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積累故事才能巧用故事

積累故事才能巧用故事

一次到幼兒園視導,正好碰到一個班的孩子們在沙地上做遊戲。孩子們分成幾組,做著各種遊戲。其中一組在玩「攻城堡」,一下子吸引了我。

我發現孩子們在沙地上壘起了一個小屋形狀的東西,他們說那是城堡。不知誰說了句:「城堡里住著一個魔王。」接著又有人補充:「他搶去了一位美麗的公主!」第三個孩子說:「你們快聽,公主姐姐在城堡里傷心地哭呢!」就這樣,大家編織著童話。轉眼間,孩子們把城堡變成了一座「魔窟」。「我們要救出這位漂亮的公主。」一個孩子說。大家立刻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他們一起商量著怎樣攻下它。一個孩子說:「我駕飛機去轟炸。」有人反駁:「那時還沒有飛機呢!」另一個孩子說:「挖地道,從地底下進去,把公主救出來。」這個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贊同。於是他們趴在沙堆上,從四周向魔窟裡面挖地道。他們還比起賽來,看誰先挖到魔窟下面。其中一個孩子挖呀挖,終於挖到了魔窟下面,把手往上一抬,魔窟就塌了。大家歡呼起來:「我們打敗了魔王,救出了公主,我們勝利了!」

看著孩子們沉浸在遊戲的快樂中,我很疑惑,他們為什麼能創造出這種極富想像力的遊戲呢?帶著這個問題,我與孩子們交流起來。原來一個孩子聽過「豌豆公主」的故事,還有一個孩子聽過「小兵張嘎」的故事。他們就模仿故事中的情節,做起了遊戲。

這使我第一次切身體會到了故事的價值,它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可調用的經驗,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因此,教師應創造條件,讓孩子們積累故事,從而巧用故事。

首先,教師要做個故事「達人」。愛聽美妙的故事是孩子們的天性,教師應善講故事。不僅腦子裡要裝著故事,在需要時也應信手拈來,並能聲情並茂地講給孩子們聽。講故事時,教師要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因勢利導,最好講一些簡單的童話或神話故事。同時,不能幹巴巴地念故事,要形象、生動,盡量使孩子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師還應注意用詞必須簡單,使孩子們一聽就懂。

其次,引導孩子們猜故事、演故事。在引導孩子們讀繪本時,應讓他們結合書中圖畫,充分發揮想像力,猜測故事內容,學會看圖編故事。同時,繪本大多詼諧、幽默,而孩子們好奇心又強,善於模仿,如果讓孩子們學著模仿故事情節,就可以使他們加深體驗,為理解故事打下基礎。時間久了,孩子們就會愛上閱讀,並能積累許多故事,為創造性運用故事奠定基礎。

再其次,引導孩子們講自己的故事。孩子們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有不同的經歷,因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在幼兒園生活也會積累許多不同的故事。教師應鼓勵孩子們把內心的故事講給大家聽。這樣孩子們不僅有了自己的故事,還分享了別人的故事,以後做遊戲時就有了創新的可能。

(作者單位:山東省利津縣鹽窩鎮中心學校)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15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法語聽寫決賽中國學生顯實力
傳承優秀文化離不開優秀師資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