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靚麗名片 特約

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靚麗名片 特約

沈夏珠 井岡山紅色教育學院院長

4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

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這是黨中央著眼於國際國內發展大局,深入研究統籌考慮科學謀劃做出的重大決策,是彰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決心的重大舉措。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逐步建立自由貿易港,加之此前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宣布的擴大開放四大新政,這些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必將為中國對外開放打開一個全新的局面,為中國和全球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積累和總結的經驗千萬條,辦經濟特區的經驗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條。設立經濟特區是中國在推動改革開放事業發展進程中的重大創製,對於有效地吸引境外資金、技術、人才,充分利用國外市場和資源,發展外向型經濟發揮了重大作用。可以說,沒有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等經濟特區的創新引領作用,就不會有今天珠江三角洲以及整個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繁榮,中國的經濟騰飛就失去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增長極。由於通過特區吸引境外的資金、技術、人才,以及經濟特區取得的管理和發展經驗,不斷地輻射和傳導到中國其他地區,從而對整個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創新引領作用,因此,經濟特區對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發揮了積極的全局性影響。

從經濟特區到沿海經濟開放區、國家級高新區、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港,從深圳到雄安,從浦東到喀什,中國改革開放事業正是以辦經濟特區為起點,由點到面,由局部試驗到全國推廣。今日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正在向縱深拓進,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擴大開放成為推動中國前進的雙輪,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未來命運。

正因為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經濟特區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握好新的戰略定位,繼續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改革開放的試驗平台、改革開放的開拓者、改革開放的實幹家。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為新時代的經濟特區定位新使命。

要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意味著經濟特區必須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上成為「領頭羊」,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用自身成功的經驗引領中國,向世界展現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成就與活力。要成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平台,意味著經濟特區要繼續發揮我國改革開放事業「試驗田」的作用,特別在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上,要先行先試,為全國推廣積累經驗。

要成為改革開放的開拓者,意味著經濟特區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勇作攻堅克難的「先遣隊」,特別是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踐行新發展理念上積極有為。

要成為改革開放的實幹家,意味著經濟特區必須切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發揚經濟特區一貫的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老黃牛」精神,用實際行動將中央精神落到實處。

總之,經濟特區的設立、成長、發展的過程,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全過程,經濟特區的成功不僅實現了經濟特區自身的經濟社會發展,而且為整個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十九大報告莊嚴宣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的經濟特區必然要有新的戰略定位,這個新的戰略定位就是繼續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改革開放的試驗平台、改革開放的開拓者、改革開放的實幹家。經濟特區的廣大幹部群眾,要爭做「領頭羊」、勤做「試驗田」、勇做「先遣隊」、甘做「老黃牛」,抓住機遇、再接再厲,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始終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靚麗名片。(責任編輯 郭素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貨物運輸行業平台,開啟移動互聯新世界
「限電」 委西部6州每天斷電4小時 持續至少兩周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