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設計一堆地標建築的倫佐·皮亞諾,談了談建築學以及什麼是美

設計一堆地標建築的倫佐·皮亞諾,談了談建築學以及什麼是美

「建築確實令人驚奇,當然。」

這是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站上 TED 演講台的第一句話,這句開場白是為了呼應本次 TED 大會的主題:驚奇年代(Amazing Times)。「建築學令人驚奇,因為那是一種藝術,它並不由科學的進展驅動,而是被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所驅動,被我們身處的社會所驅動。」

而建築師的生活同樣令人驚奇,你首先得成為一名人本主義者,接著,你要成為一名建設者,因為:「建築學就是一門關於為人類遮風擋雨、為社群建造居所(shelter)的藝術。而這並不容易。」

而每一個社會都不一樣,這個世界一直在變化,大多人對此毫無察覺。

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

1971年-1977年,他與理查德·羅傑斯共事,期間最著名的作品為巴黎的蓬皮杜藝術中心。1998 年,他獲得了第二十屆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Prize)。2012 年完工的倫敦碎片大廈(The Shard),則是他近年來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

而偉大的建築都是為了更好的世界而生,不屬於任何流派。」他說。皮亞諾設計了大量開放的公共空間,讓使用者可以在其中待更長時間。同時,他也是運用光與影的大師,大面積的透光玻璃與自然採光,是其作品的特色之一。

《紐約時報》總部大樓

建築學並不僅僅是回答社會的需求,同時也要回答這個社會的渴望,為之激發靈感,它提供的遠比一個屋頂更多,它還講述著居住在這件藝術作品之下的人類的故事。

以倫敦碎片大廈為例,當時的倫敦市長希望在公共交通樞紐地區建設高密度建築,但不希望增加交通的負擔,皮亞諾設計了那座 300 多米高的建築,那就像一座垂直的城市,以一個高聳的金字塔形狀佇立在火車站旁,最終消失在天際線里。

倫敦碎片大廈(The Shard)

「美就像是一隻小鳥,如果你試著去抓住它,它就飛走了,因為你的胳膊不夠長,在每一種語言里,『beauty』都不僅僅是美的意思,也意味著『好』。」在演講的最後,皮亞諾解釋了對「美」的定義,因為建築學的最終要義,是成為「美」之所棲。

這一段關於城市的探討發人深省,他說:「真正的美,是讓『看不見的部分』加入『看得見的部分』之中,這需要科學、好奇心的幫助才能達成,為這樣的『美』設計建築,我們才會有更好的城市,有了更好的城市,我們也才會有更好的城市居民。」

皮亞諾今年 80 歲,當主持人克里斯安德森問起他年輕時怎麼談論這些問題的時候,他說:「你年輕的時候你並不知道自己年輕,發現自己是年輕人其實是需要一點時間的。」

「美是人類共同的信仰,我很難說美一定會拯救世界,但是美是一種宇宙通用的語言。」皮亞諾在最後補充道。

文內圖來自Architectural Digest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WeWork 進駐上海最貴的寫字樓,聯合辦公轉向大公司以後有了什麼變化?
「萬物簡史」漫長十九世紀民族主義的譜系及全球接力賽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