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頭號玩家》:馮小剛比斯皮爾伯格差在哪裡

《頭號玩家》:馮小剛比斯皮爾伯格差在哪裡

中國導演馮小剛有一個美譽,被稱為「中國的斯皮爾伯格」(China"s Spielberg)。這一說法據稱出自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2010年馮小剛拍攝的《唐山大地震》上映後,創造了中國電影首日票房的新紀錄,也標誌著馮小剛從諷刺喜劇到社會歷史題材的進一步轉型。《新聞周刊》稱,「對於馮小剛個人而言,這部電影充分鞏固了他在中國最重要的電影創作者的聲譽。」

作為好萊塢最著名的導演之一,斯皮爾伯格一直站在電影創新與變革的最前沿

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馮小剛就是中國內地最有創造力的導演之一。他以拍攝諷刺喜劇在中國電影市場上打開一片天地,並催生了「賀歲片」這一沿用至今的檔期概念。但2007年《集結號》的面世標誌著馮小剛的轉型,他開始關注社會歷史題材,也漸漸嘗試在商業片的框架里塞入藝術片的靈魂。馮小剛拍攝影片的類型跨度非常之大,是少數能夠同時駕馭商業片與藝術片的中國導演之一。 從前面提到的《唐山大地震》上映,到現在8年已經過去了,馮小剛相繼拍出了《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芳華》等具有現實批判和歷史反思意義的電影。這讓他在國際和中國內地的電影節上收穫了不少榮譽,影評者也對他抱有期待。但同時,也有一些人對他感到失望,尤其是在處理現實和歷史題材時,他不無曖昧的政治立場時而招致猛烈的批判和質疑。 如今,「中國的斯皮爾伯格」這一說法還時而被少數中國媒體提及,但在美國或者國際上,恐怕很少有人記得了。因為相比於中國導演馮小剛,他們對真正的斯皮爾伯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更有興趣,也了解得更深入。 作為好萊塢最著名的導演之一,斯皮爾伯格曾拍出經典的《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直到去年的《華盛頓郵報》(The Post),可見他對歷史的濃厚興趣。他的確有一個優點可以與馮小剛共享,那就是他們都對電影市場有出色的洞察和掌控力,同時也並沒有喪失社會和歷史的責任感。但除此之外,斯皮爾伯格還有更值得稱道的地方。 比如近期上映的《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One),這就是斯皮爾伯格能夠拍攝而馮小剛望塵莫及的作品。從《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大白鯊》(Jaws),到《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斯皮爾伯格一直站在電影創新與變革的最前沿,這或者才是他在電影界最被認可的形象。他對於科幻片的突出貢獻,將在電影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而最新的這部《頭號玩家》,可以說是斯皮爾伯格的另一驚人之舉。他把視線聚焦在日漸興起的VR技術,以令人驚嘆的影像和穩健的敘事展現了2045年的世界。那並不是一個令人嚮往的時代,事實上現實生活是如此糟糕,以致於那時的人們都更願意在虛擬時空里尋找滿足,逃避可悲的自我。 影片最令人稱道的是將最新潮的技術與略顯另類的極客文化完美結合。在影片所展示的時代,VR技術已經進化到可以使人通過一套簡單的設備——最主要的是一幅VR眼鏡,在任意虛擬的時空中與人建立深厚的感情——並且這似乎已成為人與人溝通的主要方式。同時,因為虛擬世界的建立者是一位成長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極客,影片中充斥著各種遊戲、電影、音樂、動漫等流行文化符號——也就是令不少影迷尖叫的「彩蛋」。 據說在考慮是否拍攝這部影片時,斯皮爾伯格的妻子曾告訴他:「你必須拍,這是只有你能拍的電影!」也許真讓她說對了,這部影片從內容到形式都是斯皮爾伯格式的。不過,如果人們對導演並不了解,恐怕很難想像這部電影是出自一位72歲老人之手吧? 馮小剛比斯皮爾伯格年輕12歲,但是我們能期待12年後他拍攝一部《頭號玩家》式的電影嗎?恐怕很難。當然,這樣的期待本身很無厘頭,正如「中國的斯皮爾伯格」這一稱號一樣。它忽略了現實中許多層面的差異,不僅僅是馮小剛和斯皮爾伯格兩位導演之間,還有中國和美國電影體制與文化之間。說到底,它不過是某些媒體一時興起拋出的一頂高帽,是對業界虛名不失體面的恭維,然而卻有不少人把它當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心娛樂 的精彩文章:

隱退內慕首曝光!林青霞下戲床單染血心生孤寂:想有個家

TAG:小心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