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豆瓣7.4急降到6.8!《北京女子圖鑑》是不是對北漂女性有什麼誤解?

豆瓣7.4急降到6.8!《北京女子圖鑑》是不是對北漂女性有什麼誤解?

說這部大熱劇的壞話,一定會被很多女性朋友打臉,但不說,心裡過不去。

它可以說是近年來,極少數切中了當下中國女性職場與生存現實的國產劇——

《北京女子圖鑑》。

火,是真火。首播播放量就高達1.1億,你的朋友圈,可能已經被這部劇佔據。

爆款相,是真有。改編自《東京女子圖鑑》,聚焦的,都是北京、女性、職場這些最勾人的話題,未播出就被認為具備年度話題劇爆款品相,這部火了,下一部《上海女子圖鑑》也等著上線。

共鳴,是真共鳴。一個小地方出來的女子為了改變命運,到「北上廣」奮力打拚,會遇到形形色色的男人、飯局,也會有男性領導,讓她半夜去他房間送煙。

反正,總有個情節足夠讓你對號入座。

看來,國產現實劇、女性劇,終於要出頭,連日劇原版,都要被我們秒殺了?

一開場,確實像要翻身。開播第二天豆瓣評分7.4,說網友一看到國產改編劇就打低分的 ,別冤枉我們的網民。

但,三天下來,豆瓣評分火速降到了6.8。

這都能撲街?難道又有好劇被黑了?我的答案是:沒有,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

一堆問題,歸根結底一句話:

北漂不是這樣的,北京不是這樣的,中國女性的奮鬥人生,更不是劇中的靠男人開掛史。

不吹不黑,這部「女子圖鑑」是真的打中了女人們的軟肋

沒有錯,《北京女子圖鑑》就是沖著爆款和打臉來的。

它打臉的,當然是那些不知現實為何物,每天沉浸在發糖中不能自拔的國產劇們,這些國產劇以為,發糖就是觀眾想要的全部。

但《北京女子圖鑑》卻告訴它們,這才是都市爆款劇現在的樣子:觀眾能從這部劇中,找到自己。

女主陳可,一個來自成都的女大學生,24歲,有姿色,上過大學,但一開場,也只能蹲在北京的街邊啃玉米。

啃完玉米,就能遇到霸道總裁,人生就開掛?並沒有。

經歷了求職被拒、入職被欺負、處處碰壁的人生風雨之後,女主學會了應付這個複雜的世界,變成了職場「戲精」。

這當然令人想起母劇《東京女子圖鑑》。

《東京女子圖鑑》到底講了什麼呢?好像說不清楚,它就像一面鏡子,映射出一個小女子在大城市生活的人生萬象。從從職場鬥爭到婚姻危機、從階級壁壘到女性獨立。最重要的是,這面鏡子最終折射出觀劇者自己的人生。

看上去,《北京女子圖鑑》也是這面鏡子。

它照出了女人現實的人生。不是拿著微薄工資穿著每季時尚爆款,而是地鐵口十塊錢一把的鮮花,馬路邊攤煎餅的大媽。

是坐上北京的雙層公交車,要坐二層視野才更好。

還是第一次吃昂貴的自助餐,飽到要吃消食片。

也是女生對奢侈品包的執念,沒錢買正品買高仿。

它還照出了北京的飯局文化。

一個完美的北京中國式飯局,設局人、局精、局托兒、陪客、花瓶一個都不能少。

GIF

最後一個走並送走所有賓客的吳總是設局人,負責控場,讓所有人交換聯繫方式,負責插科打諢,也負責打掃戰場。

對於故意灑酒、吃旁邊HR女豆腐的油膩中年男,他半開玩笑的提醒說:「姚哥,喝不完別灑酒啊」。一句話,話裡有話。

也有才女故作謙遜:「新概念三等獎,人家一等獎的早出書了」。旁邊做海貿的老闆順勢來了一句:「才女,才女就得出書,我讓我們船上三百人每人買一本」。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有一艘三百人的船。

而初次參加這種飯局的陳可,自然就是飯局中必不可少的「花瓶」。花瓶未必齷齪,更多是一種社交需要,大佬招呼舞蹈學院畢業生即興舞一曲,那女孩從容起身,騰騰就翻個跟頭。

劇組拍這場戲的時候,應該還沒馮小剛夜宴風波。

這就是北京飯局最平常的一幕而已。

GIF

這面鏡子,還照出了職場文化。

女經理請下屬吃飯,陳可不識趣地問為什麼不叫男經理。女經理含笑點她一下:乾脆一起去和男經理加班吧!

