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當妃子時很賢惠,皇后卻嫉妒她,而她最終當上太后十六年不願還政

她當妃子時很賢惠,皇后卻嫉妒她,而她最終當上太后十六年不願還政

原標題:她當妃子時很賢惠,皇后卻嫉妒她,而她最終當上太后十六年不願還政


說起東漢的鄧太后,她是位非常賢德的太后,只是她太愛朝政,有專權之嫌,還廢長立幼,不肯還政於兒皇帝。



鄧太后名叫鄧綏,她出生於公元81年,南陽新野人,是東漢王朝第四代皇帝漢和帝的皇后。


鄧綏出身名門,其祖父正是以向光武帝劉秀進獻了「圖天下策」的東漢開國重臣、雲台二十八將之首的太傅鄧禹。而她母親是漢光武帝的皇后陰麗華的侄女。

在幼年時代,鄧綏就表現出和常人不一樣的仁孝,她五歲,她的祖母親自為她剪髮。老太太眼睛不大好,剪傷了鄧綏的前額,鄧綏忍痛不出聲。



別人問鄧綏為什麼,鄧綏說:「不是不痛,祖母憐愛我,為我剪髮,我怎能喊疼呢?


鄧綏六歲能讀《史書》,十二歲通《詩經》、《論語》。她喜歡研究詩書典籍,而不問事務事。她母親常常批評她,說:「你不習女工,卻另外一心向學,難道你要當博士嗎?」


鄧綏聽從母親的話,白天練習女工,晚上就誦讀經典,家人叫她為「諸生」。



這樣的孩子自然讓家裡人注意,鄧綏的父親鄧訓認為她出類拔萃,無論有什麼大小事,都和她詳細計議。


名門的姑娘長大後就要入宮選秀,可是鄧綏卻被耽誤了,因為她的父親鄧訓病逝了,她要守孝三年才能入宮。等她入宮時,宮裡已經有了皇后,就是陰皇后,鄧綏入宮只能為妃子。



永元七年(公元96年),鄧綏與很多貴族女子一同選入宮中,被封為貴人,這時她才十六歲。她身材修長,容貌十分美麗,為人恭謙,做事謹慎,行為舉止有規有矩,所以漢和帝特別寵愛她。

鄧綏是個知書達禮的妃子,她侍候陰皇后十分恭敬。與同列的妃嬪溫和有禮,就是對宮人僕役,也加恩施惠,所以她在後宮人緣特別好,但是陰皇后卻十分討厭她。



漢和帝很是憐愛鄧綏,有一次鄧綏生病,漢和帝特許她母親和兄弟入宮探望,而且不限定留宮的日數。


鄧綏卻不同意,對漢和帝說:「宮中禁地至為重要,使外家的人久留禁宮之地,對上來說,讓陛下蒙有偏袒私幸的譏諷,對下來說,使我獲得誹謗。上下兩相受損,實在不應該這樣。」



漢和帝說:「別人都想讓娘家人入宮走走,而你卻反以為憂慮,你這樣深深地抑制自我,寧願吃虧,真是難能可貴,一般人做不到啊。」


每到有宮廷宴會,眾多的妃嬪都爭著打扮修飾自己,戴著金釵簪珥,穿著羅綺裳衣,把自己打扮得光彩照人,而鄧綏卻衣著樸素,沒不修飾自己,在一群花枝招展的后妃中,她顯得樸質無華。



鄧綏對陰皇后恭敬到小心翼翼的程度,如果她的衣服偶然和陰皇后同顏色的,她馬上回宮換件衣服。如果她和陰皇后同時晉見漢和帝,她不敢正坐,而是離位站立,因為陰皇后比她個子低,她走路的時候總是弓著身子以表示卑下。


當漢和帝每有所垂問,鄧綏不敢在陰皇后之前爭著答話,常表現遲疑而後回答。

漢和帝了解鄧綏用心良苦,感嘆道:「你修身進德之費心勞力,真得是艱難嗎?」



就算鄧綏這樣恭敬地對待陰皇后,陰皇后還是特別討厭她,背後說她的壞話。


但漢和帝對陰皇后日漸疏遠,越來越不喜歡陰皇后了。


每當鄧綏被漢和帝召幸時,她往往說自己有病而拒絕了,而推薦其它的妃子服侍皇帝。



漢和帝子嗣不旺,皇子多在幼年夭折,鄧綏擔心繼嗣無人,常垂淚嘆息,她向皇帝選進眾多美女進獻給漢和帝,希望漢和帝早日有個兒子。


陰皇后越來越嫉妒鄧綏,漢和帝有一次病得很嚴重,陰皇后就給別人說:「一旦我得志,我決不讓鄧氏再有什麼人留下。」


鄧綏聽到後很難過,對左右流涕說:「我用盡誠意侍奉皇后,不料她還是這樣討厭我。為了保全鄧家,我還是以一死上以報皇上的恩寵,以解除我鄧氏宗族的災禍。」


鄧綏立即要飲毒藥自殺,她的宮人趙玉堅決進行阻止,並謊稱剛才有使者來,說皇上的病己經好了。鄧綏信以為真,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果然吉人天相,後來漢和帝病果然好了。


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夏天,陰皇后因搞巫蠱活動而廢黜,漢和帝想立鄧綏為皇后。鄧綏說自己的病十分嚴重,深居閉戶以絕漢和帝之召幸。


可是漢和帝決心已下,到了冬天,他立鄧綏為皇后。鄧綏再三推辭謙讓,然後登上皇后位。



自鄧綏入主中宮,一律禁絕珍貴華麗之物,歲時季節只要供給紙墨就行了。


漢和帝每次想封爵鄧綏的娘家家族,鄧綏卻謙讓,苦苦哀求不讓進行,所以鄧綏的哥哥鄧騭在整個漢和帝之世不過是一位虎賁中郎將而已。


元興元年(105年),漢和帝駕崩。漢和帝有兩個兒子,長子平原王劉勝十歲左右,次子劉隆生下才百餘日,鄧綏說平原王劉勝痼疾不得立,而立了才百天的嬰劉隆即皇帝位。



鄧綏被尊為太后,臨朝聽政,這時她才二十五歲。可惜殤帝當皇帝才220天就駕崩,當時才不過一歲。這時平原王劉勝還活著,可是鄧綏不立他當皇帝,卻立了漢和帝的侄子劉祜,是為漢安帝。

不立丈夫的兒子當皇帝,而立丈夫的侄子為皇帝,讓以後的皇帝不是丈夫的後代,這對得起丈夫嗎?不過劉勝也很短命,他在公元114年病故,沒有後代,這時鄧太后還活著。



鄧綏是個好太后,她生活節儉,愛民如子,在她執政期間,對內幫助東漢王朝度過了「水旱十年」的艱難局面,對外則堅決派兵鎮壓了西羌之亂,使得危機四伏的東漢王朝轉危為安。


可是鄧綏有一個缺點,就是她不肯還政於皇帝,有專權之嫌,臨朝稱制達十六年而不願還政於皇帝,很讓人非議。


東漢永寧二年(公元121年),太后鄧綏駕崩,謚號「和熹」,與漢和帝合葬於慎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知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位女將軍曾力戰曾國藩,美貌和武功均為一流,最終卻下落不明!
荒唐的嘉靖皇帝, 差點死於一群宮女手中

TAG:新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