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辨別是真玉還是仿玉?

如何辨別是真玉還是仿玉?

自宋以來,仿漢代玉器經久而不斷,是歷代仿古玉主要品種。

都說玉養人 那仿玉呢?

都說戴玉高貴 那仿玉呢?

此篇鑒玉寶典等您來翻閱

讓您一眼辨別是真玉還是仿玉

宋代製造的仿漢代玉器在器物的造型及花紋上與漢代作品有所不同,且一般不染色做舊,明代的仿漢代玉器略顯粗笨,宋、明仿古玉中有少量染色做舊的作品,染色方式自有特點,與清代以後的作品有不同。

目前市面上流傳的仿漢代玉器,清代以前的作品並不多,最常見的是近現代及當代的作品。

作品的種類涉及到了漢代玉器的方方面面,可分為兩類,一類為與漢代作品風格相似的玉器,一類是加入了一些非漢代藝術內容的作品。

對於第二類作品,通過對漢代藝術品的研究及特點的認定,然後加以比較便可識別。對於第一類作品則需要綜合研究加以判斷。

最常見的仿漢代玉器有下列幾種情況:

玉衣

仿漢代玉衣之風主要流行於近十年。

從墓葬出土玉衣的情況看,縷線一般多已斷朽,玉片散落而無整體形狀,縷線成型的,皆為後人修復。

仿製的作品,玉片或薄或厚,皆可被識破。厚度相宜的,要看玉色、玉材、穿孔等方面情況而識別。其中以玉色新、舊較難判斷,所見有人工燒黑、燒白及染褐色。

玉豬

常見的漢玉豬多為入葬時人手所握,又稱為玉握,以柱狀及片狀兩種最為常見。

柱狀玉豬,截面下方而上圓,頭部變細,豬身有簡單的陰線界出的四肢、眼、耳。

這類玉豬的仿製品,當代玉器中較多。識別時要注意玉材的選用,陰線的處理及底面處理三個方面。

玉避邪

漢代避邪是立體造型的神化了的想像中的動物,有一些為玉鎮,可鎮坐席還可藏於袖,以便衣袖下垂,用於案頭亦可做鎮紙。

另外一些體腔內空的玉避邪,可貯水,或為硯滴等文具。

目前發現的漢玉避邪,考古發掘品加傳世品的總數不過13件,而仿製品則是大量的,可分為宋元仿、明仿、清仿、現代仿製等不同類型,漢代作品具有小頭、張口、凸眼、短肢、有翅等特點,仿製品則神韻不足,頭、翅、足、腳、尾中有不合漢代風格之處。

各類玉佩墜

漢代玉器中玉墜、玉佩飾佔有較大的比例,作品有環、璜、沖牙、龍形佩、玉人、玉剛卯、玉瓮仲、玉舞人、心形佩、觽,以及玉具劍所飾劍首、劍格、劍璏、劍珌等。

這類玉器的仿製品在現代大量出現,與真品相比,多數仿漢代作品的造型、圖案欠準確,少數作品做的非常像古物,需認真判定真偽。

玉璧

有仿漢代的谷璧、雙身龍首璧,所用玉料與漢代作品接近,圖案、裝飾也仿得很像,但色澤、工藝用不足之處。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玉器作品數量不多,整體上延續了漢代風格但略有變化,據這一特點,一些人把傳世作品中與漢代風格玉器相似但又有區別的作品納入這一時期製造的器物,用這種辦法確定的一些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玉器,往往為近現代的仿漢代玉器。

現代玉器中有一些依考古發掘資料製造的仿魏晉玉器,主要有玉杯、玉羽觴、玉印、帶陰線花紋的玉佩

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欄目藏品(瓷器、玉器、書畫、雜項)徵集海選:為您提供權威藏品鑒定、藏品宣傳包裝、藏品出手轉讓服務,諮詢熱線(向編導):一三五 四九六六 七零九一

仿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風格玉器舉例:

[仿古龍、螭玉佩]