如果不是女領導金主親戚下課,也許女主就一輩子沒有出頭之日,這就是職場。

鏡子里,甚至還照出了都市男女文化。

帶陳可參加飯局的老闆是陳龍演的,舉止紳士,外形優雅,臨別時她看到陳龍往身上噴白酒不明白,陳龍卻坦然地回答她:老婆管得緊,這樣才能避免被盤問。

一句話,既道出了緣由,又禮貌地讓女孩打住心中剛剛燃起的火苗。

另一個讓許多女性共鳴的細節是:總經理帶陳可一起出差,半夜打電話說自己有一包煙忘在她背包里了,讓她送過來。

等到女主想明白,趕緊給前台打了個電話,自己掏錢買了包煙,讓前台送到總經理房間。

雖然陳可還是因此失去了升職機會,但總比和上司起衝突一巴掌呼到上司臉上好多了。

這應該也是一個面臨突發職場性騷擾的女孩,在保住工作的前提下,所能想到最好的對策了。

《北京女子圖鑑》里的女主,從前台做到管理層,從青澀到嫻熟,她這碗雞湯,當然是對準了女性群體的觀劇需求,女性共鳴就是劇集最大的殺手鐧。

那我為什麼卻不喜歡這種現實的共鳴?

但我為什麼很不喜歡《北京女子圖鑑》的「現實」?

因為這只是部分的現實。

從某種意義上說,《北京女子圖鑑》里的所有情節,都是現實生活里有可能發生的。但當編劇把所有這些情節放到陳可一個人身上的時候,就非常不對勁了。為什麼呢?

一個女孩子在北京無依無靠,赤手空拳打天下,怎麼突圍而出呢?

劇中給出的攻略是:「換一個男朋友換一份工作」。

才出6集,陳可就輾轉經歷6個男人:初戀男友,屌絲同學,已婚老闆,中層小開,色高管,富家公子。

在「工作 」期間,因為和上司產生了感情,女主從組員提升到了小組長。老闆試圖潛規則她未果,卻又間接促使她跳槽,獲得知名互聯網公司銷售項目經理的工作。

她因為打美容針過敏耽誤了工作,跑去哭一哭搏同情,合作方富二代馬上放棄談好的合作,跟她簽了單。

這是現實中無論如何都盼不到的開掛。但都神奇地發生在了女主身上。

劇集的確包括了交友文化、職場文化、廁所文化、飯桌文化、婚姻觀、價值觀、人生規劃等等,對女性觀眾來說簡直就是一部超實用的城市生存攻略習題集。

但詭異的是,當你做完這份習題集之後,考官卻告訴你,考試要過關,還是要靠作弊,那之前辛辛苦苦做題到底是在幹什麼?

前六集女主一共換了三份工作,每份工作都或多或少是靠身邊的男人獲得的。

這樣憑藉盛世美顏一路開掛的女子,現實中當然有,但並不代表在北上廣咬牙打拚的女性。

但我更不喜歡的是,是劇中描述的北京。

《北京女子圖鑑》里,確實有很多劇情足夠引起北漂女性的共鳴:初到北京,一再降低自己的薪水,還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跟人合租住地下室,窮到啃玉米。

但這樣的北京,真的是現實中的北京嗎?

第一集結尾,女主就差點被同學強姦。

GIF

上司男友要求同居,被女主拒絕了。過了沒兩集,老闆又在出差時讓她半夜去酒店房間送煙。

好不容易遇到了在北京有四套房子的互聯網高管顧映真。女主問顧老闆如何才能像她一樣有錢,得到的回答是:我離了兩次婚,都是對方的責任,拿了不少賠償金。

這就是劇中北漂女子遭遇的北京:連一天好日子都沒過過,一直小心翼翼地生存,所有的交友都是利用與被利用,所有的職場都充滿潛規則,所有的男人都充滿危險,但也充滿利用的可能,城市不是女性的依靠,而似乎隨時要將女性吞噬。

GIF

於是女性為了掙扎求存,只有輾轉於一個又一個男人,心甘情願去飯局上當花瓶。

這樣一套城市生存攻略,當然可以擊中當下99%的女性觀眾,擊中痛點,產生共鳴。但在我看來,整部劇一直都信一件事——達爾文法則。

而這樣的女子逆襲的人生,在我看來,一點都不美好。

「太現實」的女性劇比爛劇更可怕:別讓人以為這就是真正的北漂!

我能理解劇集為什麼要這麼拍。

女性已逐漸成為市場核心驅動力,掌握女性的點擊就意味著佔據了市場話語權、消費力。而當瑪麗蘇漸漸被部分女性觀眾厭棄,布局女性現實劇,持續吸引女性群體眼球,當然是女性劇新的殺手鐧。

但當劇中陳可每一次的成長都是靠男人上位的,這種現實劇其實成了另一種隱藏的瑪麗蘇。

當然你可能會說,現實就是這樣的啊,憑什麼不能這麼樣拍呢?

