾乎所有人都在住大房子、開豪車」,並舉了許多有錢人和公務員移民的例子,最後得出「移民好,只要有決心就能移民」的結論。

每個人生活奮鬥的意義就是買大房子(該狀元文中的大房子是北上廣的大房子)、開豪車、出國旅遊?

當然,筆者不否認甚至可以說是十分認同買大房子、開豪車、出國旅遊是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方式,但是,請相信這只是我們的目標和一種生活方式。

如果奮鬥的意義只是為了買房子、開車子、出國旅遊,那如果買到了房子、開上了車子、出國旅遊幾次之後,人難道就成了行屍走肉毫無生活意義?更何況,把這些東西作為生活意義,那人的父母妻兒、祖宗後代、青山綠水何在?只求物質滿足,不顧精神家人,這與整日只會滿足口腹之慾的野獸有何區別?

更有意思的是,該狀元說北上廣的房子難買,外國(美國)的房子好買,筆者看了真是哂然失笑。筆者就不相信華爾街的房子能比北上廣的房子便宜。更何況,因為北上廣房子難買就去移民?你咋不說二三線城市的房子好買呢?而且還省去了移民的過程,還不會被人視為「二等公民」!

想要得到什麼回報,就要付出相應的努力。這是亘古的真理,不是說移民就能解決所有事情然後讓人「高枕無憂」的。

再一個較為嚴肅的就是該狀元文中所舉的「富人、成功者多移民,公務員官員多移民」例子了。

偷換概念,或者說是說該狀元利用了人們在心理學上定義的一致性需求。他這麼問你:「你去問問身邊的成功者是不是移民了。」然後你就會去問嗎?不會。誰會去問這種問題?可是不問就不清楚狀況,可是不清楚狀況這裡有人告訴你了他們移民了,所以潛意識裡大部分人就會相信這個狀元所說的話了。

可是事實真是這樣的嗎?先說官員和公務員。公務員是一個很能掙錢的職業嗎?不是,你可以說他福利多,工作壓力小,但是它不是一個暴利的職業,甚至在當下這個局勢和趨勢下它還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職業,公務員哪來的精力和財力去移民?至於官員,這更是搞笑了。現在的官員有幾個不是黨員?現在的黨員誰敢偷雞摸狗、誰敢去辦綠卡?如果大家身邊有這種官員,那還請大家立馬舉報!

再說那些網上的富人和成功人士。該狀元舉了一個攜程和《中國合伙人》的故事,說前者的大部分有錢領導和後者的主演都移民了,都不是中國公民了。筆者在這裡不說他們移民對不對,先說一下互聯網上的新聞——什麼東西才會成為新聞?新奇的、稀少的才會成為新聞,尤其是互聯網新聞。

在從前的生活里,讀書看報是多數人了解世界的方式,可是互聯網出現以後我們知道有「信息大爆炸」之說,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被信息洪流衝擊的不知所以的人們,很容易就被所謂的互聯網新聞左右——比如說發生在筆者身邊的一個例子:筆者的舍友說現在的中國發生的案子都可以交錢解決,「真可怕」,然後筆者問他,你怎麼知道中國發生的案子「都」可以用錢解決?舍友答:網上都是這個。然後筆者反問了一句:那你知道可以用錢解決的案子占所有案子的比例嗎?

舍友沒再說話。

的確,哪都會有老鼠屎,可是你看到的東西多,不代表它佔得比例就多,全世界的人就都這麼做。

如果按照該狀元的邏輯來說的話,舉一大堆沒有移民的人出來是不是就能推翻該狀元的結論了呢?

最後,該狀元還抨擊了我國《人民日報》等權威機構所統計的回國留學生數量和比例不斷增加的這一事實,說「據他自己統計,身邊的留學生回國的基本都是在外國拿不到綠卡、混不下去的」。

其心可誅,其言可恥。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還是那句話,請你拿到了全部的比例再說話,否則我們有權認為你是在說胡話。你可以沒有「錢學森式」的思想覺悟,但是還請你不要污衊大部分回國留學生歸國建設的熱情。

中國落後就要挨打的時代已經落幕

為什麼標題這麼講呢?

我先給大家說幾個「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世界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世界第一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世界第一射電望遠鏡「天眼」,世界第一精度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等等等等......

也許有人說,這些世界第一太遙遠了,美國大豆不進口了,豬和人就都沒得吃了,能不能貼近實際點兒?

答案是能。在舉例之前,筆者先解釋一下為什麼上面那些看似遙遠得「世界第一」才是國家發展的先頭軍呢?很簡單,在國際局勢中的虎狼面前,中國一開始只能、必須把自己不多的口糧集中到強化自己的拳頭上去,拳頭硬了,才能談發展。

再者,與民直接相關的例子。

美國大豆不要了,我們有新鮮出爐的「海水稻」,鹽鹼地也能種糧食;美國波音不要了,我們自己研製的大飛機也從歐洲飛回來了,高鐵也鋪到了國外;美國GPS不用了,我們有5月1號即將上線的北斗,而且北斗的軌道技術甚至超過了美國GPS和歐洲的伽利略。

這都是我們中國不弱於外國(是外國,不是某一國家)的例子和縮影。外國好、祖國差的世道已經過去了,出國留學可以,為了享受和放鬆移民也不是不行,但是別抱著「崇洋媚外」的思想和「資本外流」的齷齪手段移民。

覺得說的有道理的請收藏、關注或者轉發,多一個人看到也許就少一個人迷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你看天空藍 的精彩文章:

別再讓演算法控制你的大腦

TAG:你看天空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