作品為青玉,表面浮色深重,似土咬,雕龍、螭共一細長身,身下又接一鳳頭,身側飾小夔龍。

作品將螭、龍、鳳集一蛇身,這種組合在漢代玉器中未出現,是依漢代風格進行的再設計,表面白斑為人工染色,應是仿漢代風格玉器。

[仿古鳩首角形玉杯]

作品外形似角,由粗轉細,杯外有谷紋並陰線。

目前考古發現的角形杯為漢代作品,玉鳩在漢代非常流行,此作品的主要基調應為漢代玉器,但鳩首渾圓而短喙,已失漢意,為仿古作品。

[仿古獸、鳥紋玉飾]

青玉,表面有較多的浮色,中部為一獸頭,長身盤旋,尾部為鳥頭,獸、鳥皆一足,獸身之外又有一小獸。

作品中,獸頭似漢代風格又有差別,勾嘴及頭頂之翎狀角都似鳥,若為鳥頭則作品離漢更遠,且表皮重色為人工所染,判斷為仿古作品。

[仿古雙螭玉佩]

青白色玉,片狀,較厚,下部為底托,其上雕子、母二螭。

大、小二螭在漢代玉劍璏上多見使用,此作品仿其風格,螭形有漢意,但螭頭結構更似明代圖案,為仿漢玉器。

[仿漢鳥首帶鉤

作品鉤頭部分為鳥首,刻畫細緻,鉤腹似鳥身,腹部凸雕一螭,屈身似爬行,鳥首帶鉤戰國時已出現。

漢代發展為鳥首、鳥身共現的全鳥形,但在鳥形帶鉤上雕螭,不是漢代玉器風格,且作品中鳥嘴寬闊,螭頭簡俗,無漢代圖案風格,作品為仿漢風格帶鉤。

[仿古獸面紋玉飾]

作品似劍珌,表面飾獸面紋,上、下兩端貫一通孔,獸面的平眉,平行四邊形眼眶有漢代獸面風格,但鼻下捲雲紋不正,捲雲兩側飾紋去漢甚遠,作品為仿漢風格玉器。

[仿古螭、龍玉飾]

青玉,表面有多處浮色,橢圓形,凸雕一龍一螭相對。作品中龍的前胸有橫節紋,這一風格出現於南朝以後,螭頭有長發,為宋、元風格,由此判定此玉飾為仿古作品。

仿古玉辟邪

青白玉,表面有人工染的褐色。辟邪為蹲坐狀,獅頭體壯,自胸前至背後有一縷捲雲紋。作品似漢玉風格,但與漢代玉辟邪相比有較大差距:

其一,頭部較圓,腦後及關節無鬚髮;

其二,身上雲紋和尾部裝飾不見於漢代辟邪;

其三,玉料缺乏溫潤感,不似和田玉,故判定作品為仿古玉器。

[仿古玉飾件]

作品上部為立體雕琢的玉避邪,中部為長尺,下部為夔式裝飾。

從玉避邪來看,頭、尾具漢代玉獸風格,但目前發現的漢代玉避邪,翅羽為前後兩組,此作品僅有腰部一羽,似羽似非,前足造型又顯無力,判定為仿漢玉器。

[仿古玉人]

作品為柱狀玉人,長袍,細腰,長發後披上卷。這一類勾卷方式主要出現於戰國,漢代玉器上,人物所著長袍亦見於漢代玉器。但作品用玉青色而多斑,與漢代所用青玉有別,赭色又為後染,為仿古玉人。

[仿古玉舞人]

扁平片狀,透雕舞人,陰刻五官及衣紋細部。

此器外形很似漢代玉舞人,但面部眼、鼻、口的線條與真品差別較大,透雕部分不夠流暢利落,模仿痕迹明顯。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自 華豫之門官方平台 版權歸屬以上,同行轉載請聲明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寶發現之旅 的精彩文章:

石文化傳播者文旭高
撿漏時代已過,如此絕美之物能便宜嗎:嘉德香港春拍漆器欣賞

TAG:尋寶發現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