沒有錯,就像前文說到的,劇中的每一處情節,都可能真的發生過,但真的發生過,不代表劇集就該向現實低頭。

《東京女子圖鑑》中女主的點題台詞是:「我不知道,因為我永遠會有新的想要的東西。所以我會永遠一邊勸著自己適可而止,一邊一步一步地去探索去追尋。」

在東京獨身女子綾從20歲到40歲的戀愛及生活心境的變化中,我們也能看到暗黑的現實,但至少在那部日劇中,女主成長道路的每一步,都是自己走出來的,而不是揮揮手就有六個大帥比排著隊來幫她開掛。

說到底,《東京女子圖鑑》雖然不完美,但至少肯定了女性的獨立價值、奮鬥與野心。

而《北京女子圖鑑》其實是套著女性獨立自強外衣的《我的前半生》,陳可,也不過是另一個靠男人和閨蜜拯救的羅子君。

這件事,其實比那些存粹的瑪麗蘇神劇還要可怕。看那些瑪麗蘇神劇的時候,觀眾至少知道,這不過是編劇給我們造的美夢而已,做做夢就好。

可是看《北京女子圖鑑》,你卻可能把這個故事當真。

可是《北京女子圖鑑》真的就是現實嗎?

在我看來,這是國產劇鏡頭下的另一個現實。

它們和現實,都很像。

優點是真的現實。

缺點是,把現實活得太現實。

劇集熱火朝天地談起女性生存、職場的問題,飆出足以打動女性觀眾的金句,比如——

「你得趕緊讓自己優秀起來,要讓自己有價值才可以」「女人過了25歲,你再漂亮,不保養也沒法看了。「

內容一定不新鮮,但絕對足夠響亮,到最後無非是——

女人一定要靠自己,但靠自己的最後,還是要靠男人。

為什麼呢?因為劇中的台詞已經說了,「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說到底,我們的現實劇,其實在消費女性的苦難,所以他們也就聰明地只拍那些最觸動人心的地方,但那些生活的百轉千回,那些生命的迂迴,那些奮鬥的餘味,則相當經濟地省略了。

但正是那些人生的緩慢經營,才真正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

李安有句話說得好——

電影不是把大家帶到黑暗裡,而是把大家帶過黑暗,在黑暗裡檢驗一遍,再回到陽光底下,你會明白該如何面對生活。

電視也應該是如此。

不是說不能拍現實劇,但你請來這麼多明星,講出這麼一個奔著現實去的故事,那麼故事必須夠硬,女主必須撐得住場。

而不是就這女性勵志劇的高湯,做出一鍋瑪麗蘇的大菜。

國產劇不是沒有拍出過真正的女性,94年的《北京人在紐約》,那些女人們,各有各的遭遇,各有各的痛。

如今,以女性奮鬥之名,卻又回到了國產瑪麗蘇劇的老路上。

說到底,我們的女性劇是在講,現實如此,我們現實中的城市生存攻略只能如此。

而真正的女性劇是在講,不管現實多麼困難,我們都應該像我們想像的活,活出我們想像中的樣子。

所以看完《東京女子圖鑑》,有人會想去東京像女主那樣活一場,即使結局依然困頓迷茫,但這是老娘自己活出的人生。但看了《北京女子圖鑑》,許多人恐怕會不寒而慄。

戚薇比較兩部劇的時候說,東京的足夠東京,北京的足夠北京,看上去是,但在我看來,其實不是。

從豆瓣7.4到6.8,《北京女子圖鑑》為什麼口碑這麼快就綳不住了?都是女人劇,速降到豆瓣6.8的《北京女子圖鑑》比《東京女子圖鑑》差在哪裡?

為什麼我不喜歡《北京女子圖鑑》的「現實」?

因為這部每一個情節都讓人對號入座,每一個痛點都直指現實的女性定製劇,拍出的,其實不是真正的現實。

我要問的是:《北京女子圖鑑》,你是不是對北漂女性有什麼誤解?

請你,別讓人以為這就是真正的北漂!現實版瑪麗蘇,才不是女性真正的宿命。

有空的時候,我們聊聊娛樂圈。我的微信公眾號:damovi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肥羅大電影 的精彩文章:

那個謝耳朵最愛的宇宙全能藝人霍金,成為了星辰
頂級流量的轉型之戰!鹿晗自立門戶之後,如何突破「愛的供養」?

TAG:肥羅大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